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交刷卡一卡通智能卡运营系统计算机技术创新电信故障 |
分类: 创新管理与市场 |
电信是这样用业务数据查找故障的---二谈公交刷卡维护
为公交刷卡维护支招
讨论公交一卡通收费系统对运营数据有没有监管,可能一些公交管理者和乘客也都不理解,管的事越多成本也就越高,还是性能越少越好。的确,在人工管理时代,事情一多,人也要多,成本高不说,人多不一定能够办成事。但是,在数字时代,情况就不同了。以规模经济的原则,投入多,性能高,服务质量也同步全面提升,降低社会综合成本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做不到这一点,信息化就还停留在表面化,只不过是当做“自动机械”而已,人的手工劳动依旧。
拿一个与公交刷卡类似的例子——“电信话单”,说明什么是信息化服务。
“话单”是电信客户一次通话的记录,包括主叫、被叫号码、通话起始时间和时长。它是向客户收费的依据,也是电信部门管理核算的依据,通过话单可以完成服务、管理、查询、证据、研究等等许多功能。
任何设备和人一样,也会生病,电话机、手机、电信传输通道和公交刷卡机一样,也会发生故障。尤其是电信传输信道,会发生杂音、声音小到听不清;甚至是“单通”,有一方听不见对方。这种故障还包括串音和回声,有持续和间歇两种状态,依靠人工和仪表很难查找出来。如果发生问题,客户虽然感觉到,只能挂机,甚至没有投诉的证据,话费还要照交不误。
电信行业已经研制开发了多种数据分析系统,利用通信业务数据记录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例如江苏和南京联通的“单通辅助分析系统”,可以利用业务通话数据完成快速查找、排除“单通”故障。
第一,获得话务模型。“单通”出现,使用户在5—30秒之内基本挂机。因此,故障中继线的统计特征就和正常特征不同,后者通话时长分布广,变化平坦。
第二,设计判别函数,通过对两种话务模型的区分,就可找到故障中继线。
上述理论看似简单,可每小时有几十万份话单,要快速寻找故障线路自然十分困难。所以,系统设计了三层架构,数据层、业务层、表现层。从话单数据库、数据存取,通过局间中继线到不同类型的交换机,最终输出分析结果。
在实际使用中,某局在忙时(10:00—11:00)一小时的20万条话单,导入使用3分钟,每秒处理1000条。该系统已经在几个地市试用,效果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电信话单不仅有用户号码,每条中继群号也有字符和数字表达。现在的公交刷卡机没有代码,大约是没有考虑维护需要,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弥补。
样板是有说服力的,可以从成功行业来探讨信息化的价值。电信的信息化,或者说是电信的运营支持平台,已经将近10年建设。从外界看,电信用户只会看到电信运营商的收费清单,他们在里面做什么事就难于知道了。实际上,电信行业不仅用信息化支撑了通信业务,还给客户节省了极大的精力。许多业务在网络上、在手机、电话机上就办理了;全市东南西北的营业厅随意漫游服务,光凭这一点就节省了好多客户跑来跑去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行业的运行维护工作,逐渐由被动服务、人工服务向主动维护、机械化维护及智能化服务方向发展。还能够向自动计费验证、客户呼叫行为数据挖掘等智能化维护服务进行技术准备。
从引进国外技术来说,任何技术和服务,都有附加值或说是技术价值。我们其他行业已经掌握的信息化成果,常常难于横向流动。有的时候,就是免费奉送都无人问津,而在几年之后,相关部门可能再花高额费用,从国外去引进,然后再经过消化吸收,做得倒是轰轰烈烈。
我们自有了计算机之后,各行各业就在不断跨越,成效卓然。要实现数字城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业之间的交流、模仿和引进新技术。电信已经做到的,相信公交应当也能做到。
今年是中国计算机事业50年,应该说,不论那个行业的信息化成就,都是中国经济界的共有财富,应当是各行各业共享,并以此来纪念中国计算机的先驱者。(徐祖哲)
为公交刷卡维护支招
讨论公交一卡通收费系统对运营数据有没有监管,可能一些公交管理者和乘客也都不理解,管的事越多成本也就越高,还是性能越少越好。的确,在人工管理时代,事情一多,人也要多,成本高不说,人多不一定能够办成事。但是,在数字时代,情况就不同了。以规模经济的原则,投入多,性能高,服务质量也同步全面提升,降低社会综合成本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做不到这一点,信息化就还停留在表面化,只不过是当做“自动机械”而已,人的手工劳动依旧。
拿一个与公交刷卡类似的例子——“电信话单”,说明什么是信息化服务。
“话单”是电信客户一次通话的记录,包括主叫、被叫号码、通话起始时间和时长。它是向客户收费的依据,也是电信部门管理核算的依据,通过话单可以完成服务、管理、查询、证据、研究等等许多功能。
任何设备和人一样,也会生病,电话机、手机、电信传输通道和公交刷卡机一样,也会发生故障。尤其是电信传输信道,会发生杂音、声音小到听不清;甚至是“单通”,有一方听不见对方。这种故障还包括串音和回声,有持续和间歇两种状态,依靠人工和仪表很难查找出来。如果发生问题,客户虽然感觉到,只能挂机,甚至没有投诉的证据,话费还要照交不误。
电信行业已经研制开发了多种数据分析系统,利用通信业务数据记录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例如江苏和南京联通的“单通辅助分析系统”,可以利用业务通话数据完成快速查找、排除“单通”故障。
第一,获得话务模型。“单通”出现,使用户在5—30秒之内基本挂机。因此,故障中继线的统计特征就和正常特征不同,后者通话时长分布广,变化平坦。
第二,设计判别函数,通过对两种话务模型的区分,就可找到故障中继线。
上述理论看似简单,可每小时有几十万份话单,要快速寻找故障线路自然十分困难。所以,系统设计了三层架构,数据层、业务层、表现层。从话单数据库、数据存取,通过局间中继线到不同类型的交换机,最终输出分析结果。
在实际使用中,某局在忙时(10:00—11:00)一小时的20万条话单,导入使用3分钟,每秒处理1000条。该系统已经在几个地市试用,效果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电信话单不仅有用户号码,每条中继群号也有字符和数字表达。现在的公交刷卡机没有代码,大约是没有考虑维护需要,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弥补。
样板是有说服力的,可以从成功行业来探讨信息化的价值。电信的信息化,或者说是电信的运营支持平台,已经将近10年建设。从外界看,电信用户只会看到电信运营商的收费清单,他们在里面做什么事就难于知道了。实际上,电信行业不仅用信息化支撑了通信业务,还给客户节省了极大的精力。许多业务在网络上、在手机、电话机上就办理了;全市东南西北的营业厅随意漫游服务,光凭这一点就节省了好多客户跑来跑去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行业的运行维护工作,逐渐由被动服务、人工服务向主动维护、机械化维护及智能化服务方向发展。还能够向自动计费验证、客户呼叫行为数据挖掘等智能化维护服务进行技术准备。
从引进国外技术来说,任何技术和服务,都有附加值或说是技术价值。我们其他行业已经掌握的信息化成果,常常难于横向流动。有的时候,就是免费奉送都无人问津,而在几年之后,相关部门可能再花高额费用,从国外去引进,然后再经过消化吸收,做得倒是轰轰烈烈。
我们自有了计算机之后,各行各业就在不断跨越,成效卓然。要实现数字城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业之间的交流、模仿和引进新技术。电信已经做到的,相信公交应当也能做到。
今年是中国计算机事业50年,应该说,不论那个行业的信息化成就,都是中国经济界的共有财富,应当是各行各业共享,并以此来纪念中国计算机的先驱者。(徐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