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2024-12-30 07:10:48)
标签:

北京燕墩

鹰潭龙虎山正一观

北京杨椒山祠

兰州水车园

昆明升庵祠

分类: 第八轮

北京  燕墩
(2021. 11. 16)


镇木金火水土

安东西南北中

名至心宁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景点介绍】:

燕墩又称“烟墩”,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铁路桥南侧。燕墩是一座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台底各边长14.87米,台面长13.9米,台底至台面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墙,现已毁没。墩台西北角有石门两扇,入门后拾阶可登,历45级,通达台顶。台顶正中是一座正方形石坛,坛上立方石碑一座,高约8米。碑下部为束腰须弥座,台座四周各雕花纹五层,分别为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精雕出24尊水神像,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历史背景】:

燕墩始建于元代。据文献记载,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燕墩在元代始建时,只是一座土台,位置在大都丽正门外。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碑体南、北面分别镌刻乾隆十八年(1753),汉、满文字对照的《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皆出自乾隆手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五镇”这么一堆装神弄鬼的说法说得这么有鼻子有眼儿,怎么瞧怎么不像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整”出来的。结合另外“四镇”,感觉更像是明朝弄出来的说法。根据这个墩台的地理位置,估计是元朝出于军事目的堆了个土堆,到了明朝,失去了军事价值,于是包了砖,再弄出这么一堆神神秘秘的“说法”来。

 

【旅游趣事】:

从二环路上过来过去多少回,都远远地看见过这座墩台,可从来没近瞧过。这地方可是正儿八经的“国保”,就想着过来看看。燕墩就在地铁口旁边,周围还专门弄了个小公园。可墩台的门没开,也只能仰望一番了。

 

 

江西鹰潭  龙虎山正一观

(2018. 10. 21)

 

名成皆赖道家祖

位尊更因天子崇

圣地良机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景点介绍

正一观景区位于龙虎山仙水岩游览区的东南方。可从仙水岩乘船或乘车到蔡坊村,再过河约1公里及至。景区有炼丹池、正一观、观音壁、薛家寨等众多景点。

现在的正一观是2000年在被毁正一观原地上按宋代建筑风格新建的,占地60余亩,座东朝西,南北对称,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整个建筑群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正一神观”是龙虎山陆路八大景观之一。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历史背景】

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加封天师也好,敕建道观也罢,都是政府对这门宗教认可的态度。到底是皇帝信道,这认可的,真有“卤儿”啊!

 

【旅游趣事】:

逛完了上清古镇,天晴了,还出了太阳,心情一下子感到了轻松。通票里是包含景区内交通费用的,赶到车站,一辆车刚走。 既然下一班车要十五分钟才开,那就踏踏实实地抽颗烟吧! 抽完烟,又歇了会儿,车开了,还没等车的工夫长呢,就到了第一站 --- 正一观。车上本来人不多,在这儿下车的就我一个人。观内游人也不多,俗话说“遇高人不能交臂而失之”,在这儿“盘道”才算正地方呢!就在正殿神像前,和一个年轻的老道聊了起来,古今中外地聊了有一刻钟,弄明白了一个问题 --- 为什么好几个地方供第一代、第四代和第六十三代张天师。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咱犯不上玩儿命,可弄明白了事情,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北京  杨椒山祠

(2016. 03. 25)

 

腐儒行为 貌似铁肩担道义

书生见解 也称妙手著文章

自不觉蠢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景点介绍

杨椒山祠在北京市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是明代杨继盛的故居。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历史背景】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进士。他在做兵部员外郎时,因写了《请罢马市疏》,受贬职处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再被起用,到职不足一月,又写成《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后被严嵩投入刑部大狱,临刑前,留下名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时年40岁。死后12年,穆宗登基, 赠他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此后400多年间,一些名 入学者争相题诗作赋,称颂杨继盛的品德、风格。清乾隆 年间将他的故居松筠庵改为祠堂,正门有石刻匾额“杨椒山先生故居”,正堂内有杨继盛的塑像,他起草疏稿的书房,后来称为“谏草堂”,他弹劾严嵩的奏疏,请海盐布衣 镌石名手张受之刻石,嵌在谏草堂的壁上。张受之素敬其刚直正气,摹椒山真迹,精勒于石。谏草刻就,死于松筠庵 内。道光年间在祠之西南隅建一“谏草亭”。亭内有椒山 手植榆树一株及石碑一块。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举子,在这里聚会,由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称公车上书。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马市是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和平交换物资的一个场所,把马市罢了,和平贸易的途径给断绝了,那人家不就剩下以战争手段来交换物资了嘛!真不知道杨继盛是不是书读多了,也读傻了 --- 这种建议到底是利国,还是误国。或许是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严嵩是奸臣,可我们的历史逻辑就是“与奸臣斗争的就是好人”这么简单么?

 

【旅游趣事】:

    以我对北京胡同的熟悉程度,这个地方并不难找。在南城的胡同里转悠了一会儿就找到了,可找到了也失望了 --- 这个建筑怎么这么“惨”啊!这不就是大杂院中的一间房子嘛,要不是墙上挂着认定牌,谁会相信这里有这么多故事呢!来来回回地走了三趟,拍了两张照片就离开了。

 

 

甘肃兰州  水车园

(2007. 08. 15)

 

黄河东流不复还,

万千黎民灌溉难。

赤子南省师长技,

自此金城水浇园。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景点介绍

兰州水车园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具兰州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建成于1994年,由兰州市旅游局建造,白银市特级木工高启荣制作。水车园位于滨河中路,东邻黄河铁桥,西连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南依西湖公园。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历史背景】

兰州水车,又称天车,翻车,也称老虎车。明代以前,兰州居民生活用水靠五泉山蒙泉、惠泉及红泥沟泉水,用于灌溉的水源很少。明嘉靖五年(1526)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1891年统计)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新知识、新技术能应用于改善日常生活,这才是知识价值的最高体现。推广这些知识、技术,造福百姓的人,才是读书人的榜样。

 

【旅游趣事】:

八月的兰州虽然也热,但不像北京那样闷热,而是干热。在有阴凉的地方,秋意十足。中午在酒店里睡了一觉,醒来出门打了个车就奔了水车园。水车园不大,除了几架水车,也没什么更多可看的。作为一个学工科的,原本对于器械的工作原理还是有些兴趣的,可那几部水车就是安安静静地那么摆着,光这么看也看不出什么。于是,转悠了十来分钟就走了。

 

 

云南昆明  升庵祠

(2015. 09. 17)

 

国立谁为帝 已由父独定

君选哪个爹 何需汝多言

祸由口出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景点介绍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滨的高峣村。是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杨升庵,将其旧居“碧峣精舍”改建为祠,供奉其塑像。这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丽。祠内古木参天,楼台亭阁巍然肃立,祠堂静谧。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明朝六十二(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

【历史背景】

杨慎(1488128 —155988日),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穆宗隆庆初,赠光禄寺少卿,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故称“杨文宪”。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真不明白“大礼议”折腾的是什么,追根求源这事是因为这些文人们起草的遗诏不严谨导致的。按照逻辑,既然是文人们起草的遗诏,那就应该以嘉靖皇帝的理解为准呀!退一步讲,民间也有“一门两不绝”的做法:既然嘉靖帝是兴献王独子,那就由皇宫和兴王府给他娶两套嫔妃系统好了,两套系统的孩子分别算孝宗与兴王之后行不行啊。文人呀,只会考虑该做什么,而不会认真想怎么做。

 

【旅游趣事】:

    已经在西山转悠了大半天,真的很累了。所幸的是,西山几个主要庙宇已经都转完了。大路旁有条小岔路,路口有个木头牌,上边写着“升庵祠”三个手写字。沿着小路走下去,路越走越窄,两边的荒草却越来越高。好在路不算远,用不了十分钟,就到了升庵祠门口。整个祠堂显得有些破败,而且右边展厅里展出的内容是关于徐霞客的,左边展厅里才是关于杨升庵的。身体已经累得不允许认真欣赏两位明代名人的事迹了,只得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就从正门出去了,也就离开了西山。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