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公交缺少标志让人急

(2008-08-25 07:46:17)
标签:

奥运

鸟巢

公共交通

安全

标志

信息化

管理

调度

公交车

站牌

汽车

分类: 公共安全和地震
北京奥运以辉煌的成绩闭幕,有许多东西要总结和回顾。

     细节和流程,是应记取的两个问题。在特定环境下,在实施之后才能发现问题。一旦准备不足,发现问题后,在现场很难解决。

    8月23日,鸟巢的田径比赛结束,几万观众在21:35后顺畅退场。但是,45分钟之后,在鸟巢西南的公交专线总站中,还出现观众堵塞的情况。

    大量观众从“公共区”中退场,专线车的路途很长,车辆到达终点,短时间内不可能返回。调度27支线的汽车来支援8线。问题就此产生,乘客搞不清楚到底是那条线路?公交站牌仅适用白天,乘客拥挤,根本不可能过去看线路站牌。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8-8/242242866183.jpg

27路的车辆也不多,好一会,才发一辆车。

    站牌,看不见。不知道8线在何处?替代的27线车,使乘客误会。要乘27线“老山”方向的人也挤过来了,而要乘8线的乘客,到处寻找8线。所有的工作人员,民警、武警、保安都在不厌其烦地回答:就在那!乘客依然一头雾水。

    缺失标志的后果,一是众多乘客要在拥挤的场站内穿梭寻找、查问,带来人流涌动,增加不安全因素;二是,乘客已经具备排队意识,没有明确地“登车口”,无奈地乘客只能排成N个队列。 站牌上的大字“i i”,本是排队形象标志,远远望去,倒成了11路?混乱,就是因为管理不善,软件标志缺少所造成的。

     北京的公交总站,硬件改善,条件在白天看去很好。四惠等车站还有“车次柱”,让人一目了然,知道本场的车次分布。然而,多数场站没有这样的标志。在晚间,乘客大量涌入时,秩序必然混乱,绝对不是现场工作人员能够维持的。

    天安门广场的地道,晚间就难于识别。现在,已经使用灯光标志解决通道指示。然而,交通标志要适用于“全天候”,却没有在全市形成规范。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8-8/242243873956.jpg

22:22分的车站,前面的大楼是“盘古”楼。

    奥运地铁支线,在北土城的安检环境,布置很到位,乘客多而不乱。可在北辰公交的布局就有欠缺。从安全区到公交车站的等候空间太小,也没有排队的引导标志。不少观众看到拥挤情形,想退回公共区去乘坐地铁。但他们还不知道出去之后,已经无权返回了。武警战士一个劲地解释,观众还不明白。观众认为是去“公交”的进口,实际上是“奥运公共区”的出口,出去了,就不能回来。

    从公交车站看是标志问题,从汽车调度角度看,也有“黑白”问题。白天,乘客陆续到达,车次安排可以适应;而晚间乘客是整体退场,多数人都想赶快回家。所以,公交车场的任务要以加快疏散为原则,要利用全市的公交网,而非和白天相同仅靠“专线”疏散。

    要是在散场的高峰时段,将车辆集中“摆渡”,开行到周围的路口、换乘车站就返回停车场,将提高车辆利用率,加快疏散速度。奥运专线车,开出几站后,乘客陆续下车换乘,车上人数已经不多,还要继续直达终点,一、二个小时,是不可能返回的。

    大力宣传观众乘坐地铁进出场馆,是十分必要的。可惜,没有在公交车站遭受拥堵的奥运观众,是没有体会的。

   但愿残奥会的交通服务,做得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