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史:中关村街道寻路难

(2016-01-09 10:49:22)
标签:

中关村

路牌

问路

路名办

分类: 创新管理与市场
    前数日,因为说中关村历史与创新,就要去踏访,还要给媒体发图片指路,特地回到“中关村地名之乱”的话题,感觉在纪念科学规划六十年的日子,真是有损科学的“斯文”。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要是没有”智慧基础设施“,就是科学院全体出动搞创新也有困难啊!
   
   且不说一般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下车很难找到“中关村”小区入口,就是开车的人,不来几次,有“卫星定位”有时也白搭。
      看地图,要以“中关村大街”定位,找到“北一街”“北二街”可费劲了,因为其中有个小花样,算是“花插”戏法。中关村北一街、北二街里,还穿插了一个“科学院北一街”,不知道是为了平衡“街道”和“单位”的形象,还是为了迷糊外国派来的情报员?
   说史:中关村街道寻路难


胡同曲曲弯弯,要想找到路牌可有点难,要是“无线电测向运动员”应当没有问题。
寻路难易要看进入区域的“方向”,这是40年前的人们常说的话语,路线对头就好办。

开车来的人也别大意,道路和桥梁就两个机构管理,原来“公共资源”并不协调。
据说,国家刚制定办法,成立多个部际“公共资源协调委员会”,每年定期开会研究。
一桥对”大街“,二桥对”一街“,东边才是乖模范,三桥正经对”三街“。

说史:中关村街道寻路难
国内外都有飞地,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都有,国内有的相邻县也有飞地。
中关村只有几条胡同了,也有一段“胡同飞”,现在只发现中关村有个”南一条“,可还”两地分居“,一在南来一在北。不知道是不是老泡儿的主意?
(没有实地去考察,以手机和百度地图为依据)

说史:中关村街道寻路难



北京百年前就有横街,竖路的说法,到了中关村,来来回回都是南路,一不小心就弄糊涂。
好在中科院的人都是高智商,外地人过来可就麻烦了。
说史:中关村街道寻路难
    四环北边区域的三条胡同名称就交错,四环南边也有小难题,三条胡同中间要穿插一条“南路”?
     我第一次从西向东,到了“科学院南路”,奇怪了?以为自己看丢了路牌,掉头回去找“三条”,询问周围居民,还要问上三位,才敢相信奔东行。

      别说我笨,第一次到物理所开会,从中关村大街过来,来回三趟就没找到"三街"。后边的人开车有找了20多分钟的,又绕出大街,再开进来。会务组忙着打电话指引,一个个外来客人都弄不明白中关村的路牌,下次你就说物理所,一个大院倒好打听。

说史:中关村街道寻路难
    顺便说一下,中关村也不是最差的,北京还有类似的命名地区。

   上海地铁“同济大学站”,7个出口,每个站台出口都由车站职工自制纸牌“去同济的乘客请出5号口“,省得他们老提问和投诉。

  中关村的单位和道路可是没有法子挂自制牌匾了(城管不会同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