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2014-09-22 15:18:27)
http://s5/mw690/001x3ejGgy6MeWra0h6c4&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先从最近的一则新闻说起吧:最近听说Sony因为中国手机业务不佳,而意欲从国内市场退出手机业务,但其实就我个人来看,感觉可能性并不大,仅从Sony Xperia Z3在国内市场上市的速度就可以看出一斑:20149月初的德国柏林IFA发布,到9月中旬我就已经拿到国行版的样机了,这个速度基本上与三星Note 4的速度是一致的,而同时也已经有普通消费者在线下晒开箱晒新机了,而这个时候,Note 4还没正式开卖,同期发布的HTC Desire 820还在做预售,华为Mate 7也还没有大规模上市,单从上市速度这一点来看,我觉得索尼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绝对是很高的。

 另一方面来看,虽然现在很多国产品牌都在玩粉丝营销,但其实索尼本身的粉丝营销也不差——更重要的是,这还是官方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经营的情况下达到的。总有那么一部分消费者,对索尼Xperia品牌总有着特别的感情,大抵是因为索尼这个品牌对于工业设计、工艺的独到坚持所带来的吧,要知道,当iPhone和三星手机已经成为街机的情况下,索尼已经是为数不多可以选择的国际品牌了,这也应该是“索尼大法好”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变得耳熟能详的原因之一吧。况且在“One Sony”的大战略下,索尼手机还是有一把拿得出手的特性值得一说,虽然有些时候这些特性显得那样的不明觉厉。

Omni-Balance风格的传承

http://s10/mw690/001x3ejGgy6MeWT7Ivvc9&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1/mw690/001x3ejGgy6MeWOBHPc4a&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Omni-Balance(全平衡)设计风格是从第一代Xperia Z,即L36h就被提出来的设计语言,其大致的意思就是让产品从各个角度上去都基本上是一致的,极致、简约、平衡基本就算是这一设计语言的表现。而到Z3Omni-Balance已算是发展了第四代,而Z3因此而带来的表现也是全新的。

 其实不仅仅是使用Xperia ZZ1Z2,包括使用L35h这样的前代产品,我个人对这些产品的边框都不是特别满意,比如L35hZZ2的亮边对指纹有特别“嗜好”,而Z1的金属边框则摸起来不太顺手,但这些问题在Z3上全部都不存在了。Z3的整个边框全部采用了弧形设计,而且都是纯纯的金属质感,表面都是磨砂工艺处理,视觉上的档次感和摸起来的触感都相当出众,比如我到手的这款,是Z3里头新加入的玫瑰金色系,比起以前Z系列的标志性的亮紫色或传统的黑白配色,更显稳重和贵气,相比“土豪金”,我反正觉得这个颜色要低调得多,拿在手上没那么大的炫耀压力。另外,由于采用5.2英寸屏幕,所以单手握持Z3的压力比5.5英寸的机型要小得多,对比同等大小屏幕的vivo Xshot,两者手感都很不错,只是Z3的弧形边框比起Xshot的阳刚显然要更“阴柔”一些,更加跟手。当然,新上市的两款大iPhone边框也和Z3如出一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http://s2/mw690/001x3ejGgy6MeWXnt2p41&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OPPOFind 5开始提出了“息屏美学”的概念,不过我觉得要是把这个概念放在Z3身上,索尼给出的结果可谓是极致的:整个前面板浑然一体,正面看去可能还有一些来自边框色彩的“干扰”,但如果是标准的3/4角度俯视,未亮起的前面板甚至有些悬浮的感觉。Z3上的一大改变是索尼也采用了和HTC一样的前置双立体扬声器布局,这种布局看起来简单,但其设计难度并不小,而且也能达到更加优秀的外放效果——自然也不会像华为荣耀6Ascend P7那样,放置的平面上,因为纯平的背面设计而大幅度影响扬声器的外放提醒效果。有意思的是,也正因为前面板一上一下两个外放孔,Z3的正面也就显得更加Omni-Balance了,好看,真的好看。至于外放音质,音量很大,声音细节表现和弹性都很足,还有明显的低音效果,看个啥电影什么的,值得一试。还有朋友关心接耳机的效果怎么样,但我没有用手机听歌的习惯,这个体验就免了吧,还请见谅!

http://s14/mw690/001x3ejGgy6MeX2TLwF2d&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7/mw690/001x3ejGgy6MeX4ToLYa6&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之前发开箱微博的时候,我犯了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将Z3边框四角的四个独立部件认为成了是手机天线的信号溢出机构,经网友提醒和与官方验证,这四个角也是索尼XperiaZ3上的新设计。这四个硬塑胶制成的部件是用来加固机身和在手机跌落时起到缓冲作用的重要机构。Z3的三防级别从Z2IP55/IP58提升到了IP65/IP68级别,即它可以呆在1.5米深的水中长达30分钟,同时还可以完成拍照这些操作,相当厉害啊!特别是当我打开边框两侧的SIM卡盖和存储卡盖时,真的很难想象这两个盖子上的O型环能让Z3达到如此三防水平,至于顶上的耳机孔,那货是物理防水的,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记了。这其实也算是索尼旗舰机从Xperia Z开始的家族特性,即三防了,比如我老爹就很适合这种特性的手机,一是因为工作性质,二是因为喜欢钓鱼,用这种手机能放心很多,相信这也是很多人选择Xperia的原因之一吧。至于效果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我反正没勇气试……

http://s3/mw690/001x3ejGgy6MeXk5xNEc2&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7/mw690/001x3ejGgy6MeXpdHWm16&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因为有这么多功能 ,这也让Z3的边框变得非常复杂,左侧盖子下是数据口和存储卡,然后是磁性充电口,最下边还有挂绳孔(貌似有朋友对这个特别在意,就特别说一下);右侧是SIM卡盖子(联通版为双卡双待,移动版为单卡),电源键,音量键和实体拍照键。为了保证手机的三防性能,Z系列一直没有做成可开后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很多玩手机玩得多,要经常用充电宝的朋友,个人建议入了Z3之后还是去买条第三方的磁性充电线吧,虽然从现在防水盖与机身的连接机构来看,变得更加灵活也更加耐用了,但是一边使用一边用充电宝,很难说会出现什么期望之外的事情而对其造成永久伤害——貌似索尼官方只推出了充电座而没有充电线……

 Omni-Balance发展到Z3这一步的确已经比当初进化了很多了,但因为边框金属和后盖玻璃材质,也带来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滑!金属边框滑,当上手的时候总是担心手机会从手中滑落,用得特别小心,三两天之后慢慢适应了,但将手机从桌面这种平面上抓起来的时候一样还是很小心;玻璃背板滑,这和锤子手机的玻璃背板一样,放在稍有角度平板上,手机自己会“走路”,而在同样平面上,荣耀6P7、小米4等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也许再用上一些日子,这样的感觉会慢慢因为习惯而消失,但应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注意,要不就心痛死了。


不明觉厉的使用体验

 因为同事们对索尼手机都很偏爱,特别是影像线的同事,所以之前我能体验Xperia Z家庭的机会并不算多,好在之前使劲儿用过一段时间的C3,算是对索尼Xperia UI还能有些体会。

http://s12/mw690/001x3ejGgy6MeXyL6J5cb&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0/mw690/001x3ejGgy6MeXz89C169&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首先,Xperia还是坚持使用拟物化的风格和双层程序菜单,相比现在大行其道的平面化风格和单层程序菜单有些另类,不过这两种风格无非就像是少林武当,没有什么绝对化的对比。但是在视觉感观的统一性上,个人就觉得索尼做得不像是外观设计那么细致了。比如我到手的这台联通版的Z3,内置的一些程序,如联通营业厅、百度、QQ浏览器的图标,就和整个系统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如,退一步说这些是第三方的倒也罢了,但内置的索尼服务,如Walkman、相册、电影、售后支持程序等官方程序,再对比系统图标,完全就像是三家公司做的,这种情况等到装完自己常用的程序之后情况更甚,而且还出现了少部分程序图标大小不一的情况,如果大智慧、陌陌等,这些应该算不上是非常见的程序吧,在系统标准大小的一堆图标里显得是那样的另类,机主要是有强迫症,估计随时受不了。

http://s3/mw690/001x3ejGgy6MeXASXKOf2&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6/mw690/001x3ejGgy6MeXB4SfRff&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其次,从使用C3开始,我就对Xperia UI的系统字体机制有些不太理解。在Z3上,选择字体大小为“正常”,字体加上程序图标就显得很大,不太细致,而只有选择“小”,才能让整个系统在文字上看起来更有细腻,能突出1080P显示屏的显示优势,而在C3上这样的问题则更加突出,我总是选不出一档能让自己感觉到满意的字体尺寸,一度以为这是中文显示的问题,但切换到英文系统,还是有这样的问题,只好放弃折腾。这个问题在我以前使用索尼旗舰级别的VAIO笔记本也遇到过,小尺寸但分辨率极高的显示屏上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显示体验,总是很折腾。不过字体放到最大后的界面,我觉得给老爹用很不错,因为不戴眼镜看起来也是非常清楚的。

http://s15/mw690/001x3ejGgy6MeXDJjZA5e&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4/mw690/001x3ejGgy6MeXDXKTNf3&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4/mw690/001x3ejGgy6MeY2TOPj9d&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但是用智能手机,我们更多还是生活在各种第三方应用里的,在这方面其实Z3的表现很不错,强大的硬件配置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流畅度,4万分左右的安兔兔V5测试得分用做参考,也可以看出Z3在性能方面是对得起旗舰的称号的。而且Z3的显示屏触控调校得非常灵敏,这应该是滑屏党的大爱。但更重要的是,Z3的电池表现更是让我吃惊。早期索尼手机的电池性能总不能让人满意,如使用APQ8064L35hL36h都被落后制程的基带芯片坑得够呛,而使用3100mAh电池的Z3按照我的常规习惯使用一天下来,基本上都能保证50%以上的剩余电量,包括装机那天屏幕长亮的高强度使用,到晚上快两点睡觉的时候,电池也没达到20%的报警,相当相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Z3的发热控制也很不错,主要的发热区域都集中在背部中间NFC芯片图标到顶部之间的区域,而那个部分在日常使用中手指很少会触碰到,因而Z3自然也能给用户留下一个“非常冷静”的好印象。即使大量使用手机的拍照功能,手机的电池和发热也控制得相当不错,相比前代产品,这应该是Z3最大的改变之一吧。如果你想要一款电池表现很好的旗舰机型,强烈推荐Xperia Z3

 由于送测的这台机器采用的是非正式版的ROM,所以出现了内存占用很大的问题:2740MB可用内存,运行一段时间就会降到1GB以下,甚至还会低于500MB,而这个时候系统都不会有内存回收的动作,只能手动进程,否则的话,跑个《天天爱消除》就会卡顿得受不了。对此我会持续关注后续正式版ROM在这方面的表现。

更进一步的2070万像素

http://s7/mw690/001x3ejGgy6MeYgGCLsc6&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5/mw690/001x3ejGgy6MeYhAxk854&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6/mw690/001x3ejGgy6MeYhVvczcf&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Z1开始,Xperia旗舰机就搭载了索尼手机影像上的“大杀器”——2070万像素的1/2.3英寸Exmor R传感器和G镜头,Z3上自然也是如此,高达ISO12800的感光度更是让人掉下巴。但实际使用来看,自动模式下相机最高达到了ISO3200,这时候对不太复杂场景的捕捉表现出色,但如果是大场景的话,ISO值高过1000,画面就变得不太好看了,不过这是放在电脑上仔细看,放在手机屏幕上回放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手机照片放在手机上看才是我心中的正道。另外,如果光线条件好,相机ISO值降到50100Z3的出片效果会让你吃惊的!

 作为旗舰机以及“One Sony”战略的中心,索尼为Z3的相机功能搭载了超多的拍摄模式和拍摄玩法,点一下菜单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近乎能让人“眩晕”——如果只是从功能这个角度来看,iPhone的拍摄功能对比Z3真的是“Too youngtoo simple”,但其实我觉得Z3的自动功能已经做得很好了,对于拍摄场景的判断比较准确,拿起手机直接按下快门就OK了。由于有实体快门键,所以Z3也保证了在水下拍摄的正常进行,而且也因为这个按键,我还玩了玩运动物体的“甩机”跟拍,最后的效果也是很满意,用虚拟键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需要提到的是,相机的绝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在设置为非最大尺寸(系统默认是800万像素)的前提下使用,如果直接撸到2070万像素,像手动模式中的场景模式这些就限制使用了,只能调整白平衡和EV,而且这种高像素对于存储空间来说也是压力山大,一张照片体积近10MB,而800万像素照片不过只有其1/3~1/4大小,存储分享都轻松得多。

部分样张

http://s9/mw690/001x3ejGgy6MeYoPK9qe8&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mw690/001x3ejGgy6MeYpLRUQb0&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3/mw690/001x3ejGgy6MeYrcZxW7c&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11/mw690/001x3ejGgy6MeYsuaZIea&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http://s2/mw690/001x3ejGgy6MeYt9HoJ31&690——Sony Xperia Z3体验记" TITLE="不明觉厉的索尼新旗舰 ——Sony Xperia Z3体验记" />

结语

 

本文的标题我用了“不明觉厉”4个字,因为单纯从硬件上的变化来看,Z3对比Z2变化并不大,CPU小幅度升级,三防能力升级,摄像头没变,机身尺寸更轻薄,电池还比前代产品小了100mAh。是的,从纸面上来看,Z3貌似变化并不大,在索尼的节奏中,每半年更新一次产品这是固有的节奏,做出一些升级也是日系厂商的习惯——比起挤牙膏的佳能,索尼Z2Z3的变化已经算是非常突出了。外观出色、使用体验优秀、拍摄功能强大,最重要的是性能强悍的同时还有对比同级别机型更有优势的电池优化,明白了这些特点之后,我还是觉得Z3还是很厉害了。当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9991999这些数字上时,想要体验点不同的好东西,Z3值得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