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汇的创新与理念

(2007-05-03 22:49:18)
标签:

科技词汇

传播

现代词汇

快餐文化

词汇

股民术语

国语

传统文化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为什么文化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为科学的基础就在于文化。

    科技的飞速发展呈现出的另一个趋势,即科技词汇的生活化、社会化。如“反馈、同步(卫星)、光盘、BP机、IC卡、液晶”等词语,如今都从百姓嘴边进入媒体,再从媒体进一步扩散。科技词汇发展、传播的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快速,转化的词汇数量也越来越多。

可能是词汇的产生和引进日新月异,语文专家来不及推敲、甚至闻所未闻,只好由公众自己领会,甚至直呼英文,VCDSOHOWTO等。现代词汇好似快餐文化,很难与形同工艺精品的百年文化成就相媲美。

回顾百年来的汉语科技词汇,现在我们还能找到诸如“留声机、汽车、火车头、机车、飞机、电话、听筒、电报、电视、传真、广播、天线”等这样贴切上口的系列词汇吗?

    科学界对于新生词汇的准确定名也产生了不少争论。不论“计算机”“电脑”;“镭射”“激光”;“光盘”“光碟”;“磁盘”“磁碟”和“邮编”“邮码”,有些问题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在实际中往往产生连锁反应,有些专家认定的词汇在生活中却被自然淘汰。

    80年代初,有人对“空调”“人流”“达标”“空姐”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滥用”,可现在都被社会接受。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民族要有前途,就要有文化、要靠创新。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不知所云为何物那才是真正可怕和可悲的呢。

    纵观历史,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新的词汇。比如近年兴起的股民术语,熊市、牛市、套牢等单词已经远远超出了股市的运用范围。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语汇自有其产生逻辑。列举一个有趣的事例,是听华侨讲“国语”,格外传神。早期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以广东四邑人占大多数,所以台山话在过去百年来几乎是美国华侨社会里的“国语”;而且四邑文化,也一跃而成为“唐人街文化”的代表。

    例如:加班,称“过头钟”,“够钟”是时间已到,凡是早退溜走的都算“吃表”。

    称电话为“喊线”,较之电话更切实际与形象生动。

    称赞美丽女性为“好泥”,根据上帝造人,用好泥造的必漂亮,用较差的泥做的,便成“逗泥”(不漂亮)

    称盐为“上味”,十分传神。

    老辈华侨口中的“纸”泛指法定文件,向政府递上任何申请都叫“入纸”;发下来的批准书、执照、许可证等则叫“出纸”。

    中国人到美国都要有“纸(证明)”,旅行要有“旅行纸”,做生意的带上“生意纸”,而最值钱的叫“出世仔纸”。指父亲在美出世,而儿女则在中国出世。在外国出世而有个美籍父亲的儿女,依照法律有权入美并得到“籍民纸”,又可申请自己在外国出世的儿女来美。

在美国出世的华人,统称“土生”,他们的“出生纸”就叫“土纸”。早期华人多来自大陆,他们对土生华人颇为歧视,说他们是“竹升”,两头不通。

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汉字情节,像“驿”这样的古汉字使人“触景生情”。车站不用站,而用唐朝的“驿”,使人感到生命的哲理,但反而在中国倒很少使用这些具有深层意义的词汇。

    日本从7年前开始评选当年汉字。2001年得票最多的是“战”,36097封参选信中,有2285封选择了“战”字,此外“狂”、“乱”、“恐”等得票率也较高。去年评选的是“金”。

从现代词汇的“难产”来看,是不是传统文化思想情感的贬值、变质、变浅薄的表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在今天已明显地退化、萎缩或淡化,这决不应当是数字化的“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