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明朝九十七(崇祯十六年、十七年)

标签:
保定英烈祠北京昌平西关李自成像北京明思陵 |
分类: 第八轮 |
北京
(2021. 03. 04)
虏贼忧患几将相
生死伴随一宦官
何冤何叹
【景点介绍】:
明思陵简称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现在的明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古陵残碑,松涛阵阵,仍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颇引人入胜。
【历史背景】:
明思宗崇祯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朝最后一位皇帝,1628年8月24日即位,1644年3月17日,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崇祯帝在绝望中于紫禁城后景山自缢身亡,葬于思陵。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自明亡以来,一直有人为崇祯帝哀叹,这大致缘于崇祯帝的所谓“勤政”,用俗话讲“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个标准,要求一般人还凑合,可要求一个帝王就太不靠谱了 --- 因其每个决策都事关成千上万人的生死。相比崇祯帝的祖父、兄长,万历帝和天启帝这两位受诟病最多的明朝帝王,崇祯帝才更是名副其实的昏君 --- 人家那两位,不知道干什么,至少是不干或者是找别人干,而崇祯帝是自己不懂,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从管理学角度讲,对一个组织领导者而言,这种性格才是最致命的。
【旅游趣事】:
两年前,花了两天的时间,游遍了十三陵中的十二个,唯独差一个思陵未去,总觉得事情没能“圆满”而留在心里是个事儿。这随后,又赶上疫情,不敢乱跑了。好容易“消停”点儿了,心里也就又“活分”了起来。思陵所处的位置比较麻烦,四面从哪面过去,都得走上几公里,虽然有公交车,但那是区县公交,天知道多长时间一趟,赶得上赶不上只能凭运气。果然,下了地铁以后,一路往北溜达了半个小时,没见一辆公交从身后过来,迎面也仅仅过来一辆。思陵不难找,不出意外地大门紧闭,在南墙外拍了几张照片后,走到了防盗铁门前。刚往那儿一站,就听见了门的响动儿,随即就出来个保安。看有人出来,就和他商量,能不能打开门,让我从外面往里遥望一下。谁知这哥们儿跟脑袋上顶个复读机一样,前后就一句话“上级规定不能进,请理解!”这一下,可招出我一堆“闲篇儿” ,冲着保安就数叨开了“我要是真说进去,那是难为你,这从外面看看,犯着哪条了?理解?你怎么不能理解理解我啊?我又没带着家伙什,你还怕我刨坟掘墓怎么的?再说了,真要有这心这胆儿,也不惦记崇祯的坟啊!......”说归说,可这哥们儿的“复读机”依旧电量十足。没办法,只能悻悻而去,又花了半个小时,才走回到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