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著禁锢......加浙江巡抚李卫为总督---清朝三十五(五年、六年)

标签:
杭州西湖呼和浩特五塔寺安庆探花第(回族历史北京宣仁庙南京红楼艺文苑 |
分类: 第八轮 |
浙江杭州
(2006.
出仕本非科举途,
摊丁入亩费踌躇。
虽有粗率狂纵评,
无妨惠民见史书。
【景点介绍】: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并被世人赋予“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中国首批、极少数免费对外开放的国家重点5A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湖凭借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所蕴育出的特有江南风韵和大量杰出的文化景观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同时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历史背景】:
雍正年间,西湖面积尚有7.54平方公里,但葑滩20多公顷,经过大规模的疏浚后,面积广及现在的西山路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乌龟潭、赤山埠一带。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用银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二两,开浚西湖湖道,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茅家埠筑石堰各一座,用以蓄泄沙水入湖。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这两个多小时一直沿着西湖岸边溜达,天色在逐渐变暗,等从花港观鱼出来,更是陡然变黑。抬手看看表,才四点多一点,杭州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天黑啊!游船码头就在眼前,正好觉得累了,干脆买了张船票,打算来个“游湖”。船是往“三潭映月”方向开的,眼瞅着那三个“香炉爪儿”越来越近,可天也越来越黑。船没靠岸,在距离“香炉爪儿”几米远的地方绕了个圈,就掉头回返了。回到登船的码头,雨可越下越大了,没法继续溜达了,就打了个车回了酒店。想想也行 --- 一下午游了西湖三面。
内蒙古呼和浩特
(2007.
天有日月星辰行,
其间规律几人明。
喇嘛亦来探究竟,
谁说寺庙只念经。
【景点介绍】: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喇嘛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觉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逊色。塔后嵌有三副石刻画,分别为“须纱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蒙语“天文图”。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通高16.5米,塔顶是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
【历史背景】:
五塔原为喇嘛召庙慈灯寺内的一座重要建筑,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后来慈灯寺败落,寺宇塌毁,唯遗五塔巍然独立。因五塔凌云挺秀,很远处都能望见,让人们认为塔下仍存一寺,因此数百年来由五塔苦撑着寺的门面,后来人们就称五塔为“五塔寺”。1977年国家拨专款对五塔进行修葺,开始建立资料档案。1982年成立五塔文物保管所,树立了保护标志。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五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从昭君墓打车回到城里,看时间还够,就直接来到了五塔寺门口。五塔寺瞅上去样子别致,绕着圈拍照。这个时候是下午四点多,迎着阳光和顺着阳光拍出来的五塔差别很大。拍了几张照片,走到五塔后面的佛殿中一看佛像的方向,才知道敢情五塔是在佛殿后面的,闹半天我是“走后门”进的庙宇啊!
安徽安庆
(2019. 10.
18)
探花中第家名旺
天子赐匾族业兴
尚武精神
【景点介绍】:
探花第,坐落在安庆市区南关清真寺街,西是清真寺,东是安庆活塞环厂以及街市民居,北依登云坡,南对大江。探花第历经劫难,今存两进,仍不失古风旧韵。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占地利之便,结构纯为明代砖木
【历史背景】:
探花第,始建于明朝初年。安庆马氏始祖调任当时安庆卫左所正千户之职时而建,初为马氏家宅,马哈直子孙马义弱冠后,袭父马麟安庆卫左指挥之职。后,马义又以军功而累迁广西总兵,世袭骠骑将军。到明成化二年(1466),戎马一生的马义请旨荣归安庆。时马氏宗族繁衍散布各处,独安庆城南水关最盛。为使宗族有个公众会商、处理是非曲直之所,他在主持修建清真堂之际,遂将马氏家宅改建为公用清真敦悦堂,一为族人礼拜祈祷之殿,一为族人会处纠纷之所。到马氏八代孙马大用高中武探花(清雍正五年1727年)之后,始把雍正皇帝所赐的“探花及第”匾额送到安庆,悬挂在清真敦悦堂大门上,从此,清真敦悦堂遂俗称为探花第,由此而成为名闻遐迩的名居大宅,成为安庆城南马氏宗族的荣耀象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明代此家族在此立住了脚,到清代又出了个探花,还得到天子赐匾,用现代的话讲,这个家族是“再度辉煌”啊!况且,这探花还是武探花,这也算家族传承啊!
【旅游趣事】:
在我的旅游计划上是“回族历史文化陈列馆”,而百度地图上是“探花第”,等到地方才知道这是同一处。陈列馆不大,只有一个看馆的老头。他拎着钥匙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倒是没有像背书一样给我介绍。这倒也好,咱“走哪儿说哪儿”,一边走一边和他就着展示内容聊天,这也使得我对安庆回族有了更多了解。其中,最新鲜的是得知安庆回族里有姓“端木”的,这可是子贡的姓氏啊!据老头介绍,明朝“靖难之役”时,一位姓端木的建文臣子在此得到了清真寺的帮助,而躲过了朱棣的追杀,从此就改信了伊斯兰教。在此处,边走边聊,足足花了近半个小时,才和老头告辞而去。
北京
(2015. 10. 30)
诸神皆拜 祈风调雨顺
众仙显灵 佑国泰民安
人君愿望
【景点介绍】:
宣仁庙位于东城北池子大街2、4号。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俗称风神庙。该庙街门坐东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及后殿。其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山门前是一道一字影壁墙,山门三间,山门上方嵌有石刻匾额“敕建宣仁庙”,山门两侧砌着八字影壁;穿过山门,东西两侧,坐落着钟、鼓各一座楼亭,二门三间;再步入,前殿三间,后殿五间,后殿两旁为耳房,殿堂两侧为住持房——其营建规制为道庙。
【历史背景】:
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以祀风神。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其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赐号(应时显佑),庙曰"宣仁"。庙内有清世宗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匾额。前殿祀风伯,后殿祀八风神。它与位于其南、并排而坐的凝和庙(俗称云神庙),与位于紫禁城西侧、北长街大街路西的昭显庙(俗称雷神庙),与位于中南海紫光阁北面的时应宫(现已无存,宫内供奉龙神),合并为清代皇城祈雨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江苏南京
(2014. 09. 10)
潇湘神
织造官,织造官,祖孙三代手通天。
富贵却成儿辈债,民间方晓世艰难。
【景点介绍】:
“悼红轩”主曹雪芹从小在“秦淮繁华”的金陵长大,过着“温柔富贵”的公子生活,晚年结庐北京西郊,以对自己童年生活难以忘怀的追忆,写出了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为了纪念《红楼梦》与古金陵的这段历史因缘,中山陵园管理局遂于1997年春在风景秀丽的钟山脚下,建成了以如诗如画的实物场景、反映《红楼梦》艺术风格的现代造型艺术馆——红楼艺文苑。苑之入口处是一座四楹三门的石牌坊。进入牌坊,一块光溜得体的巨型鹅卵石竖立眼前。石头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个篆字,后背复有“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的刻文。游人至此,不无遐想,这莫非就是女娲补天时遗弃在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
【历史背景】: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家无三代盛 --- 书中的贾家和书外的曹家都是如此。也甭替曹雪芹委屈,没经受生活的磨难,怎么会感受当初的奢华,又怎么能写出传世名作。
【旅游趣事】:
“明孝陵景区”的概念可比“明孝陵”大多了,先在景区里逛了个“孙权纪念馆”,往前走了一段,“红楼艺文苑”出现在眼前。看到“红楼”二字,倒是也联想到了《红楼梦》,还以为是依照小说建的园林。进来溜达了一圈,又觉得园子小了些,比北京的大观园可差远了去了。主要目标是朱元璋的墓,没工夫在这儿多想,就接着往前走,回来一查,才知道是纪念曹雪芹少年时在金陵的这段生活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