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新
阳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68
  • 关注人气:33,7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2018-07-05 22:13:05)
标签:

转载

分类: 抗战八年与军事
1961年出生的李勇十数年来多方收集九江抗战史料。无论是从旧书摊上淘来当年的作战地图,还是自费从日本购买战史书籍,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国军部队的战斗详报,及借助互联网浏览查阅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和"台湾国史网",搜集到大量的中日双方战斗详报,李勇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九江是抗战的主战场,抗战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武汉会战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五、六十余万人在九江激战四个多月(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40余个师的兵力抵御日军四个师团步、炮、空一体的猛烈的进攻。国军伤亡将士十余万,日军也付出了一万余人的代价。武汉会战后,日军停止了在中国的战略进攻,抗战进入持久战。九江抗战在抗战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

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运用现有的资料去战场实地考察和发掘,用战场实物印证和还原抗战历史,简称战场考古,目前还是抗战史研究的空白。

目前就有这么一个人,长年累月的攀爬于昔日的战场,借助金属探测器发掘出数千件战场遗留物,用以印证和还原当年的战斗,他就是被称为"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的江西九江民间抗战史研究者李勇。

战场考古首先是案头工作,也就是战史研究。为此,1961年出生的李勇十数年来多方收集九江抗战史料。无论是从旧书摊上淘来当年的作战地图,还是自费从日本购买战史书籍,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国军部队的战斗详报,及借助互联网浏览查阅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台湾国史网",搜集到大量的中日双方战斗详报,李勇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九江是抗战的主战场,抗战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武汉会战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五、六十余万人在九江激战四个多月(19386月至10月),中国军队40余个师的兵力抵御日军四个师团步、炮、空一体的猛烈的进攻。国军伤亡将士十余万,日军也付出了一万余人的代价。武汉会战后,日军停止了在中国的战略进攻,抗战进入持久战。九江抗战在抗战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

怀着对抗战先辈的敬仰,李勇在最近七、八年间所做的一件事就是深入战场,冒严寒、顶酷署、流血汗,摸爬考察过二百多个当年激战的山头,挖掘出成千上万件战斗遗留物品,还原出一个个战斗场景,例如:

2015719发现阵亡将士遗骨。 

根据日军《步兵第157联队第3大队隘口街青石桥附近攻略战战斗详报》,2015719日,李勇找到了战斗地点:庐山南麓的星子梅家湾南方高地(今庐山市温泉镇天沐温泉附近)。登上高地,李勇在一处单兵掩体探测,陆续发掘出土中国军队使用的军用铁锹(做工事用)、已经失效的手榴弹、子弹,还有子弹壳、军服铜扣,及搪瓷碗、小刀等生活物品。照片如下: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更意外的是,随着金属物品,单兵坑里发现了好几节遗骨(判断是手指骨)。照片如下: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很显然,这是一名国军将士的阵亡现场。单兵坑里发现了16个弹壳,意味着这名战士打出了16发子弹后阵亡,还有36发没打的子弹、两个手榴弹(均已失效)。基本可判断一名战士携带50--60发子弹。根据日方战报,1938103日在这个高地的争夺中,国军第40师第118旅第2382营阵亡60余人。

一份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颁发的感谢状引起了李勇的关注。这份感谢状是为了表彰日军第三十六联队第二中队在瑞昌磨山的作战英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战斗的惨烈。

201244,李勇根据中日双方的作战详图,攀登上磨山二六三.三高地,阵地最高点遍布国军八二迫击炮弹片,发掘出两顶日军钢盔,其中一顶被迫击炮弹片洞穿。这个出土场景,印证了战斗的惨烈,日军一个中队在与中国军队的反复争夺中,几乎全队覆灭(只余10多人),与日方记载一致。照片如下: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转载]抗日战场考古第一人李勇

战场考古,让李勇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三度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优秀资料一、二等奖,并赴京领奖。其撰写近万字的《九江抗日战场考察记实》(附现场照片二十余幅),被收录九江文史委编撰的《九江民间抗战史话》而流传于后世。

     李勇感慨的说:战场考古既是对九江抗战历史的还原,也是与抗战将士的零距离对话,触摸残酷的抗战烽火岁月,一次次刻骨铭心的感受,体验艰苦抗战、血肉抗战不是书写的历史,更是活生生的事实。


                         2018年7月3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