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原作“西堂居士”是谁?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娱乐杂谈 |
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中明确指出此书的原作为“西堂居士”,这非常让人吃惊,怎么冒出来这样一个人呢?但明确了《红楼梦》的早期作者绝不是什么吴梅村,“吴梅村作者说”是近年来有人为了出名疯狂炒作而制造的丑闻,现在真相大白了,丑闻就是丑闻,终于可以休矣。那这个“西堂居士”是谁呢?他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点非常让人兴奋,也让人苦恼,因为关于他的信息不比曹雪芹多。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中第一回里有一条很长的批语里提到: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乃西堂故兄所作。】
也就是说西堂应该为曹雪芹的死去的哥哥,如果他们哥俩个真的姓曹,那么二位一个叫曹西堂,一个叫曹雪芹。戌本里的批语里提到的:
【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也就是说雪芹还有一个叫棠村的弟弟,为长兄西堂的《风月宝鉴》一书写过序,而且也是已经去逝了,于是我们发现这哥三个分别为曹西堂、曹雪芹、曹棠村,他们到底是谁?还是让人一愁莫展。在清初的时候确实有一位名号为“西堂”的,就是尤侗。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艮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所以我在搜索关于“西堂”的信息的时候,找到的大多是这位尤侗:
朱彝尊《翰林院侍讲尤先生墓志铭》:“先生姓尤氏,讳侗,字同人,更字展成,别字悔庵,又曰艮斋,晚自号西堂老人。”曾作《七释》一篇,自号三中子。1641
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
西堂老子者尤氏名侗,少字同人,更展成,中年别号悔庵,晚以艮翁终焉。翁自作《西堂铭》,趣其读书处,然西堂光何有?寓言而己。
这里提到“西堂”是指读书的地方,似乎是不存在。他会不会是《红楼梦》的作者呢?应该不会,因为尤侗死于1704年似乎太晚了,那“西堂居士”死于何时呢?虽然我们不知道,但应该死在了曹雪芹之前。那曹雪芹死于何时呢?在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的第八十一回的回前有一条很长的批语,提到了曹雪芹仅完成了前八十回就去逝了,而且“仙逝良久”,后二十八回是雪芹的朋友续写的。续写是在什么时候呢?好在在第九十四回里有一条批语里到了一个重要的年份:
【批语:凤姐琏兄若地下有知,不晓该作何感想。癸酉九月夜窗泪笔。畸笏】
这里提到的“癸酉”应该是指1693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至少已经完成了第九十四回,要知道这个后二十八回应该并不是那么好定的,搞不好怎么也得写个一年半载的。雪芹“仙逝良久”肯定不是指死了一年两年了,估计得在五年以上,很有可能雪芹死在了1690年以前,甚至更早!如此看来,关于《红楼梦》作者的冒襄说、洪昇说、严绳孙说之类的都可以排除了,自然尤侗这个“西堂”不可能是原作。可惜的是尤侗名声太大,而《红楼梦》的原作居然自称“西堂居士”,真搞不清他是怎么想的,也不怕大家把他跟尤侗。除了尤西堂以外,还有什么人会是“西堂”呢?可惜的是至少在清初的时候我还没有找到其他合适的人选。“西堂”会是指什么呢?在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中的第一回的批语里提到“西堂故里”,所以“西堂”肯定是个地名,似乎是个村或镇,怎么也得是个街道,让人感觉不是很好找。
我还找到了一个“西堂”,并不是清初的,而是明末的,有位叫侯雍瞻,名岐曾,是明末嘉定抗清斗争中牺牲者侯桐曾的弟弟,后因匿藏陈子龙而殉国。《西堂初稿》是他少时在西堂读书所做功课的结集。冯梦龙为之所作序中有这么一大段话:
“往予与三瞻读书西堂也,盖《锌样编》初行后,云豫暗及梁瞻俱弱冠,如渠亭、仙从二人。或指日:此子房,此子渊。而雍瞻则雪跨霜悬,总角片语,夺尽前辈名家扇覃,虽予当年剑气弓声,不敢略割韩彭右地,实有孙伯符英雄忌人之顾,非徒以暮出端门,苍满洛阳,发燕公年位可致之叹也。而茬蒋至今,尚与予困诸生间。一旦尽刻其平生之课,而以初稿属弃日:‘西堂一会,俨然未散也。’
因忆西堂读书时,谬城名士,卷轶过从,固无虚日。即黄门先生犹未渴选,时共卧起一室。而予友女廉,以三瞻尊宿,往来痛饮,掀髯论文,将须为寿,据鞍顾盼,迄今雄之。西堂盖极一时父子兄弟朋友文章之乐。
而徜焉十五余年,无论梁瞻国宝邃荡,女廉昨年一夕醉饱,杜甫来阳。凡哆城侨盼,亦如鸟散苍落,瑙珊狼籍。黄门先生游槛岭殉,亦经久潮阳之感。红菱饼鸡舌香,豫瞻一人耳。斯不亦白衣苍狗之极哉卜……”
这里多次提到“西堂”,这是指哪里呢?有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西堂”当为侯氏在苏州虎丘山铁花庵读书处别业,也就是说“西堂”在苏州。而这个“西堂”应该不是村也不是镇,而是个读书的地方,这个会不会是与“西堂居士”有关系呢?似乎不太象,因为这个方被称为“西堂故里”不太合适,但也未必。西堂”到底是指什么呢?我查到了三种被称为“西堂”的情况:
一、西厢的前堂。
《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 孔 传:“立於东西厢之前堂。”《仪礼·特牲馈食礼》:“几席两敦在西堂。” 郑玄 注:“西堂,西夹室之前。”
二、泛指西边的堂屋。
《楚辞·九辩》:“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南史·谢惠连传》:“﹝灵运﹞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 元 范梈《谷口散暑》诗:“维时仲夏半,织女当西堂。”
三、佛教语。佛门职位的称呼。
《禅林象器笺·称呼门》:“他山前住人,称西堂。盖西是位,他山退院人来此山,是宾客,故处西堂。”
似乎都不是指“西堂故里”,看来寻找“西堂”搞清楚作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了!购买我刚刚出版的《红楼梦》新钞本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购买方法: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进入微店,直接购买“V哥掰谎(含秦可卿)”
第二种购买方法:
请在淘宝上搜索"吴氏石头记",用户名为“vgimm88”,即可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