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现代文化传统文化葛钟思名字姓名族谱姓名法关玺华户籍管理中西文化 |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
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英文名,可能是受到“网名”的感悟。
中国人的姓中,“王李张刘陈杨周黄赵吴孙徐林胡朱”等大姓占全国人口的近一半。据北京市统计,女性居民中叫王淑珍的有13000多个,张淑珍11000多个,刘淑珍10000多个。此外,“英华玉秀明珍”这几个字用于人名的频率最高,约占全市人口10%左右。而叫“王涛”的更多,数以万计。
如果《姓名法》能够规定,鼓励孩子在父母姓名中选择相对少数的“姓”,对于保护“珍稀”小姓,减少重名倒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北京市公安局户籍处的关玺华警官说,过去,小孩重名严重。一个小学一年级新生中,竟有19个孩子重名;其中一个班就有4个人名氏不分,课堂上老师一提问,4个孩子都站起来回答,后来不得不给这4个孩子调了班。同名同姓现象给户籍管理、人事制度、邮电通讯、学籍注册、公安交通、金融贸易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麻烦。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越来越重视自我,渴望推销自我,名字也就越来越有了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怪名的风尚不应该遏制,因为怪名之特殊性,容易被别人记住,不容易重名,从而避免了重名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些国家有相应的姓名法。德国就规定:如果孩子的名字若看不出性别,政府可以不予批准。而中国的许多女性反而喜欢名字“男性化”,2001年“央视”的“三八节特别节目”中,多数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名字就分不出性别,不知社会学家对此有何看法。
德国杜塞尔多夫一家法院甚至干涉名字长度:一位母亲想给她的男婴取一连串长名:Chenekwahow Migiskau Nikapi-Hun-Nizeo Alessandro Majim Chayara Inti Ernesto Prithibi Kioma Pathar and Henriko,不算上姓总共达13个词汇之多。
结果一审法院裁决只能取Ernesto、Henriko和Alessandro三个欧氏变体名字之一。母亲再次上诉,结果上诉法院还是维持原判,说多出的12个名字今后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因为要全部书写正确很困难。
看来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一种差异,我们考虑的是现在、是家长的意志;而人家要想到将来,要为孩子考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