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称谓汉字信息化部件甲骨文造字汉字文化圈西夏假名书法艺术古埃及 |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
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之一,它同古埃及的纸草和古巴比伦的泥板文书交相辉映,在世界文明宝库中大放异彩。
汉字的字形是在不断发展的,“夏”“喜”“量”就适于纵长,“皿”“粥”“斑”就是在横宽上显得美观,而“木”“甲”“古”就要体现对称才能表示均衡。但是,这只是形态上的变化。
公元七世纪以后,在汉字文化圈内,藏、突厥、西夏、日本等民族也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字。西夏就是借用汉字部件构成表意文字,是趋向于复杂、寓意,看起来方方正正,十分美观;而日本文字的发展是将汉字母体的表音化,从汉字的草体创造了“万叶假名”,又诞生了平假名、片假名,最终创造了表音假名文字的书法艺术。
美的创造可以简洁,也可以复杂化。但是在文字结构上,复杂的文字在现实生活中,书写、交流不便,一遇战乱、灾祸就容易消亡。汉字能够生存3000多年,说明了汉字和汉民族的伟大。
尽管汉字的字形在不断地变化,但是有想像力的人总能从现在的单字中琢磨出造字的原始含意,当然可能往往与专家们的“造字理念”不相一致。
例如,与“目”字有关的一族字就十分形象的反映了人观察事物的形态。
“看”字,是把手放在眼晴之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人们远眺的动作。
“盾”字就更为精彩,字形的构成首先反映出盾的侧形,“”下面的“十”代表了持盾的手掌,在盾牌后面表现的不是身体而是突出眼晴。盾不是龟甲,战士也不会把自身像乌龟缩头一样隐藏起来。先民抓住了“盾”的要害,持盾者以盾护身,眼晴依然前视,准备进攻,真是画龙点睛,“盾”就是一幅现代的抽象广告画。
而富字的愿意是“屋中有酒”,只有在粮食足以保障生活的前题下,才会以粮造酒,体现了富庶。后来的字形直接地表示一个有房屋、吃得饱、有田产的人,在农业社会才是富足。
古人的动态感觉十分突出。“奔”的原意是一个跑动的人,下面有三只脚,真像现代派的作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