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明朝九十九(弘光)

标签:
扬州史可法纪念馆南京李香君故居商丘壮悔堂 |
分类: 第八轮 |
江苏扬州
(2014. 09.
12)
虞美人
失国之恨同谁了,虏重流贼少。
江南又立故国朝,依旧昏君奸佞位权高。
孤城悍将虽然在,可愿江山改?
一国两府自相争,当恤万千百姓众苍生。
【景点介绍】:
史可法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街24号,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同治九年重建。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朱德委员长为本馆题写了馆牌。南临古城河,梅花岭畔。占地6000多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可法祠墓所在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可法纪念馆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同治九年重建。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朱德委员长为本馆题写了馆牌。
【历史背景】:
史可法是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弘光元年(1645年),史可法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 清摄政王多尔衮,以数万人马进攻扬州,多次劝降,史可法不应,终因寡不敌终,扬州失守。自刎未成被俘,不屈就义,时年仅四十四岁。扬州城破后,史可法就义已十二天,由于当时天气较热,尸体腐烂不能辨认。次年,史可法义子史德威葬史可法衣冠冢于扬州梅花岭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追谥“忠正”。因此牌坊上题额为“史忠正公墓”。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江苏南京
(2014. 09. 09)
玉楼春
艳旗高挂勾栏院,公子风流心惦念。
本当才子伴佳人,无奈却逢天下乱。
痴心血溅桃花扇,马乱兵慌郎怎见。
归德相聚竟难长,玉殒香消千古怨。
【景点介绍】:
香君故居位于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夫子庙钞库街38号,被列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三进两院式宅院。全院尽现书法、绘画、楹联、篆刻、假山、塑像和园林小景、石刻砖雕、壁画挂灯等艺术精品,供游人观赏。
【历史背景】:
李香君,(1624—1653),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苏州人。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她与南明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一见倾心,至死相爱。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自侯方域去后,李香君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做妾。李香君坚决不从,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侯方域回到归德后,即将李香君接回,住在翡翠楼上。因出身低贱,香君被赶到距城7公里的侯氏庄园(今李姬园)居住。李香君因被歧视,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终于含恨而死。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河南商丘
(2014.
祖父夺官恨未消,
国难尚在秦淮嫖。
天下安定清一统,
反悔科举效新朝?
【景点介绍】:
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壮悔堂前20米处有五间过厅,建筑风格与壮悔堂相同。
【历史背景】:
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号雪花,商丘人,清初诗文大家。祖父侯执蒲为明朝太常侍卿,父侯恂为明末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为明南京国子监祭酒。候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步的东林党首领,与魏忠贤的阉党势不两立。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与魏忠贤的余党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秦淮名妓李香君对侯方域倾心相爱,并支持他揭露和抨击阉党。明朝灭亡后,三十五岁的侯方城回到归德老家。顺治八年,侯方域应河南乡试未中。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很不已,发誓终生不仕。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侯方域“悔”的逻辑,很让人难以理解。是后悔不该表现出为新朝效力的愿望,还是后悔早知道自己水平不济,就不参加科举考试了?
【旅游趣事】:
沿着古城中心大街一路往北溜达,到一个小路口,往东一拐就是壮悔堂。壮悔堂在路南,而路北对面的大门牌匾上,赫然写着“侯宅”二字。宅子分南北,可门票不分南北,也许正因为是收票景点,里面几乎没人,与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了鲜明对比。逛完南宅逛北宅,前后差不多花了小半小时。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