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有关海军和海运的庆祝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舰船从舰首至舰艉挂起五颜六色的信号旗,称为“满旗”。
从电影中看到,1924年,在黄埔军校成立大典上,也在校园庆典场地悬挂了“满旗”,可能是因为黄埔地处海边,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已经装备了舰只。

早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海军舰船就使用信号旗作为战斗信号。
1340年,英国海军正式规定了两种信号旗:“所有舰长到旗舰集合”和“已发现敌舰”。
1530年,法国海军也使用了类似旗号。
1673年,英国出版了“海上信号手册”,列举了悬挂在不同位置的,不同颜色的旗号含意。
1733年,法国创建了10个数字旗,并且规定了通信方式。
1855年,英国商会创造了“国际商船信号旗”和相应的“编码信号”。用18面信号旗代表除XYZ以外的18个辅音,组合成为7万组信号。当时还有另外3个国家采用。
1927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国际无线电报务会议”,制定了一套编码信号。又增加了10个数字旗和3个代旗。会议确定了“视觉通信和音响通信”、“无线电编码”,并用7种文字出版。从此,现代通信开始出现。
旗语、灯光和无线电信号都可以用语言方式传递通信报文,即有明语信文,也可以按照1969年生效的《国际信号规则》使用“标准海事通信用语”的信号码。信号码为不等长应用。
单字母表示了最常用和紧急的内容代码。
如:B我正在装卸载运危险货物;
G我需要引航员;
N本码头有200吨以上船舶靠泊;
P本船将要出海,所有人员立即回船。
双字母信号码分为9大类:
遇险紧急AC—HT、伤亡损坏HV—LJ、助航设备、航行水文LK—QC、船舶操纵QP—SQ、杂项ST—VF、气象天气VG—YD、通信YH—ZR、健康检疫ZS—ZZ等;
三字母信号码以M为首的是有关医疗的通信内容;
四字母为船舶识别码,每一条船除船名、呼号外还要有船舶识别码,前三位按国家排序。
中国;BAA—BIZ、 3HA—3UZ;
英国:GAA—GZZ、ZAA—ZZZ;
日本:JAA—JSZ、8JA—8NZ。
船舶进出港口必须悬挂自己的识别码信号旗,如BCKY为一艘中国商船的识别码,就要顺序悬挂相应信号旗。
另外还有海上移动业务识别码。虽然现代技术装备在迅速发展,但是传统的通信与识别方式还是一个也不能少。其理由当然是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安全,稍微疏忽就会酿成大祸。
现在,国际航海通信旗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旗,1面应答旗,共40面。用上述通信旗可以按照国际信号规则组成单字组、双字组、三字组和多字组,进行旗号通信。适合舰艇与商船,舰船与港口之间的通信往来。其中的字母O、P旗被用作手旗。
实际通信时,挂旗是依次悬挂在桅顶、三角绳和左右横桁上。可以描述“我船有一个男性病人,坠地受伤,骨折出血休克,急需直升机接走伤员。”这样的内容,甚至更复杂的内容报文,各国海员都能读懂。
为了满足用最少的旗子发送各种语词的需要,旗号通信设置了三面“代旗”。当旗号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字母时,并非要使用两面字母旗,而是根据第一个字母旗号的位置,选择代旗来替代。这样,只需40面旗子就可以满足任意内容的旗号需要,对小型舰船十分合适,也使操作便捷。如:
“BAC、LOA、BCY”使用代旗的挂法为
BAC、LO“代二”、“代一”“代三”Y
在现代软件编程中,优秀的程序员常常使用各种技巧来简化程序文本、扩充系统功能,他们自然以此为荣。但是,古老的通信方式同样具有创造力,“代旗”的产生就是一个最好、最精彩的事例。
在电脑的汇编语言中,不是也使用了“助记符”以帮助大家记忆。
进入新世纪,电脑面对世人采用的是傻瓜模式,不需要动脑筋就可以自然应用。对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愉快,但是从创新思维的进步来说,会不会又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