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2025-08-02 05:38:33)
标签:

开封山陕甘会馆

衡水安济桥

北京延庆寺

承德普乐寺

分类: 第八轮

河南开封  山陕甘会馆

(2014. 05. 15)

 

明末人祸大水淹,

百年恢复省城繁。

三省商贾拜关帝,

经营更讲信义先。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景点介绍

山陕甘会馆是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内徐府街。会馆由照壁、戏楼、钟鼓楼、牌坊、正殿和东西配殿等组成。又称公所同乡会馆同乡会,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堪称会馆三绝。将佛教故事、传奇人物雕制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山陕甘会馆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历史背景】

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距今已有200多年。明末的崇祯十五年,黄河水患,汴城被淹,直到清初,开封城仍是废墟一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乾隆年间,开封日渐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纷至沓来。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山陕甘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居开封的商人集资修建的。旧称山陕会馆,清光绪末年改今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商贾聚会的会馆放在关帝庙,其意深矣!看来这三省的商家也都是认可这其中的意思的。

 

【旅游趣事】:

郑州的黄家包子馆就在汽配城门口,托经销商的福,在这儿都吃过好几次了。这次再到开封,打算到黄家包子的总店“品鉴”一番。从天波杨府出来,打车就到了黄家包子总店门口。这时是十一点刚过,走进店门,也没人搭理我,走到柜台前,里面根本没人。我这是因公出差,吃饭前得确认有没有发票,在店堂里溜达一圈,还是没人。一生气,不吃了!转身走了出去。走了几步,往马路对面一看,嘿!山陕甘会馆!咱先这儿吧!吃饭不着急 --- 开封好歹是地级市,我还就不信了,吃饭找不到个有发票的地方?

 

  

 

 

北京  延庆寺
(2015. 11. 10)


已难鸣钟鼓

再难闻佛音

恍惚昔日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景点介绍】:

延庆寺位于海淀区万寿寺(中国艺术博物馆)以东。现在能看出模样的建筑仅有山门。佛殿庙宇、禅舍旁屋,早已面目全非,一派衰落。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历史背景】:

延庆寺,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当年也是小有名气的。皇帝从紫禁城到颐和园,在此下舟上香时,或帝后游昆明湖途中在此休息时,延庆寺则是一般官员和服侍人员用膳和小憩之地。同时,它还是长河两岸民间庙会的热闹场所。相传延庆寺初建时也曾划为万寿寺的一部分,具体是初建时就已隔开而建,还是哪个年代一分为二而另被朝廷批复单立门户,现在已没有人能说清楚。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不说其现状,就说当初,“肩并肩”地建俩佛寺,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旅游趣事】:

从万寿寺出来,沿着御河往东走,走出没两步,就看见路边一座残破的大门。那样式一看,也是座寺庙。从侧门居然还能进到院子内。院内房屋也能依稀看出寺庙殿宇的样子。只可惜,也就是个样子而已,现在那些房子已经成了民居。

 

 

河北承德  普乐寺

(1999. 10)

 

经略西域久,

刀枪伴怀柔。

寺庙行宫伴,

只盼战火休。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景点介绍

普乐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坐东面西,居溥仁寺东北,与安远庙南北相峙,正面隔河遥对永佑寺舍利塔,中轴线隔山宜指磬锤峰。该寺东西长195米,南北宽93米,占地2.4公顷。

后剪发,上益不怿......自是遂不复立皇后---清朝五十三(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历史背景】

普乐寺俗称圆亭子,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当时,清朝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使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左、右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东西布鲁特(柯尔克孜族),从此摆脱了准噶尔叛乱势力的压榨和欺凌。不久清军又粉碎了“回部”霍集占兄弟的暴乱,使西北疆更趋隐定。至此,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不断派代表到山庄朝觐,奉表贡物,接受封赏,并经常伴随乾隆围场行猎。为了表示对西北各民族宗教信印的尊重,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乾隆遂决定修建这座庙宇,敕赐“普乐寺”,即天下统一,普天同乐的意思。普乐寺的修建,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征。1949年后,经过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护和崇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哈萨克、柯尔克孜这些民族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啊,倒是被消灭的准噶尔部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这庙到底是修给谁看的啊?

 

【旅游趣事】:

    上一次来承德是在大半年前,逛过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中最主要的两家,这次再来承德的计划是外八庙剩下的几个。一天之内,出这门进那门,看完喇嘛看和尚,也有点晕了。到这家庙里,看着既有汉式建筑,也有藏式建筑,真搞不清楚这儿是和尚当家还是喇嘛做主了。还是老原则 --- 糊涂庙、糊涂神、糊涂逛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