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外省大吏无一不欺朕者,不可不惩一儆百”---清朝四十七(乾隆九年)

标签:
朝阳关帝庙北京黄叶村曹雪芹纪念西宁湟源丹噶尔古城厅北京丰泰庵(外观) |
分类: 第八轮 |
辽宁朝阳
(2019. 06. 23)
忠 不分满蒙汉
义 无论儒道佛
共认人杰
【景点介绍】:
关帝庙位于朝阳市营州路东段北侧,是朝阳市内唯一保存的礼制性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庙中主体建筑有戏楼、棂星门、牌楼、神马殿、仪仗殿、关帝殿、药王殿、财神殿、东西配殿等。
【历史背景】:
关帝庙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山西会在朝阳东塔的塔基右侧修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供奉关帝的场所,是分儒、佛、道三家的,从修建人看,此处当时应该是个会馆类建筑。可分明在正殿侧面又有个“大雄宝殿”,这究竟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旅游趣事】:
北京
(2016. 06. 03)
低矮草屋 居文学巨匠
寻常山村 育世界名篇
梦里红楼
【景点介绍】:
曹雪芹纪念馆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馆舍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历史背景】:
曹雪芹(1725—1763),名霑,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芹溪处士,中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叔父曹頫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回到香山正白旗祖居。曹雪芹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青海西宁
(2014. 04. 22)
边地居汉夷,
贸易人聚集。
设官理诸事,
只愿争端熄。
【景点介绍】:
丹噶尔厅署位于古城内仁记商行对面,是清代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机构。占地面积为5500平方米。现修复的丹噶尔厅署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大堂及六房,后院有议事堂等。
【历史背景】:
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往来交易之所,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以高台县议裁主簿移驻,并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座古城的形成还真有点意思:“外贸”形成集镇,然后设官、聚神,最后官方才给城市定个“编制”。
【旅游趣事】:
厅署也在主街上,是个开着门的景点。一直琢磨着,这“厅”是现代政府体系的编制啊?在清代是个什么级别的机构呢?进门一看,大唐与内地衙门差别不大。可二堂的感觉就明显不一样了:感觉就是个仿古又想“偷工减料”的建筑,二堂内的摆设更像个大户人家的客厅。再往后,还有监牢和同知住室,感觉上也是“现代了点”。一圈转下来,脑子里的疑问不但没解决,反而更强了。
北京
(2022. 03. 29)
犹见山门独立
难闻佛音悠扬
依稀古貌
【景点介绍】:
丰泰庵为小型佛庵,在后海南沿36号。为西城区三普普查登记项目。庵坐南朝北,前临什刹海后海。依次有山门三间,正殿三间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共有殿房十九间。现基本保持原建格局,为民居。
【历史背景】:
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后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天下庙门朝南开”,寺庙一般是坐北朝南的,可这是在水边,还是在水南岸,没办法,建庙也只能因地制宜了。
【旅游趣事】:
来这儿是奔着一处“市保”--- 鉴园来的,走到地方,呈现在眼前的是灰色高墙高耸。正巧有个老头从旁边一座小院里出来,特意确认了一下,这高墙内就是鉴园。绕到大门前,更疑惑了 --- 灰色大铁门,瞅着像车库门,至于里面的景象,是一丝痕迹也看不出。还不死心,顺着高墙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了丰泰庵的山门,好歹是“老物件”的模样,拿出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吃不上饭,糖也能解饿啊!转身往回走,又碰上一个当地居民,就问了问鉴园里现在是什么情况。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是前“政要”的家属在居住,那咱还惦记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