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集占首级悬示通衢---清朝五十一(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标签:
徐州乾隆行宫北京北海公园西天梵境北京和嘉公主府建筑遗北京循郡王府(外观) |
分类: 第八轮 |
江苏徐州
(2013. 09. 12)
捣练子
皇圣驾,下江南,一半职责一半闲。
安定江山心所愿,更游美景赛神仙。
【景点介绍】:
徐州乾隆行宫,又名云龙山行宫,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北麓,原是清乾隆皇帝南巡在徐州食宿休息和从事政治活动的临时场所,现归徐州博物馆管辖,是徐州市难得的一处文物风景区。东侧碑园为一组小桥流水、清幽典雅的古代园林式建筑。宫殿巍峨、翠竹掩映、曲径回廊、墨香浮动。
【历史背景】:
徐州乾隆行宫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当年,乾隆皇帝南巡,第一次经过徐州,地方官吏为他在云龙山下营造了这座行宫。最初,行宫的建筑规模很大,北靠土山,南抵云龙山下,东至御桥,西达今中山南路。行宫建好后,乾隆皇帝非常满意,来徐州的四次里,除第三次来徐州外,其余三次都住在这座行宫。他还亲笔题写了两幅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想见当年行宫秀丽宜人的景色。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乾隆第三次南巡返回时经过徐州,有诗云:“两日云龙驻,四番来往经。”虽然这位游山水成性,嗜园林有癖的皇帝见过无数名山佳水,见多识广,但对徐州的这座行宫仍然极其喜爱。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无论是当年乾隆沿运河下江南,还是今天乘坐高铁从北京往上海,徐州都是个关键“结点”,不但其位置差不多在这条线的中点上,而且也差不多在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上。
【旅游趣事】:
午饭就在沛县对付了几口,坐车回到徐州城里,感觉体力又恢复了,就直接奔了乾隆行宫,没想到这儿连着徐州博物馆。说实在的,乾隆行宫没什么更多可瞧的,只有几座仿古建筑。倒是徐州博物馆,可看的东西不少。更何况正下着雨,正好在这儿避一会儿。
北京
(2018. 10. 10)
远平回疆乱
近有佛音幽
江山似定
【景点介绍】:
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坐落于北海公园北岸,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镜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隔海贯成一线,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
西天梵境(大西天)坐北朝南,前有四柱七楼琉璃牌坊一座,南临太液池。南向额题为“华藏界”,北向额题为“须弥春”。山门为歇山黑琉璃黄剪边顶仿木结构券门,为三座,门之间有琉璃墙,中间门额为“西天梵境”。后为天王殿五间,歇山调大脊,绿琉璃瓦黄剪边顶,殿内左右立四大金刚。天王殿后为大慈真如殿,建于明万历时,殿五间,为重檐庑殿顶,黑琉璃瓦黄剪边,该殿全部为楠木建成。
【历史背景】:
西天梵境,明代时为经厂,又为西天禅林喇嘛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扩建后,改名西天梵境。1980年经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1759年是清王朝平定回疆叛乱的一年,不知此时建寺,是否有祈求江山永静的意思?
【旅游趣事】:
北京
(2022. 04. 06)
难享本门王者运
却铺他支富贵途
冤枉人生
【景点介绍】:
循郡王府位于东城区国子监南方家胡同内。坐北朝南,原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正院在西(15号),正门临街,街南有照壁一座。门内正堂五间巳被拆除,后院尚行正房和配房。东西跨院几乎无存。东跨院原规模较大,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现花园内仅留几株古树和积石。再东为一组完整院落(13号),庭院宽敞,房屋整齐,是在原址上重新改建的 。
【历史背景】:
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未成年亡故,由贝勒追封循郡王。永璋无子,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始过继成亲王永瑆第二子绵懿为嗣子。乾隆五十二年(1787午),绵懿始袭贝勒。此府形制,当是绵懿定为循郡王嗣子后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的。此后绵懿后嗣均居住于此,直至清末。东院现为外交部宿舍,西院为东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1984年此干王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哥们儿临死的时候,乾隆爷才给封了个王爷,不会是给其它更喜欢儿子的后代铺“富贵路”呢吧?
【旅游趣事】:
找到地方不难,可看见的是大门紧闭。登上台阶,扒着门缝往里看,也看不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