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矿机码头遗址
——日本侵华铁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特意来到黄石市长江边卸矿机码头遗址,这曾是黄石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铁路、水路联运机械化码头。遗址由浸泡在江水中70余年的两座直径8米的水泥台墩,一个长102米、宽15米、深5米的储矿槽和最底层的并列两条各高3米、宽4米的皮带运输机甬道组成。杂树丛中掩蔽着储矿槽坑,锈迹斑斑的铁轨,幽深的水泥槽坑,厚实的卸矿机基座,作为日本侵略者掠夺我矿产资源的铁证,在落日的余辉中凝固着中华民族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黄石地区,早有掠夺大冶铁矿矿石资源野心的强盗,立即进驻汉冶萍公司大冶厂矿(即大冶钢铁厂和大冶铁矿合并后成立的管理机构),并于同年12月15日在石灰窑成立“日铁大冶矿业所”,简称“日铁”,任命香春三树为所长。矿业所下设二部:总务部、矿业部。总务部设在大冶钢铁厂,吉田友辅为部长,矿业部设在铁山,户尾晴海为部长。“日铁”一成立,为了加快掠夺矿产资源速度,日本侵略者武力强迫中国劳工抢修在实行“焦土抗战”中己经破坏了的铁山至石灰窑江边的铁路,用火车将矿石运到长江边装船。因嫌人工挑矿装船速度太慢,便对石灰窑江边东矿码头的设施进行改造扩建,修建使用机械化卸矿设施装船的矿石运输专用码头。卸矿机于1939年开始挖基打桩,1940年开始安装,1941年5月竣工投产,由两排贮矿仓和皮带运输机两大部分组成,两排共有8个矿仓,每个矿仓有卸矿口,矿仓上部铺设铁轨,以供火车运矿、卸矿。卸矿口下架设皮带运输机,通过卸矿口将铁矿石自动卸到皮带运输机上,再传送至江边由两部卸矿机直接装船。卸矿机卸矿能力每小时500吨,日卸矿石5000吨。另在江边野外建贮矿场1个,容量为55万吨,贮矿槽1座,容量为2万吨。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座使用火车能夠自动卸矿、铁矿石通过输送带自动装船的机械化码头建成投产,其码头泊位可停靠3000吨级海轮。从此,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快掠夺我矿产资源速度,在使用机械化卸矿机装船的同时,继续使用人工挑矿装船。
“日铁”从卸矿机码头运矿至日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用海轮装运直达日本。主要有“江东丸”、“江西丸”、“尖山丸”、台山丸”、庐山丸”、海康丸”、贺茂丸”、“龙川丸”等,这些海轮总重1157.98吨,总容积4130.25立方米;二是用拖轮将矿石运至安徽芜湖中转。“日铁”在芜湖建建贮矿场1个,容量为30万吨,一般采用拖轮将矿石运至芜湖卸入贮矿场,待海轮到达后再由重新装船运回日本。“日铁”运矿拖轮主要有“第一鹤丸”、第二龙丸”、第一松丸”、“第八万才丸”等大型拖轮17艘之多。
为了保证掠夺铁矿石的强盗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日本侵略者设立宪兵队、警备队,并投入7000多万日元,添置和补充了发电机、钻探机、破矿机等大批发电、供电、勘探、采矿、选矿、运输设备,使矿山开采能力和铁路运送能力达到每天5000吨。在刺刀和狼狗的淫威下,大冶铁矿于1939年10月恢复矿石开采,当年采矿77,321吨,1942年达到了1,452,391吨,为大冶铁矿开办以来最高年产量;12月份,单月采矿174,250吨,为开办以来最高月产量。同年经由卸矿机码头装船矿石1,413,054吨,为船运年最高纪录,10月份,船运162,370吨,为船运月最高纪录。
从1938年到1945年,“日铁”常住黄石地区的日本人总数达1543人〔含家属〕。据史料记载,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中国期间,共从中国掠夺铁矿石4,430万吨,其中,在大冶铁矿共采铁矿石500余万吨,运回日本427.6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9.66%,其余80多万吨铁矿石堆积在石灰窑江边还未来得及运走,日本便战败投降。必须牢记的是,为了这些铁矿石,七年间,先后有一千多名中国劳工和当地百姓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和野蛮开采的事故之中。
卸矿机储矿槽被铁丝网和围墙隔着,有警示牌提醒人们这里危险。透过铁丝网,看到储矿槽上一道道铁轨和深深的槽坑。虽然从小就在卸矿机傍玩耍,矿槽坑底还从来没下去过,此时,突发奇想,决定到槽坑底部去看看。港务集团的一位同志领我到江边的一个遂道口,遂道下行通往黑乎乎的槽坑底部,废弃的矿槽底部有一片积水挡住去路,为了探个究竟,我脱下鞋子卷起裤腿蹚着一尺来深的积水向槽坑深处摸去。里面到处都是积水、污泥和从上面落下来腐烂了的枯枝败叶,皮带传输设备早已拆除,100多米长的储矿槽和皮带传输甬道只有卸矿的漏斗口洒下一丝微光,更使槽坑底部弥漫着地狱般的阴森。
从槽坑底部出来,环顾整个卸矿机码头遗址,感觉这是一处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荒废的无人问津很是可惜,如果能开辟成以卸矿机码头遗址为主题的江滩公园,当人们漫步在公园的林间小道享受和平生活的同时,不经意间提醒自己勿忘国耻!![[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个卸矿机相距约百米,当年可同时装船,现仅剩基座浸泡在江水中。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火车可直接开到储矿槽坑上面,自动卸矿。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皮带运输机拆除后只剩通往槽坑底部的遂道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漏斗式卸矿口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 [转载]卸矿机码头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阴森森的槽坑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