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借部队记者的,谢谢作者!
最近新浪出了个新主意,博客里把“好友”当做品牌给规范了。
噍,一个纸条儿像幼儿园的“手绢”一样,悄悄地丢在身后,你只要一点头,在排排坐的好友队列后面就又加上了一位。好友似“可信牌匾”,越多越光荣;好友似财富,越多越辉煌。
通过标志可以直接看到好友发新贴的情况,比原来的方法少点击一次。
申请好友,比排队购火车票简单多了。谁知道以后好友的“价码”(分数),会不会也要上涨?
好友本来是在心中的,谁是谁的好友只有自己知道。
现实社会中,“好友”就是过年过节的短信息,“好友”也是婚礼上的红包和座位。
到了虚拟世界,“好友”就成了住宅门口的大红灯笼,越多越威风、越多越喜庆。
不过,我对好友是忐忑不安的,当了别人的好友,就要承担好友的责任。
当然,还不至于两肋插刀,也不用借款,更用不着整夜搓麻。
然而,偶保证还是经常要到好友那走动,看看贴子和留言、评论。
不如此,就不是好友;不如此,也不配做好友,难道“好友”如同春节的“门神”。
我要做到:
每天都要打开一次好友图标,看看好友发贴没有?
每周,所有好友的新贴都要点击;有贴子要留言或点评;要是做不到贴贴评论,至少也要隔一个评论一次;
我要寻求好友,肯定要先看他的博客,要讲讲做好友的理由;
我要应答确认好友,也一定要读了他的文章;
要是我长期不读你的博客,你可以勾销我做好友;
欢迎好友多多,但是如果你我的贴子实在没有交互内容,也请谅解我的婉拒。
我也希望,以后新浪还会自动让长期没有来往的“好友”下岗。
要是你一二个月,一直不看我的博客,偶在元旦以前还要保证你的好友标志,以便等候你的新年祝福。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记住,机器标志的好友,只是我们的希望。
“好友”之间,仅有技术上的方便是远远不够的。
友谊还是来自真正的交往和情感。
在此,先祝愿我的众位好友幸运,快乐、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