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公众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我的真话,而非应景的说法。许多事情都是有法规的,更专业的领域不是有机构,有局、处级别的主管部门,至少也有一个办公室或是下属的管理、服务中心。
但是,政府的管理是越管越忙,有的时候,管理的事更是屋里屋外,叠床架桌,让人不得要领。
这不,我就赶上了。

阳台上没有作用的烟囱漏雨,我自己维修了。屋顶可无处下手。
我家在高楼的顶层居住,风景一流(不算南面的高楼遮挡了一个大于90度的锐角视野),不利的事就是怕屋顶漏雨。刚搬家时,先观察的就是房顶,看清天花板,没有花纹、水渍就放心了。谁知道半年之后,因为别的3家住房房顶漏雨,物业来个大修。俗话说,此起彼浮,人家好了,可我们一再担心的事就成真了,我家一漏就是5——6年。
找物业多次,下雨时说雨停止后,才能够修理;雨停止后又说要下雨时才能彻底检查,不会遗漏“管涌”(原词忘记了,是我找到的代用词汇,可惜没有代用屋顶)。催办急了,来个人把家里的天花板当驴粪蛋抹光一下。治标不治本。
今年,又到雨季,找到物业,人家给予肯定的答复:也该大修了。
还没有等俺高兴,物业又说要划分责任。我们这楼本属一家研究院,位置倒如飞来峰一样,跑到别人一所大学的版图,而且学校剥离,也不和俺们归口一块堆了。所以,大事没有,安定团结,人不打架,连宠物狗都不互相乱咬;而小小的问题,诸如电话、自来水等却都要反复交涉。
这次,学校物业说,要找到研究院批准费用,我大为不解?
原来,说是维修基金没有了,差了上万元,想要业主集资是不可能的,现在要找到东家资助!
我回家赶紧上网检查有关文件。
铺天盖地的都是基金、资产法规,都是为领导和部门准备的。
业主呢?倒是有业主委员会规定,可是我们连房本还没有,上哪成立委员会呢?
最关心的是如何举报?不怕有人管,也不怕管理部门多,就怕没有人管,哪麻烦就大了。我要找不到投诉部门,物业才不拿你当事,要是去上访,可就没有修理屋顶漏雨这样简单的了。
幸好,看到新闻如下,还是上月的:
北京市物业整改不力业主可举报
小区物业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将公示在小区布告栏里,市建委希望发动广大业主督促物业公司改善物业服务水平,排除安全隐患,而如果物业公司整改不力,业主还可以拨打市建委的举报电话:63987624。
据了解,目前,市建委和各区、县建委和房管局正对全市所有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进行地毯式普查,9月10日前将完成。
不过人家管的是安全,我的房顶漏雨,能不能和“防汛”沾边,有一次大雨,领导们还专门访贫问苦呢?我明天试一试举报电话。
第二个消息如下,是关于专项维修资金的,别人的维修基金都没有用,我们一直没有大修,钱咋就不够数了呢?
中新网8月1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消息,根据北京市建委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北京市已经归集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188亿元,但全市只有158个小区使用了3073万元,仅占0.17%。
剩下99.73%的巨额资金,却长期闲置在银行,只能收取低额利息。
我感觉,房地产的事,一个字“乱”。新闻忙不过来的是房价。
住进去后才知道维修的问题大了,而购房等涨价倒卖的人是不着急的。
看到眼花缭乱的房地产机构和维修文件,我想的还是,要是没有人管维修,物业就是不干维修的活,哪?我得找到哪个部门讨说法呢?我以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后续,慢慢告诉大家。没有办法我只好去投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