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应邀讨论关于安全防范问题。灾害事故在媒体上天天有,能不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面对管理者,探讨制定规范和预案的理由,使领导者和公众都能够更深入一点的看待安全和减灾。
讨论的效果如何?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作用,将作为我的博客的重点内容,欢迎各位加入讨论。
随着灾害的频繁发生,更加上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引发的环境和工业、交通事故,社会公共安全,特别是各种应急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处置成为政府和机构的重要任务。
大约从新世纪开始,灾害与事故不再保密,所有的领域和公众都更加关注和重视。

在大家迁居新址,城市不断扩大的喜悦之时,城乡居民面临的不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多,不论是衣食住行、居家旅游、工矿生产、交通建筑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而因为饮水、食品、医药等带来间接疾病和慢性死亡等等,还不包括在内。任何一个局部的损失和生命的丧失,已经不再孤立,同样的事故和损失可以在任何区域发生。
突发事件形成的公共安全事故主要类别有,生产和生活活动引发的不安全事件,人为破坏、公共卫生和自然灾害引发的二次突发事件。我们从相关网站的网页数量统计,可以看出大体的分布和数量(统计日期为2007年7月15日,Google搜索):
死亡53,200,000 窒息5,480,000
泥石流1,130,000
爆炸18,200,000
泄漏5,090,000
雪崩1,080,000
地震16,100,000
食品5,040,000
水灾1,060,000
中毒15,600,000 工伤3,730,000
旱灾 996,000
辐射15,300,000 触电3,390,000 空难
754,000
失踪10,700,000
海啸3,310,000
海难 501,000
车祸9,190,000 瓦斯3,360,000
矿难 454,000
火灾7,520,000
枪击3,250,000
决口 339,000
洪水7,280,000 倒塌3,030,000 雪灾
195,000
火山5,790,000
沉没1,930,000
坠亡 150,000
可以看到,灾害遍及全球海洋陆地、山川河湖,虽然这些数据并不代表损失的程度,涉及到世人的关注度,但是大体上还是能够相应说明其总体影响。
其一,恰好是“死亡”高据榜首,说明了所有的事故都会造成生命的丧失。
第二,自然灾害永存,没有任何国度和民族能够幸免。
第三,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事故大约占总类别的半数。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灾害和事故还记忆犹新,新的事故又接踵而来。危机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然而,由于经济活动的规模加大和城市范围的快速扩张,不仅任何一件事故都会造成比以往更大的影响,还极有可能引发次生灾害,以及连锁反应,带来更大和更长期的影响。
分析灾害安全得到的结论是生命的的脆弱和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助。
人类社会存在之后,首要的目标就是不断开拓自身居住和生活的环境,在近代更加一日千里的进步。在获得成功和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安全问题。由于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群体精神,能够不断克服灾害与突发事件,不断努力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但是,应当看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三个根本问题:
一是,人类和特定的民族,出生率要高于死亡率;
二是,人类的繁殖年龄要大于成长和学习的年龄;
三是,灾害和事故的死亡率要稳定或陆续下降。

安次县油管爆炸

纽约油灌车爆炸
在抗灾和突发事件的防范中,陆续从单纯的物化活动变为更加关注生命、关注整体的抗衡,突出自然环境与人文关怀。因而,应急防范和安全建设也要更加突出“对抗”和“协同”。“对抗”就是说大自然是有限给予,索取过度,将产生对应的灾害,抑制人类的贪婪;而协同是说要以知识和规范建设来主动防御灾害和应急事故,将必然变为自由。
如果说人类生活环境是一个球形空间,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资源是一个常数,当人类试图扩展其半径之时,大自然和宇宙将在人类产生过失时,给予相应惩罚。人类的进步是漫长的阶段,长期集聚的成果,往往会在一瞬间的打击下被摧毁。当然,新的拓展又在新的观念下,由新的人群来开始。

温州自来水管道破裂
在灾害和事故面前,人类是一个整体,城市和社区、企业也是一个整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所有生命都有价值与作用,人们在不经意中破坏了总体平衡,地球总是要以各种方式提醒人类注意。所以,人类安全今天已经涉及环境、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安全的关联、安全概率、心理意识、安全经济学等等都紧密相联,而安全防范教育的实质就是:人的价值、善待人生与生命,而我们的总体目标还是——打造“E安全”的社会目标,也就是在信息化支持下的“大安全”观。
后记:这样多的灾害,生活还有意义吗?当然有,我点击了“人生”,
网页为114,000,000,是“死亡”的一倍多;而“幸福”为:92,700,000也高于所有的事故,所以人生依然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