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7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田春奎和石驸马大街幼儿园5岁的张小芳小朋友做广播演出。
“哒嘀哒,哒嘀哒,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一句清脆爽朗的童声开场白,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成为延绵半个世纪的童年记忆。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不少人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每天守在收音机旁,等待“小喇叭”、等待“故事爷爷”孙敬修讲故事的情景。
1956年9月4日,“小喇叭”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学龄前儿童广播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作为那个年代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小喇叭”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即使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也难以企及。
节目内容除了故事还有儿童歌曲、广播剧等,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熊请客》、《高玉宝的故事》,被电波传送大江南北,深入边关厂矿,传递到千万少年儿童的心里。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著名的儿童歌曲几乎人人会唱,而它正是由“小喇叭”原创并传播的。
“小喇叭”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基地,同时也是培养艺术家的大本营。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小时候就参与过《小喇叭》节目的录音。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13岁时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一”联欢会上表演了相声。
“小喇叭”而今已过半百,昔日的“童星”成就了几代人心底最宝贵的一段记忆。一首首熟悉的儿歌,一段段经典的童谣,每当提到这些曾经的旋律,听众们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放学路上捉迷藏、坐着小板凳听故事的童真年代。
听众信箱开始曲“我是小木偶,名字就叫-小-叮-当!我是小叮当,工作特别忙,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为播音员康瑛录制,并经过技术处理.
听众信箱开始曲“叮叮当,叮叮当,自行车也会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邮递员,我给小喇叭送信忙!”由播音员曹灿录制.

学院胡同第六居委会为学龄前儿童办的收听站。
田春奎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黑白人间 (1992) 青春无悔 (1991) 城南旧事 (1982)
.... 囚犯 茶馆 (1982) .... 黄胖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