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报伴随了世界的百年进步

(2007-04-20 16:38:12)
标签:

电报

电报机

蜂鸣器

基督山恩仇记

茜茜公主

环游地球

莫尔斯

海底电缆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电报在近代史中一直和重大历史事件,和军队首脑部门,甚至是和间谍联系在一起,逐步从莫尔斯电键变革为电传打字机,从音响到纸条上的点划笔迹,再变革为打印报文,从记录数字代码到汉字自动译码。

    100多年来至少有上百万人以“电报”为毕生的事业,或以此为生。而在中国所使用的“电报码”,则是汉字首次实现数字化。因为有了电报而使世人惊叹“地球变小了”,这是发生在100年前的感叹。在19世纪,没有任何一项发明可以和电报一样使世界一下子变得这么小。

 

电报伴随了世界的百年进步

    这个雕塑在北京电报大楼的后院,一般人是看不见的。细细看去,还有一段电报穿孔纸带,有点意思。 

 

 

    1832年法拉第刚创立了转磁为电的学说,富兰克林也做了通电试验,1750年库尔逊提出了让静电通过26根导线传送字母的方法,利用电磁方法传送文字信息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1835年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1837年,46岁的莫尔斯制作了通信距离为 13米的传输设备,定名为电报机。1838年完善了他的代码,莫尔斯电报码从此为整个世界使用。

1836年英国人威廉·查尔斯、维斯顿·查尔斯被授权去开发第一个工作电报,1844年,建立了第一条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长达60.4公里的电报线路,从此文字有了一种新的表达形式——用点和划的组合,可以代表所有的字符和数字,并进行远距离传输。

1858年,因为划时代的贡献,莫尔斯67岁时,美国人就在纽约中央公园内为他塑像。

    电报系统面临着大量的地面线路和海底电缆的投资,属于自然垄断经济。最初美国有51家电报公司,1856年西部协会成立,很快取得了行业的绝对优势地位。

    1850年8月28约翰和雅各布·布雷特兄弟俩在法国的格里斯——奈兹海角和英国的李塞兰海角之间铺设了第一条海缆,但是,只拍发了几份电报就中断了。原来,有个渔夫用拖网钩起了一段电缆并截下一节,高兴地向别人夸耀捞起了这种稀少的“海草”,惊奇地说那里装满了金子。

1851年,英法之间重新铺设了海底电缆,1861年北美大西洋沿岸国家同太平洋地区实现了互联。1866年美国同英国成功地实现了海底电缆的互联通信,电报使纽约到伦敦之间的通信从一个多星期缩短到几分钟。面对通信的巨大需求和潜在的利益,促使电报建设飞速发展。

1892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就达到了10条。1930年,一个跨越太平洋、大西洋的全球电信网络已经建立了起来,联接了欧洲、南北美洲、南亚次大陆、澳洲和非洲。到1952年总共铺设了2527条彼此独立的海底电缆,长达489311海里(一海里为1.852公里)。

    19世纪的前30年,人类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发明了蒸汽机车,英国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的第一条公用铁路正式通车,以及6600马力的“东方巨轮”的下水等等,电信时代的序幕也由此而渐渐拉开了。

    战争、经济以至路透社等通讯社对电报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电报的争分夺秒;电报又使报业在竞争中发展。150年来的世界历史,包括经济发展、国家兴衰和战争胜败,都离不开电报的作用。我们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电影《茜茜公主》等许多名作中都可以看到电报的作用,甚至关键作用。

    一直到今天,我们通过历史影片的镜头可以看到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大都伴随着电报机和蜂鸣器的嘀嘀嗒嗒的声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