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新
阳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179
  • 关注人气:33,7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从赖斯心态谈哀愁

(2007-12-19 23:58:56)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职场/励志

赖斯

心情

噩运

风波

人际关系

人事

哀愁

分类: 读书杂感人生领悟
读书——从赖斯心态谈哀愁    在“国图”借到《一个真实的赖斯——美丽与哀愁》,我看中的是书名中的“哀愁”。看后方知,因她是黑人,才有了哀愁。
    想起40年前,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带领的黑人运动,改变了美国社会。而在赖斯童年,也同样遭到了种族歧视,反倒成为她的动力。看到赖斯的经历,倒联想起自己的另一侧面。   
 
   我们中的许多人是在宏观的口号和大环境的正面教育模式中长大的,适应举着鲜花在“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莺歌燕舞中快乐成长。但是,在队伍之中,尤其是上到班子中的人,也不都是心怀坦荡的人。这是我们在正常单位,特别是在学校中没有体会到的。据说,现在的学府,也变化了,所以就连楷模学校,人和事之间也是矛盾百出。
 
    我们一直被告之要爱国家和人民,要从上到下地听许多人的话。因此,在正常环境中,我们从小到大,大体能够形成班级到班组的特定整体和由此派生出的战斗力。但是,一旦环境变化,个人受到冲撞或挤压,这时一些人能够坚定的以自己曾受到的教育和人生信念笑对人生;而另外一些人可能就因为不适应而退让、迁就、秃废甚至以极端方式对抗。
 
   挺偶然的说,因为在市里的规模较大的行业专业活动中,我特地邀请的本单位行政领导只坐到前排,没有登上主席台,而遭致不满,成为引发祸端的起点。加上我总是要想做点什么,遭到作为缺点的“超前”恶评。现在看来是笑话,可是在20多年前,要修理一个人,这个理由已经足够。虽然我身为院学术委员会成员,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然而当我的职称档案突然被隐匿(肯定没有我的一分责任)。从此,我就成为没有高级职称的“裸人”,承蒙关怀,还保留了一个中级的裤衩子,上身却是光着的。曾经荣获的好多科技奖,包括当做“帽子”顶礼拜膜的一等奖也不被承认。(其实,要是把我全脱光,可能倒好申诉了,整人的分寸能耐就在于此。)
 
   人家,受到部委表彰的就可以当“正高”,没有做过项目的领导可以在表格中加上名字,也成“正高”。而我也受过部委正式表彰,反倒变成“中职”退休。倒霉的是人就在北京,就在大院中一辈子没有移动过,也找不到地方申诉,“人事”的人,告诉我说,你找谁也没有用。我自然不相信,找了本系统的一位很高的领导,一说档案的事,还真是没有用,没有人理采。
 
    不过,经历了10年之后,总算是有贵人相助,(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一样)我的资格和历史找回来了,其实什么都不缺,都在档案袋里面,可是人家就说没有了,你就干倒霉吧。查明了,让他们跌了眼镜,可是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少干了许多“计划”内的事。说起来,要是当年我忙忙碌碌去折腾申诉程序和流程,也大可不必,有时间做点正事更好,因为单位内计划的事不让干,那就扩大范围直接给科学技术部和本系统的部机关干些事呗。
 
    人家限制我,不让在单位干事,档案没有了,你也走不了,整人整的够狠吧!现在我又成了副高的“高级工程师”,当然是堂堂正正的,工资也调了一点点。要是再戴上一个升级的帽子当然更好,省得让修理过我的人在一边偷着乐。不过,在满街、满院子都是正高的教授时,真正要找干活的人,也得不看光名片,要看能力和水平。这就是赵本山的——“不看广告看疗效”。
读书——从赖斯心态谈哀愁
自然界的风浪可见,而在人际关系中的风波,其威力也不可小觑。
 
   为什么我要为了博客而“献身”,列举自身经历。女作家王海鸰在写过〈大校的女儿〉之后,说她熟悉海岛,就写海岛,而不怕牵连到周围的人,为了作品而献身。同样,我面对科技发展的现状,只有自身经历才能够说服人。何况,我们那个大院产业化之后,业务上不去,不把专业骨干当回事,抛弃原有的精神和传统瞎闹腾,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要是光我一个人倒霉,仅是我没好运;而我的事例长期得不到坐在位子上的人的关注,那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你再用多少阿拉伯数字去形容产品,空喊要干第几代也没有用,股票只能挺一时,要想做成“国家队”,可比找石匠师傅在大理石上刻字难啊。
 
    有的同事,当遭遇与我类似或不类似的遭遇时,也说要调整心态。当然,你调整不调整,人家并不关心,反正一块大石头,拿你当孙猴压上了,你再折腾也没有用,就是翻身出来了,也浪费了你想干事的时间,和人家有何相干。
 
    对当事人说,从心情上,面对突发情况的调整应当是瞬间的,老封闭在自己的哀怨中,并非好事,可能就是修理你的人想达到的境地。所以说,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在有条件时,自然也不要放弃申诉的机会,贵人还是有的,千万别相信他们说的找谁也没有用。
 
    调整心态有多种,有阿Q型的;有目标型的(君子报仇20年),也有激励性的(实时反应,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再回来说《赖斯》,感觉要是人从小一直在面对面的压力之下,反而能够成为生活的动力。
 

    1831年6月,看见(南方)新奥尔良的黑人悲惨景像,一位北方白人年轻水手发誓:有了机会,一定要把奴隶制度彻底打垮。他就是29年后的总统林肯。

 

   而赖斯父亲的理论是,黑人孩子要做得比白人多二倍,他们才能够平等;多出三倍,才能超过对方。

 

   赖斯说,父母有目光,自己才有条件充分完善自身,将白人世界所推崇的事情做得比他们更好。不仅免于歧视,还可以用白人的规则来对付他们。

 

    康迪·赖斯10岁时,双亲带她到白宫栏杆外,因为肤色,他们进不去。赖斯转身平静地对父母说:今天我因为肤色而进不去,可是,有一天,我一定会在那栋房子里。

 

    另一方面,当赖斯小时候想和白人同学玩,遭到冷遇时,别的黑人同学反而嘲笑她不自量力,她们心甘情愿地躲在一边。自卑,使自己得不到激发的动力。 

 

    我的读后感是:阻力是所有人都会遭遇的,在压制之下的人,要有变革的心愿、和瞬间的反应能力;但是只有心愿,只想要对抗的方法,没有长远的前进目标,还是不会有持续的动力。压力不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动力,多数人选择的是逃避。当然,要是当年,自己也以超过别人二倍、三倍的目标来作为动力,今天也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有的人,想在“心态调整”中转换心情。可要是没有制定目标,会在等候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将对自己理想和目标的追求蜕变成“水中捞月”,最后完全丧失了动力。

 

   有的同事遭遇或多或少的“逆境”,在气愤之后,也说要调整,改变自己的境地。日子当然还得过下去,要是不去做生意、开饭馆,还得干专业。我认识的一位电子工程师一气之下就改行去卖“肉肠”,现在也没有卖出什么名堂。就是说,问题不就地解决,想逃避也难于成功。

 

 读书——从赖斯心态谈哀愁

心情不好表达,这个天气,在我看来就是意味着人的烦恼。

读书——从赖斯心态谈哀愁

畅快心情

读书——从赖斯心态谈哀愁

   勇敢地奋进,拥抱新的生活与未来。我的一位小挚友。

 

   赖斯童年曾经经历的是阳光下的种族隔离,自然要历经全国、全球的力量去扭转。而在工作之后也会遇到“哀愁”,她如何适应?这一段我还没有看。

 

   今天的结尾是:我的宿舍同楼道对面的小赵现在定居在慕尼黑,别人问道,你10岁的女儿受到过同学欺侮吗?他很高兴的说,没事。因为,坐在她前后左右的同学要由她认可,原因就是她的成绩最好。要是学校里别的班同学想欺侮她,全班的同学都不答应。这就是实力,有实力,别人才尊重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