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2015-07-14 16:48:57)
标签:

哈佛大学

分类: 国外旅游
      哈佛的校训铸造了哈佛的灵魂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许多中国人到哈佛大学学习和工作过,在我的《溯源中国计算机》中就有以下多人:
清华大学的常迥教授获得硕士、博士;
莫根生研究员获得硕士;
赵访熊教授获得硕士;
陈余年教授获得硕士。
秦元勋(1923-2008 )数学家,贵阳人。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闵乃大教授1948年在这里短期工作过。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美国的大学都是开放式的,有的虽然有小院,大门也是很随意,没有用几百万美元去修建一个学校大门的做法。

这是我们参观的起点。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旅游团参观哈佛的铜像,就算到了大学。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依次上前拍照。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抽空观赏一下校园。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也到绿地上的椅子坐一下,可是没有人想和我讨论什么问题。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建筑很古老,没有保安把门,但是也没有时间进去,与导游“失联”可不是闹着玩的。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校园里面禁止一切辆,特种工具除外。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这位可能是工作人员,有乘驾。

哈佛只有20分钟参观,然后有15分钟自由活动,可能是因为本来应当是昨天的日程,因为民航晚点,换机,浪费的等候是我们在美国的时间,赔偿100元人民币根本不足以弥补。

在哈佛时间太短,没有见到任何学习氛围,不可能如英国、维也纳,甚至爱尔兰那样进入楼道去参观,到图书馆转一下,但是也学到遵守秩序的做法。
在大家去哈佛一座楼宇的卫生间时,工作人员(保安)突然出现,挥手阻止后边的人进入,原来是卫生间面积有限,旅行团人多,人家不让拥堵在卫生间里边,离开2、3米排队,陆续进去。大家终于改掉了做什么都一窝蜂的习惯,一直维持到纽约的码头卫生间,也是一个收获。
没有拍照,大家可以理解,别让美国人以为,中国人没有见过卫生间。

掠过美国:哈佛大学
     1973年、1978年,中国文革后的首二次计算机代表团都访问过哈佛大学,他们走的也是从波士顿到洛杉矶,自东向西的路线。
    上图为1979年6月25日外贸部的计算机代表团访问哈佛大学(原载《溯源中国计算机》),邵士斌、荣兴全、张其坤、许孔时(后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