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要学理财

(2008-07-31 04:27:12)
分类: 小草杂文

来美国,我发现最不同的是这里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似乎更快的成长及独立.以中国的观念,回到故乡肯定住父母家绝对不住酒店.但他说住酒店更独立及自由.在大学的时候,他已经租房独自住并打工来赚自己的学费了.有着自己的帐户.我要学理财

 

我一直是认为自己也是比较独立的.从小学起就开始赚钱(写作的稿费)。虽然也曾打过暑期工,但我这种性质的打工只能说是体验生活.并赚不了什么学费.工作以后.我不伸手向父母要钱,但是也没怎么给父母钱花。自己的工资赚下的是几卡车的衣服我要学理财

 

但幸运的是,父母给我受教育的机会和宽松的环境,让我去追求我想要的。我周围的朋友,家人都是在这样好的生活水平,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普遍水平.但最近看了文章说13亿的中国人口,千万富翁只有24万-50万人。就算有城市人都富裕(大城市人口最多2000万乘10=1亿)中等,小城市加加也不过3-4亿的,如果说农村也有地主,但城市也有月月光的。其他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一点不了解,我只有我一个小小的生活圈。但从电视上我知道,比起许多因贫穷或重男轻女无法上学的女孩子来说.比起那些在工厂打工的女孩。我的人生怎么能不美满.

 

我的生活与童话里的一样,视金钱如粪土,我曾以为人穷只是因为懒惰。原来真实的社会,不完全不是这样的。

 

最近去看房,有家破产的人,房子被银行收走拍卖。又是一个经济不景气的受害者。房子是2层的洋楼,外观不错。而且是只有2年的房子。但进去一看,家徒四壁,连灯泡都被卸掉卖了。虽然价格还有商量,但这房子的气氛让人很凄凉。最近美国的电视也讲,有些欠政府税收的人,房子被没收,只卖几百美元,这些钱就是欠的税收。有时候想很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不卖掉十几万的房子去还税呢?

 

有在美国的朋友说,刚来美国的华人大多从餐厅打工开始,洗碗洗碟的。所以在这里我仍然是幸福的。比其绝大数美国人的生活,我生活的小康及安定。原来用钱可以营造出如此的幸福。

 

现在的我已经飞出父母羽翼,以后的路要自己走了。我想以后的我要学习理财。让每块钱为你服务,管理好,经营好.财富才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最后套用一句银行广告语"在美国,我们积攒一切...包括梦想"!

 

 

转帖:
说到超前消费,有个寓言: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正是这个寓言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超前消费的“新观念”。
这个月,2007年以来6次加息的影响都将集中显现。当部分大胆贷款消费的人们感受到每月还贷的压力时,可能不禁要问美国老太故事是个谎言么—— 但美国人真的就没有超前消费带来的压力苦恼吗? 那个向中国人宣传了超前消费的“美国老太太”的真实生活

超前消费也要打精算盘
美国人虽然勇于超前消费,不怕背负债务,但是他们并不稀里糊涂消费,相反,他们的算盘打得很精。在生活中,美国人确实把房子看得很重,把拥有一套理想的住房看成是完美人生的重要一部分.

“有钱也负债”另有原因

“一般美国人选择房贷的年限在10至30年之间,但大家一般都不着急将贷款还清
  “主要是为了免税。”比如一个软件公司的雇员,一年收入是15万美元,如果没有任何消费贷款,那么他就要根据这15万美元的收入额度依法纳税,但是如果他贷款买房了,他为房贷所支付的利息是可以从收入中减去的,如果利息是3万美元,那么他的交税额度就降为12万美元了,以美国的纳税比例30%,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此外,还有所购房屋的折旧也可以从收入中扣除,达到免税的作用。比如刚才上面提到的那个软件公司的雇员,如果他买了一幢70万美元的房子,假设其中30%的价值是土地的价值,也就是21万,那么剩下的49万美元是房子本身的价值,按照30年折旧来算,每年折旧约1.7万美元,这1.7万美元也可以从他15万美元的年收入中扣除,也就是说他不需要为这1.7万美元交税。

所以即使很有钱的人,也宁愿自己有一些贷款.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付高额的税,享受不到政府给予的优惠。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那个美国老太太之所以用30年的漫长岁月去还自己的房贷,是由她的国情决定的。

信用消费诱惑需要克制

  美国贷款消费的政策,很具有灵活性,这更助长了美国人超前消费的瘾头。还是以房子来举例,假设一个人买了价值40万美元的房子,首付5万美元,剩余35万以30年为期来还。到第十年时,该房子的市面价值涨到了55万美元,你可以选择就该房二次贷款,因为房价涨了,你可以贷到的金额也涨了,假设这次贷到了40万,还清第一次的贷款,你一下子就可以多出好几万的额外现金了。
这样灵活的消费,难怪大家都会喜欢了。在美国,贷款消费买东西,首付多少可以和银行商量,很多东西甚至是零首付,所以你可以随时随地地买下一幢大房子,这种诱惑是很难抵御的,但是你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今后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一个人在贷款消费时,应该认识到,贷款是为了可以有余钱消费,有余钱做其他投资,而不是为了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付按揭,不论怎样,人的生活质量不能受到影响,否则就和超前消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就她个人来说,所有消费贷款的支出不应该超过月收入的36%,这是她认为比较合理的标准。

  退休了反而流行卖房子

  在那个故事中,“美国老太太”一生都住在一个理想的大房子中,也为之奋斗了一生。但在真实的生活中,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据美国的房产中介介绍,美国人一般5至7年就会换一次房。人生的财富也是在这样的滚动中不断积累。美国的年轻人,如果只是靠工薪收入,也没有什么外界的支持,一般会在工作5年左右的时候买第一套小房子,再过几年,如果有了孩子,就开始换一套适合家庭用的大房子,这之后很有可能再换一次房子,等到了中年后就会基本稳定下来。但是等到了退休时,很多美国老年人会付清贷款余额,然后选择卖掉自己的大房子,因为这房子当年一定是考虑到孩子上学、夫妇俩工作等因素,买在好学区,面积也比较大,房子的价值普遍较高。卖掉现有住房后,他们会拿着钱选择一个气候好、房价低的州,买一幢适合退休生活的房子生活。

  美国人流动性大、子女独立性强等文化因素,都为老人退休后重新选择生活提供了文化上的保障。

  人的想法千差万别,不同的州也有不同的做法,不能说上面所写的能概括美国人,但是这至少代表很大一部分美国普通工薪族的想法,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美国老太太”买房背后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