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2025-02-08 07:03:13)
标签:

无锡东林书院

北京田义墓

北京宣武门教堂

分类: 第八轮

江苏无锡  东林书院

(2017. 11. 18)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能怎样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又如何

竖儒渊薮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景点介绍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1956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历史背景】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办书院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是要培养一批道德高尚之人,还是要培养一批真正能为朝廷、社会做实事的人。如目的为前者,那培养出的人很容易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不能见容于当时社会也就很正常了。

最近读了好几部穿越到明末的小说,穿越小说肯定不是历史,但特别反映今人对某段历史的看法。在这几部小说里,别的人物形象有与历史形象一致的,也有相反的,甚至魏忠贤、吴三桂这样的人物都有人“说好话”。但唯独东林党人无一例外在这些小说里都成了“反面人物”,用句北京口头俗语“您瞧这人缘儿混的!”究其原因,在讲求实干的今人眼里,那些在眼前指手画脚之辈是着实令人讨厌的!

 

【旅游趣事】:

    早晨七点出门,这会儿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从鼋头渚回到市中心,感觉还有些体力,就决定再逛俩市区的景点。公交车刚好到这附近,下车过了马路就见到了书院外墙,可门在哪儿呢?顺着围墙,转出了半圈,才找到入口。身心俱疲的时候逛这类景点,是真没心思细细体会古人的精神境界了。半小时“捋”了一遍,出门,往酒店方向溜达。

 

 

北京  田义墓

(2015. 11. 04)

 

生前为显宦

死后有殊荣

毕竟阉竖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景点介绍

田义墓在法海寺西南500米处,是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义墓由墓园展区、宦官文化陈列室和田野石刻展区三大部分组成。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历史背景】

宦官田义,号渭川,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九岁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皇帝见其办事恭谨,练达老成,赐其蟒衣玉带,以示嘉奖。万历十一年,南京盐贼四起,民不聊生。万历皇帝派田义到南京,委以南京守备之职,缉拿盗贼。田义在南京六年,忠实执行旨意并完成了任务,回京后,田义先后掌司苑局,巾帽局,司礼监印,同时兼掌酒,醋,麦局印,并御赐上方剑,许在禁地乘马。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恩遇。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72岁高龄的田义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因病去世,万历皇帝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安排安葬事宜。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史上,太监这个群体中确实好人少。为什么呢?人做事为自己、为子孙很正常,而太监没有子孙,他们做事究竟为什么就很难说了。

 

【旅游趣事】:

    模式口大街上的几个景点中,田义墓在最西边。沿着大街往西走,街道虽然没有变窄,但却越来越热闹 --- 两边的店铺越来越多,甚至路中间也摆上了摊儿。别看都在北京,这儿卖的东西和城里、城东还是多少有点不一样。这条街快走到头儿的时候,也就到了田义墓。这儿还有一块招牌 --- 太监文化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很新鲜。前前后后转了近一个小时,就离开了

 

 

北京  宣武门教堂

(2015. 11. 18)

 

九万里奔波 遍讲心中的世界

三十年辗转 尽传上帝之福音

西学东渐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景点介绍

南堂宣武门教堂坐落于前门西大街141号,现在是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在北京它是一座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天主堂。

武门天主堂共有三进院落,大门为中式建筑占据了教堂的第一进院落,其后的东跨院为教堂的主体建筑,西跨院为起居住房。教堂主体建筑为砖结构,面向南方,正面的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三个宏威的砖雕拱门并列,将整个建筑立面装点得豪华而庄严,整个建筑里面磨砖对缝,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教堂建筑的室内空间运用了穹顶设计,两侧配以五彩的玫瑰花窗,整体气氛庄严肃穆。

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明朝七十九(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历史背景】

万历33年(1605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新建的大教堂“牖器饰,如其国制,内建亭池台榭,式仿西洋,极其工巧,堂前有大理古牌楼一座,署有上赐‘钦宗天道’四金字。”顺治皇帝对汤若望和宣武门天主堂非常关注,曾24次亲临南堂,并赐有御制“通微佳境”匾,由此可见南堂在当时的政治地位。汤若望建成的南堂设施齐全,除了一般的宗教建筑之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科学设施,为西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事易时移,这个时候来中国的外国人,已经不再如隋唐之际是来求学,而更多地是来讲学的了。

 

【旅游趣事】:

    反正去琉璃厂西口要在宣武门下地铁,那就索性从北出口出来,到这座教堂看一看。进了大门,看教堂门口还真热闹 --- 一帮人正在焊铁架子。从侧门进去一看,里面也有施工的。估计是咱与上帝没这缘分,也甭往里多溜达了。又到旁边花园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