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狐狸和狗”被光明日报转载

(2007-08-21 10:34:17)
标签:

教育杂谈

狐狸

高考

阅卷

分类: 信息化与互联网
“狐狸和狗”被光明日报转载
   前不久,某省高考文科试卷漏统考分,家长、考生质疑声一片。有的人说,原因是专业公司操作失误;有的人说,原因是相关负责人麻痹大意。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对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误解,导致信息系统的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早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问世初期,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就使设计师们如履薄冰,从监控指令到查错程序,从数据检查到自动维护等等,必须形成严密的工作流程。 

   我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4年11月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问世之时,康鹏等人就设计了检查指令和检查程序。当时,参加验收“烤机”的唐遇鹤等寸步不离地监守268小时“烤机”,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往前说,在电报通信的校验中就使用了这样一组“狐狸和狗”的短语: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1234567890 

  20世纪60年代,美苏建立热线时,首先传送的就是上述短语。这组短语包含了26个字符和10个数字,作为通用检测字句,顺便也检查了双方电传机的所有字符键。所有的通信电路开通时,都将这组字符串的传输作为礼仪和郑重其事的流程。 

  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在一些软件中仍能找到痕迹。在电脑的Word软件里输入“=rand(X,Y)”,然后回车,会出现这组短语的中文版:“那只敏捷的棕毛狐狸跃过那只懒狗”。其中X为短语行数;Y为每行的组数(大家马上就可以在电脑中试一试)。 

  近年来,计算机品质不断上升,但对可靠性的关注只限于病毒、黑客,数据本身的可靠性反而不受重视。学校只重视程序操作的教学,轻视系统设计知识,这才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教育原因。恰巧,问题出现在教育领域。肩负着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教育部门,反而在开发系统工具时,没有找到真正懂行的系统规划人才,这是计算机的毛病?是系统功能的缺欠?还是管理方法的不足? 

  按照正确的系统设计的方法,在阅卷系统中,应当有上百个虚拟“电子考生”,在所有考试序号的不同区域,有特定的检验号码,有事先固定的考分卷面。特别是分数的个位数要有不同的数值和空缺,要有特定的逻辑关系,数学专业人才都知道如何提供这种“检验参数”。在总分统计出来之后,检查程序自动检验这些“电子考生”,实际上是给系统和操作过程“打分”。要是有漏分重叠、系统设备问题、干扰差错等,都能够及时发现。 

  附带说一下,一个省级规模的高考阅卷系统的统计准确度,只能靠自动化解决,不可能靠人工核对。因而,管理上的缺欠,不能转移到具体操作的工作人员身上,这一点好像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发生了问题,我们寻找原因,要从源头去找,这样才能防微杜渐,避免下次可能又出现漏算、重复计算的问题发生。 

  把前人的知识传承下来,汇集到最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一环。千万不要仅仅就事论事,批评经办的操作者和软件公司,而要看到原因的产生绝非偶然。 

    7月12日我的文章《缺失“狐狸和狗”高考阅卷漏统
http://www.gmw.cn/01gmrb/2007-08/19/content_657625.htm
已经于8月19日被光明日报转载。
 
    发生问题不要紧,要从根本上解决。统分的问题发生后,我给该省教育厅发去了这个邮件,没有回音。所有的评论文章也都没有涉及“实质”。系统本身有技术问题,而组织、规划、开发的过程中,又有人的问题,我们设置了技术职称系列,但是,因为人为的原因,有职称的人并非就是能够干活的人。 
   肩负着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教育部门,反而在开发系统工具时,没有找到真正懂行的系统规划人才,这是计算机的毛病?是系统功能的缺欠?还是管理方法的不足?
 
 
    其实数据安全问题不光在教育口,就是在交通、在公交一卡通数据,在商业等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也应从上述段落指出的问题去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