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2017-01-23 15:38:19)
标签:

杂谈

​按公司的安排,今天是春节假期的第一天,按理说睡个自然醒多好,但没办法,大清早就得爬起来,因为早上9点,三星电子在首尔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与全球三大独立调研机构,就Galaxy Note7(以下简称Note7)事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推出一系列强化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重演。看了也就看了,因为从整个发布会的显示的内容来看,其实就有点像验证会,因为在此之前,Note7电池燃损事件正热乎的时候,民间都已经把原因已经都分析得差不多了,最后发布的结果不出所料——就是电池出了问题。

发布会回放

http://wx3/large/53b74dd4gy1fc0lnqkjyuj219n0u0tc6.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简单点说,两个公司的电池样本分别送测三家独立调研机构进行检测,Company A即SDI,Company B即ATL。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的检测显示:

SDI的电池的右上角在日常使用中,受到挤压变形,引起电池内部短路;

ATL的电池,则是缺少接片上的绝缘胶带,焊接点较大凸起的毛刺容易导致隔离膜穿刺,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更要命的是,部分电池居然还没有绝缘膜。此外,电池密度较高也可能增加电池正负极短路风险;

Exponent实验室的检测显示:

SDI的电池阴极板损伤是主要原因,其电池设计可能会导致隔离膜开裂和断裂,导致能量不均衡从而产生发热和燃烧;

ATL的电池的两级接片接合过程中存在缺陷,两级接片与两级极板之间的焊接存在毛刺,且没有绝缘胶带,两个极板因为接触导致短路。而且,ATL的电池因为工艺问题存在突起,造成短路和过充电时的热失控。

德国莱茵TUV集团针对电池运输环节进行了调查,检查物流系统可能对电池造成的影响。从中国和越南的供应链和运输路线中,抽取测试了500个电池样品。结论表明,越南和韩国的电池装配线没有发现问题,在中国、韩国、越南之间仓库与装配线的运输过程同样没有发现明显危险因素。

对此,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总裁高东真(DJ Koh)说:“从结论上来看,Galaxy Note7燃损的原因在于电池。我们为了追求创新与卓越的设计,就Galaxy Note7电池设置了规格和标准,而这种电池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未能在Note7发布之前发现和证实,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痛心和抱歉。”​

http://wx4/large/53b74dd4gy1fc0loay0ywj215f0u00ym.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因为Note7电池燃损事件,三星在经历了数月的调查之后,拿出针对性很强的“8项电池安全检查措施”用以确保电池安全。包含安全检查、电池外观检查、X光检查、电芯拆解检查、TVOC检查、ΔOCV 测定、充放电检查以及用户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检查。此外,三星还在产品规划阶段采用“多层安全措施协议”。同时三星组建了“零部件专业团队”, 对核心零部件的设计、验证、工程管理进行针对性开发和管理。

http://wx4/large/53b74dd4gy1fc0loq8eqxj21900u0wk8.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在会后的媒体采访中,三星也提到虽然Note7的事故是由电池部件造成的,但并不怪供应商,也不会进其进行起诉,而且也没有意识到绝缘膜问题的严重性,随后的检测也没有跟上,所以三星算是自身扛下了整个Note7事件的负责。

至此,对于三星内部来说,Note7电池燃损事件差不多算是盖棺定论了,结果也有了,针对性的措施也有了,同时,也承诺会在即将发布的Galaxy S8旗舰机身上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件,向消费者呈现一款全新的产品,通过这样的努力重获消费者信任。换个角度说,三星也希望让市场和消费者接受这样一个信息:Note7这事儿,已经翻篇儿了,以后请继续相信三星的品牌、技术、创新和产品。

缺位的风险意识?

http://wx3/large/53b74dd4gy1fc0lp8ei26j21bm0u0q6e.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我已经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这一观点:从产品特性、设计、功能等各个方面,Note7都是当仁不让的智能手机机皇,请注意,是智能手机业界,同样对比的还有iPhone 7。Note7中国发布会那天,摸到Note 7的时候,个人真心赞不绝口,5.7英寸曲面屏,还能拥有如此紧凑的机身和轻薄厚度,足见三星对此是下了很多功夫的。特别是在iPhone的更新变得越来越谨慎的时期,三星必然希望能用Note7这样一款旗舰,在S7系列之后,再向苹果发出有力一击。虽然今天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三星并未承认Note7的发布时间有受iPhone 7的影响,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肯定存在,因为Note7电池最后检测环节的缺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为了赶时间才不得不为之。记得有三星手机的员工和我说过,三星之所以能在手机市场做到第一,原因就在于多年以来的稳健、谨慎、不冒进,不犯战略性的错误是根本原则。然而,当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领军人物后,三星自然也知道整个业界都在期待它能扛起创新这个大旗,Note7应该就是三星心目中这个扛鼎之作,但怎会想到,它却成为了三星近几年顺风顺水路上的最大障碍。​

http://wx1/large/53b74dd4gy1fc0lprp9jlj21900u07cw.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从官方的数据来看,三星测试了20万台组装完好的手机和超过3万块电池来重现实际情况,受损比例为250ppm,即每百万部有250部出现问题,而此前事件初起的时候,截止9月1日,三星客服中心总共登记了35起关于Note7的故障反馈,100万台手机里仅有24例存在电池故障。从良品率标准的角度来看,这个数据不算差,但对消费者来说,手中的Note7出了问题,概率就是100%,更关键的是,出问题是电池!如果是屏幕不显示、手机无信号这样的问题,最多也就是让手机无法正常使用,闹心而已,但电池出现燃爆这样的故障,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恐慌,却会将这种效应成几何级数的放大!在看过发布会后,我最想不明白的问题点就在于此:既然Note7的电池,其容量、紧凑程度和密度之于三星史无前例,那为何会如此大意?!做了这么多年手机,三星意识不到绝缘组件对于电池的重要作用?这恐怕才是最值得三星思考的关键!发布会上公布出的这么多针对性措施是否真的有效,我们也只有以观后效了。

http://wx4/large/53b74dd4gy1fc0lqeax20j20wx0j0q3q.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在OPPO刚刚开始推广VOOC闪充的时候,其技术人员表示,其实VOOC技术在实验室里可以达到的充电功率相当高,但为了安全,在正式商用的时候限制到5V4A,一切都是为了安全,因为只要有一台支持VOOC技术的OPPPO手机出了问题,其可能带来的技术置疑和严重后果都是无法估量的;同样的,以长续航为卖点的金立M系列,其M6系列的电池密码高达700Wh/L,整个电源系统都充分考虑了使用的安全特性,相比之下,个人觉得三星在Note7的电池设计、检测和品控方面,真的是太大意了。尽管我看到有人说Note7电池事件,会对整个手机电池行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效应,但我觉得已经有更多的例子表明,只要在技术准备、检测、品控等各各方面都做好,整个手机电池的技术继续进步还是可期的。

Note 7“效应”

要说Note7会带来什么效应?最直接的当然就是对三星电子业绩造成的直接损失:外媒预测这次召回事件将给三星电子带来近20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而从2016年Q3智能手机行业利润排名来看,三星仅以0.1%(1000万美元)的行业利润占比,位列第9名,以前它都是稳稳的占据安卓阵营的头把交椅,在整个行业仅次于苹果。但受到如此地震,三星还是没有亏损,其行业厚度也可见一斑。

http://wx2/large/53b74dd4gy1fc0lqq5cscj21bz0u0q5n.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另一方面,“爆炸”已然成为现在很多消费者看待三星手机的有色眼镜。假设出现这一问题的仅是一款中端产品,那么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尚且有限,但Note7却是一款旗舰!在带动品牌形象和整体销量的时候,优秀的旗舰有着无可比拟的拉动效应,但旗舰要是出了问题,因为其影响力和标杆作用,负面效应可也是同比放大的。据我了解的情况,Note7事件之后,三星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日销量大约只有三星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而这样的影响还会持续多久,我认为还无法估量。

不过,三星对于自身产品线的调整,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Note7事件的正面推动。比如新C系列,像C9 Pro这样的产品,从配置定价上来看,都显示出三星要在中端市场与风头正劲的国产品牌贴身肉搏的打算,同时,Note7事件之后,S7系列又回到了舞台中央,以期能对三星的市场空间构成一些支撑。Note7尽管非常“短命”,但它却极有可能改变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姿态,换句话说就是更加讨好消费者,从而尽可能让更多消费者快速回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但如之前更新的文章所说,在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稳妥”是比“创新”更容易被很多手机厂商接受的战略风向,一旦犯了错,品牌、口碑、市场份额等方面受到的损失想要再找回来,所付出的努力不只要高多少倍。

后记

http://wx2/large/53b74dd4gy1fc0lr3s67sj21900u0789.jpg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TITLE="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星Galaxy Note 7事件发布会观后感" />

​回顾整个Note 7事件,三星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努力,要点赞;在整个事件上的承担,要点赞;对设计缺陷与品控缺失的承认,要点赞;亡羊补牢的针对性举措,要点赞……长达数月的调查,虽然付出了高额的成本、庞大的人力物力,但最终还算是对相关各方有个完整的交待,结果是否会被接受只是一方面,这样的态度是值得首肯的。不过三星今天也说了,Galaxy S8不会在MWC 2017上发布,也许三星希望要以一种更醒目、更独特的方式,来宣告这款智能手机王者产品的降临。作为最早知道S8部分特性的人,在产品的角度,我是很期待的S8的,不过我们的老祖宗也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S8本身我相信固然会是智能手机产品的一个理程碑,但说到“天时地利人和”,三星需要思考和努力的东西还有很多,特别是市场形象与口碑修复,是当下重中之重,S8无疑会是扳回一城的排头兵!作为现在智能手机“创新派”的领军人物,我当然不希望三星就这么倒下。今天,是结束,但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