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2012-11-10 18:02:19)
标签:

回忆

母校

校园

分类: 母校-北京五中和小学

    1953——1959年,我在北京东城北新桥细管胡同中的北京五中学习了六年,是住校生。所以与学校、与老师们更加密切。今天高二4的同学们邀我聊聊上学的往事,又回到久别的母校了。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这是他们的教室,刚增添了每个人的书柜,免得天天将书本来回带。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装修中的音乐教室,看椅子都有些艺术性吧?教室后边还有微型“看台”,排演小节目时“观众”有地方坐。配备的三角大钢琴是我们上学时没有的。当年的音乐老师是马常蕙先生,唱歌非常专业,曾以教书身份投身革命,后来担任教导主任、校长,我们都非常尊敬她。

当年,同学可以在课余学钢琴,一学期只交一元人民币,有老师教,每周安排几个小时。我宿舍的同学高如铭就报名学了,以后他学了法语到非洲当外交官,肯定用上了。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电脑教室的“一条腿”。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为了迎接明年的85周年校庆,正在装修中。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放大一下,窗户也要密封?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这算一张小作品吧?好像是多媒体教室。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每一张桌子都有自己的线路,以后就是同学们的个人信息,多好的学习条件,真幸福。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拍照,距离没有掌握好,有点像检阅了。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这个角落,原来是厨房和在西楼中的食堂。当时五中的地点是日本人的小学,餐桌都是固定的半高桌子。三座楼的教室全是日式拉门,还有他们的演出用的大幕布,上边有字——“日本国民小学”(大意)。可惜没有保留一套,送到博物馆,让市民记住日本人的侵略时期,无孔不入。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周边的居民建筑,60年没有变化,以后是不是要拆迁,让学校扩大一点?

我告诉同学们,看这座自建的加层,结构上是不是有点特殊,送到门口的力学和结构问题,都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操场长边为西,短边为北,原来的北楼反而更大,西楼小一些,都是二层建筑,做过我们的教室和化学、音乐教室,还有图书馆。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安静的庭院,师生都可以在此休息。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小伙子们在希望的操场上前进。班上的女生比男生少一些。对家长说五中的大门还是不大好进入的啊!
我为北京五中很自豪(一)
    1953年7月,五中初一新生考试后发榜,我是303号,榜上有名。这一小块纸,刚好抹上了浆糊,一直到1966年,这块“303”就牢牢地贴在五中的墙上,我每次到学校时,都要看一看我的号码。位置大约就在校牌“北京”两字上边。当然现在的围墙已经改造了。

    北京五中是一所好学校,老师好、同学好,教育质量好!现在学校的条件真好,有优秀的老师,有高质量的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有美术、音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有体育馆,正在举行北京市中小学篮球赛,有天文馆、图书馆。还有十分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理想的同学们。

    学校围墙“开放”,周边居民中午还可以进校浏览图书。

    最后,我对同学们的希望,就是要“锻练好身体”,保持工作50年的目标。

    我们上学时,每人跑个3000米很平常,住校生,宿舍在朝阳门城楼北边的钓鱼台胡同,到学校有2500米吧,每天早晚都是来回跑步,不挤公交车。我们的舢舨队,在后海划船,也是全市少年组冠军,一直保持到文革,有五中参加,其他学校就别想拿冠军。高中舢舨队参加成年组和高等学校比赛,竞争激烈的1958年,五中荡桨是全市第六名,我就是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