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2025-01-22 07:35:50)
标签:

荆州张居正故居与墓园

长治观音堂

澳门大三巴牌坊

呼和浩特乌素图召

大同帝君庙

分类: 第八轮

湖北荆州  张居正故居与墓园

(2014. 11. 18)

 

浪淘沙

 

科举少成名,起自江陵。

二十年后掌大明。

大漠雄关燃战火,大义息兵。

治吏考成行,鳞册地清。

一条鞭法库银盈。

天下已然趋乱世,独木难擎。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景点介绍

张居正故居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后由荆州市重建张居正故居,并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景点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张居正墓区位于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占地15 亩。墓地原有的石人、石马、石龟、石狮等大多在“文革”期间损毁。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历史背景】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1582年(万历十年)7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生前身后的两种截然不同待遇,令人叹息、深思。在明朝这样一个君权高度集中的时代,你可以把皇上当学生,而不能把皇上当孩子。把皇上当学生,你是辅佐、是教导;而把皇上当孩子,那就是揽权。按“天地君亲师”的顺序,是先有君臣义,再有师生情。把这个关系搞错了,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旅游趣事】:

    下了长途车看时间还早,就直接打车去了张居正故居,这是在荆州游览计划中排在第一的景点,能够当天“赶”出来,第二天的时间就宽裕一点。所幸这个景点就在东门里,而预订的酒店在东门外的主街上。就这样,逛完了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逛完了古城内的其它景点,打车回酒店的时候,路过一片古建筑。和司机一打听,才知道是张居正墓园。这个地方离酒店很近,于是决定下午逛完计划内的章华寺和万寿塔,再来这儿看看。所幸的是,逛这俩景点都没有费什么周折。

 

 

山西长治  观音堂

(2018. 05. 13)

 

村小寺庙静

殿秀雕塑精

传世佳作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景点介绍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西北郊5公里处的梁家庄。它是一座明代建筑的庙堂。观音堂座东向西,现存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香亭、观音殿。钟鼓楼位居山门两侧,左右配殿对峙,院内的一株古桧柏,已有千年历史,挺拔茂盛,郁郁葱葱。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现存约五百尊塑像 ,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可谓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历史背景】

观音堂创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是长治市内保存较好的一处寺院。据载:万历九年(公元1581),潞安府长治县太平乡衡漳都二里梁家庄农民梁水禄,因家中贫困准于为生,只得将自己赖以生存的十二亩土地卖掉,得二千五百钱。乡邻常朝润买了这块地。乡人集资于万历十年动工修建了这座观音堂。观音殿门楣之上,悬挂着刻有“观音堂”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为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诰封兵部侍郎郜钦所题,保存至今,实为可贵。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国内各处的观音堂不少见,可一个村中的观音堂中有如此精美雕塑的,实不多见。看来这个村中的老百姓对自己的信仰,还真够“下本儿”的。

 

【旅游趣事】:

    在地图上查询“观音堂”,长治地区能查到好几个,几经确认,才大致有80%的把握这就是要去那座以彩塑出名的明代寺院。乘坐3路公交可以到达寺附近,可这站名真不吉利 --- 劳改农场。刚巧这趟公交车是人工售票,弄得我都不敢大声和售票员说我去哪儿。下车以后,走出一里多地,才在一片拆迁的废墟中见到这种保存完好的寺院。庙不大,可还要票呢!买吧,要不也对不起自己走了这么半天啊

 

 

澳门  大三巴牌坊

(2007. 12. 06)

 

地球彼端出西葡,

时代曙光在此出。

跨海泛洋至华夏,

基督文明始东输。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景点介绍

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Paul),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为1580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此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历史背景】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1583,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在这里改绘世界地图为《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送给了中国地方政府。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西药在这里开始流入华厦大地。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引入中国,医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大三巴附近的圣保禄学院,是东亚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实施西方教育的同时,还在这里对即将进入东方的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一种迥然不同的经营模式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值得认真研究。

 

【旅游趣事】:

估计公司也觉得“差点意思”了 --- 大老远的把所有客户“拘”到澳门来开这么个年会。破天荒地组织所有客户游览半天,吃完早饭,几十口子人就被拉到了“大三巴牌坊”--- 这儿当然是澳门旅游的第一景点。一下车,那场面足以让人小小地“震撼”一下 --- 满眼都是人脑袋啊!一拨儿接一拨儿的人,“前仆后继”地排在牌坊前照合影,这一下子就打消了我们也排合照的打算,干脆约了个时间就开始自由活动了。后面还有个宗教艺术博物馆,展品应该是不错的,但对于咱这样“任嘛儿不信”的人来说,那些绝对是对“歪理邪说”的证明,本来也没心思细看,再加上被人群推拥着,很快就出来了。看看离上车还有点时间,干脆几个人找了个犄角旮旯抽烟去了。

 

 

内蒙古呼和浩特  乌素图召

(2007. 03. 20)

 

硝烟散尽榷场开,

佛寺立起白骨埋。

惜哉和平未持久,

烽火又从东边来。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景点介绍

  乌素图,是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该召坐落在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乌素图村西沟口的台地上,距市区西北13公里处。以村名命名召名为乌素图。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广寿寺、罗汉寺五个寺院组成,乌素图召是其总名称。五座寺院都相距不远,毗邻相连,建筑宏伟壮观,别具特色。是蒙古族工匠自行设计施工建成的一座寺庙。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历史背景】

庆缘寺位居乌素图召中心,为主寺。规模最大,是乌素图召第一代活佛创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建成;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即创建二百年后),又添建殿堂,次年才由清廷命汉名为庆缘寺。法禧寺在庆缘寺的东北,其建筑别致,内外装饰华丽,是诸寺中最富有特色的一座寺院,据考证,该寺是为乌素图召第三代活佛罗布桑旺扎勒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所建。六十年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由清朝廷命汉名为法禧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冲突终于平息了,可平息之后,一方觉得高枕无忧,另一方忙着修庙,真不知道双方是怎么想的。一波冲突平息之后,赶紧要做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防一波再起。

 

【旅游趣事】:

中午睡了一小会儿,醒来就溜达出酒店,打了个车就到了乌素图召。咱也不知道这“召”在藏传佛教里是个什么“级别”--- 山门牌匾上分明写着“庆缘寺”三个汉字,当然匾额上还有三个咱不认识的蒙文字。进到寺内,一直往里走,里面还有一座殿宇上写着“法禧寺”三个字。“庆缘”、“法禧”这样的寺院名字在汉传佛教区都见过,可在这儿,似乎都是属于同一个“召”的下属单位,越看越糊涂。想找个人打听打听,可转悠半天也没碰上个人。干脆放弃了,溜达了出去。

 

 

山西大同  帝君庙

(2014. 03. 18)

 

看似战火熄,

边城作用低。

武备虽未降,

文昌树新旗。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景点介绍

大同帝君庙位于大同市城区帝君庙4号,鼓楼东南角,为明代建筑,后仅存一大殿和两偏殿,大殿为二层楼阁。1981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市委、市政府结合古都保护开发,对帝君庙进行了全面整修。修旧如旧的帝君庙占地5000平方米,故址依原貌,坐北向南,院落三进,错落有致,清幽雅静。庙门古朴庄重,前出廊,悬山顶。殿楼共嵯峨。如今的帝君庙既是一处旅游景观,也是道教协会所在地, 是大同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大同帝君庙与府文庙属同一建筑群,过去是读书人供奉祭拜的场所, 帝君庙与府文庙隔巷而对,殿楼共嵯峨。府文庙气势雄伟,帝君庙庄严凝重,两者形成互补之势,各有各的看点。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历史背景】

据《大同县志》记载,帝君庙最早建于明万历11,由巡抚贾应元建,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俗称文曲星,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中国历代科考仕子的守护神。据传农历二月初三和八月初一是文昌帝君圣诞日和修成正果之日,旧时每年的这两天官府和当地的文人学士要到帝君庙内吟诗作文,举行文昌盛会。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供奉文昌帝君,是国家在向百姓传递崇文的信号。作为北部边境地区,统治者真的希望这里的老百姓都“文”气十足么?建这个庙,恐怕是给边境那边刚刚消停点的对手看的,也或许是对那边建庙的回应。

 

【旅游趣事】:

大同这地方,根本没客户,也基本没有开发的可能。之所以来,既能做给领导看,又能自己游览一番,可谓“双赢”。转悠了一上午,中午“犒赏”了自己一顿,下午接着转。上午转的都是大同“一线”景点,下午要转的几个就没那么大名气了,西面的几个还处在工地当中,东面的几个明显是“新古建”。帝君庙和文庙门对门,可要分别买票。这本来就不是旅游季节,估计本地人也不屑于逛这种“眼看着成长”的古建筑,整个庙内就我一个人在溜达。除了门口有人收我票,里面看不到一丝生气,甚至树枝上连片枯叶都没有。说实话,这种氛围里逛庙,静谧是静谧,可总觉得脖子后面冒凉气。匆匆地转了一圈,赶紧出去了。

 

 

山东枣庄  台儿庄大夫第

(2017. 06. 13)

 

朝堂难容愿直言者

民间却传著奇书人

运河一杰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景点介绍

贾三近的旧居在台儿庄古城之中。 沿着古运河由西往东南方向走,关帝庙西南处十余米处有一座徽派建筑,这是贾三近的旧居宅院,称为大夫第。大夫第主要由过堂、二门、前厅、女佣房、正堂、主卧、副卧、闺房、藏书阁 、书房等组成。

世间已无张居正---明朝七十二(万历十年至十二年)

【历史背景】

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自此,开始宦海政治生涯。贾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兴利除弊,嫉恨贪官污吏如寇仇。明万历十二年,贾三近任光禄寺卿。不久又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条,接见吏民。改革弊政,严惩贪污,政绩卓著,受到朝廷嘉奖。万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峄县贾三近家拜为“兵部右侍郎”,贾三近以父母年高,上书辞谢。后因背疽发作,长逝于家,终年59岁。贾氏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见于贾氏谱载的仅奏疏、杂文等三十余篇。诗词、碑记等十余篇。据张远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证》一书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峄县文学家贾三近”。

在峄县有三处宅院,大夫第是他第三次辞官回乡赋闲时(15841592年间)特意为其二夫人打造的,因二夫人为安徽人,于是贾三近便将宅院建为徽派风格。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官不想当了,就回家歇些日子,写写书,用现代话讲,人家叫“会享受生活”。别一提文人辞官就联想起朝廷里的“忠奸斗争”。

 

【旅游趣事】:

由于要从古城西门进出,“大夫第”几乎位于最远处。走到这里,已经没有了西门里的喧嚣与热闹,有的只是一片类似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一丝宁静。虽然叫“大夫第”,可对于贾三近的介绍并不多,更多的是对运河畔人家生活的说明。简单地转了一圈,走到门口,借着这份宁静,抽口烟喝口水,再往前溜达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