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9/32319746871.jpg
真正好的行业博物馆并不多,印刷博物馆不仅陈列了古代的印刷术起源、发展的历史,还有各个时期的印刷品和印刷设备。
在博物馆中重点陈列了从铅字到数字印刷的变革。
博物馆居然陈列了60多台各型印刷设备(国内外各半),其中还有100多年的高龄设备,许多像联合收割机一样的大型印刷机也如当年使用时同样布置。
这对计算机界是一种震撼吧?人家的设备都从全国搜寻过来。而我们的国产电子计算机却因为“披金挂银”,都被搜罗到温岭拆毁,炼出黄金。当然,主要问题还是主管部门的责任,人家能够做到的事,为什么电子行业就做不到?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9/32320896574.jpg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9/32321282067.jpg
存放设备的地下室没有禁止摄影标志
由于,不许摄影,所以很多材料不能展示到博客。除去有知识产权的之外,许多东西应当让观众拍摄,也是一种宣传。如:经济日报最后一天铅排使用的铅版,当年的铅字架等,这些东西让大家感到时代进步。多宣传一下有什么不好。军事博物馆的许多展品都欢迎观众拍照,湖北博物馆除古代精品外,也不限制无闪光的拍摄。何况,印刷博物馆的主管单位还是新闻出版署,应当有些宣传意识。
一些历史展品没有注明时代,就连淘汰的有的电子设备,都没有年代。
最粗心大意的是抗战时晋察冀日报打游击的“马背印刷机”,居然还是原装地放到一个关闭的木箱子中。我不知道是否许可,悄悄地掀起盖子,看到了一个简易的小型印刷机。
实际上,这台马背印刷机在日本鬼子的“扫荡”中,七进七出马兰沟,还连续印报。要是把箱子、印刷机和当时的报纸,编辑、战士、农民(读者)等的照片一起布置,效果就大不一样。我们不能仅仅注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而要用真实的记录,去感动观众,感动青少年。一些博物馆没有多少观众,说是博物馆缺少经费,这些工作用不了多少经费吧?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9/32335420261.jpg
不足之处是所有的设备都不让触摸。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9/32324916637.jpg
捐款者:政府、机构,国内外和个人。
中国印刷博物馆经过4年的筹建,于1996年6月1日落成。为迎接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又进行了改造,并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地下展厅。
博物馆共有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印刷设备馆”和“综合馆”。同时还设有:“港澳台印刷”、“钱币印刷”、“邮票印刷”、“欧洲早期印刷”、“印刷精品”等专题展,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印刷博物馆建设的宗旨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对社会各界宣传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
“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纪念碑”,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的碑文,刻有捐赠单位和个人名字,铭记他们对博物馆的建成所作的贡献。
我馆先后被北京市有关部门,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初,又被北京市旅游局定为“AA”级旅游参观景点。
各 馆 简 介
源头古代馆
源头古代馆占地800m2,展示了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过程。介绍了从公元前4000年至6世纪,与印刷术发明相关的历史文化,展出了公元7世纪初至1911年,印刷术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
近现代馆
近现代馆,展陈面积约800
m2。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术的传入,以及我国民族印刷工业、印刷技术发展的过程,还展出了新中国50多年来,我国印刷及相关工业现代化的历程。本馆还展出少量印刷机和器材,并可操作表演。
综合馆
国内外著名印刷及相关厂商、科研院所设置了展位,还设有印刷精品展区,展出了一批印制精良而有特色的印刷品。大厅正中,有活字版发明者——毕升的青铜像,并有大屏幕放像设备、礼品销售部及观众休息处。
印刷设备馆
本馆设在地下,面积约2200
m2,于2001年5月建成。馆内展出了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这些设备,由国内外印刷界捐赠,有些设备目前已十分稀少。参观本展馆,可以了解中国近现代印刷工业和印刷机械设备的发展历史。
专题展区
本馆二楼和一楼,分别设有:港澳台印刷、钱币印刷、邮票印刷及欧洲早期印刷等专题展区。这些专题展区,分别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邮票印制局、港澳台印刷界和德国谷登堡博物馆等分别提供一批珍贵展品。这些专题展都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观赏价值。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9/3232936836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