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2024-12-11 07:12:54)
标签:

铜仁东山寺

榆林戴兴寺

无锡锡惠公园二泉书院

北京石景山碧霞元君庙

潮州牌坊街

分类: 第八轮

贵州铜仁  东山寺

(2017. 04. 21)

 

边城喧嚣存信仰

小山寂静有佛音

番汉共瞻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景点介绍

东山寺位于铜仁市中心三面绝壁临江小山之上。山上木石参天,亭阁隐露。临汀碧波荡漾,渔舟唱晚。春夏秋冬,游客如云。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历史背景】

明正德十一年( 1516)始建,为明清铜仁城区十之景之首。相继建有川上亭,雷神殿,大雄宝殿、藏书楼等。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天下名山僧占多”,铜仁东山仅仅是一座非常小的山,不仅算不上“天下名山”,连贵州名山也算不上,只能说是“铜仁城内名山”。就这么一座山,上面居然也有一座佛寺。

 

【旅游趣事】:

    沿着古城主街一路往北越来越高,走到十字街口,看到向右边的路上指示着“东山寺”,就决定先转这儿,再去转别处。转过弯,还是一路向上的路,走大约两百米,就到了门口。进门就开始登山,好在山不高,但山路曲里拐弯,到山顶也看到庙了,也辨不清东西南北了。虽说“天下庙门朝南开”,但总觉得佛殿的方向不是坐北朝南。不管了,按俺家老太太的说法,咱就来个“糊涂庙,糊涂神儿”吧!

 

 

陕西榆林  戴兴寺

(2013. 10. 22)

 

游龙西巡下三边,

总兵纳女求圣欢。

飞黄腾达声威显,

寺名戴兴五百年。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景点介绍

戴兴寺位于榆林古城内东驼的山间。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整个寺庙占地 3600平方米,有五佛大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殿、孤魂殿、南北禅堂等明代建筑。其中五佛大殿为寺之主体建筑,其底层南北长164米,东西宽106米,全用巨砖砌成,枕通券洞穹窿顶,外接斗拱、檐木结构明廊;上层是砖木结构五揽大楼阁。顶复仰合青瓦,五脊六兽。大殿通高134米,殿内原供大小不等佛像数十尊,并有5尊铜铸巨型佛像,可惜已不存。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历史背景】

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宅,后台为寺,请洪济寺僧人佛济主持,始称为裁兴寺。正德十三年(1518)明武宗巡边抵榆,纳戴钦之女,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戴氏声威显赫一时。戴兴寺历经明天启、清康熙、光绪、宣统多次维修。

民国19(1930)寺僧与地方名人倡办私立戴兴寺小学为贫寒子弟供书施教。

19827月,该寺公布为榆林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戴兴寺悬于寺木门额。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关于正德皇帝“游龙戏凤”的传说,看来并不是空穴来风啊!戴钦已经做到了总兵,即使无进女之功,后边的发展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且,正史上也没有因为进女而戴氏一族权倾朝野的记录。如此看来,进女之行反而成了让别人诟病的武器。

 

【旅游趣事】:

戴兴寺不在榆林古城的主街上,拐进了东面的一条小巷后,就开始爬坡。心里不由得嘀咕:怎么在城里还有山啊?这赶上北京景山了啊!还好,坡没多高,转了俩弯就到了庙门前。寺院得格局挺规矩,氛围也很宁静。和周边环境放在一块儿,寺院得建筑显得有些突兀,仿佛是利用古建筑改造的社区服务中心。前后转了一圈,还得走回到主街上,接着往南溜达。

 

 

江苏无锡  锡惠公园二泉书院

(2017. 11. 19)

 

进为能吏扶社稷

退是良师育贤才

砥柱中流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景点介绍

二泉书院现已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从现在惠山上残存的海天石屋及听松坊书院遗址看,当时的范围很大。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历史背景】

二泉书院建于1516,据史载,时有海天亭、超然堂、点易台等十五景。邵宝在此讲学11年,教导学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宝病逝后改为祭祀他的祠堂,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修复在清朝道光年间,但面目全非。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经过官场摸爬滚打的人来当老师,教授的学问或许更带着自己的人生感悟,更具有实用性。

 

【旅游趣事】:

以我个人的学历背景,对书院这类景点是多少有些“不屑”的 --- 毕业于中国公认的最好大学,能瞧得上“民办”么!沿着惠山寺一侧的诸多祠堂走过来,从惠山寺出来,再沿另一侧往回走,第一家就是二泉书院。大概很多建筑都已挪作他用,书院并不大,只有两进院落。大概学生们只能“走读”了,这里面也不像有宿舍的样子啊!院子里有什么施工项目,一群工人在干活,也没法更细致地转悠了,走吧!

 

 

北京  石景山碧霞元君庙

(2016. 11. 04)

 

神仙出没随君主

寺庙兴衰伴权阉

佛见京西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景点介绍

位于首钢厂区内石景山上的碧霞元君庙,是石景山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它背风向阳,气势宏大,占据着石景山上中心点的位置。在这些古建筑群落中,有古井、东天门、碧霞元君祠、天空寺、元君殿、戏台、古碑等景观,还有高高在上的玉皇神祠遗址。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历史背景】

碧霞元君庙,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太监钱宁建。据《明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二年(1517)五月,上微行石经山,经玉泉亭数日乃还。石经山寺,朱宁所营建也,穷极壮丽,乃邀上幸焉。”朱宁,即建碧霞元君庙的钱宁。朱姓为明代皇帝近侍太监宠信者所赐皇帝之姓,朱宁、钱宁是一个人。从记载可见,碧霞元君庙建成后,钱宁曾“诱帝微行”,即带领皇帝来游石景山。

《日下旧闻考》引《戴斗夜谈》记载:嘉靖元年(1522)二月,皇帝派三名官员来石景山把庙拆毁,并命李默撰文叙述毁庙原因。嘉靖皇帝平毁碧霞元君庙,是因为太监钱宁把正德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无恶不作,为所欲为。所以,皇帝把钱宁处死并平毁他所建的一切庙宇。

万历年间(1573—1619),董常侍复建碧霞元君庙,虽不如钱宁所建“穷极壮丽”,但仍吸引了不少香客前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说这正德皇帝糊涂吧,还真不假 --- 好不容易把刘瑾除了,怎么又信了钱宁了呢!再说这钱宁,也明白不了哪儿去 --- 你自己盖个庙,还请皇帝来逛,这皇帝就算明白一点,第一个疑问也得是“你的钱从哪儿来的啊?”

 

【旅游趣事】:

    从地图上看到石景山区有这么一片古建筑群,一直很奇怪,那不是首钢的位置么?难道首钢里还有庙?这天闲来无事,就决定来解开这个疑问。下了公交车,看马路对面的一片烟囱厂房,虽然现在不冒烟了,但那是首钢无疑。过了马路,进了一个有人看却没人问的小门,顺着路接着往里走一段,就看见了山路。山上转了一圈回来,再回到路口,才注意到对面是“冬奥会组委”,不知道这边什么时候能让人参观。

 

 

广东潮州  牌坊街

(2016. 03. 08)

 

明清皆亡 怎能做两朝官宦者贤孙孝子

时代已新 何须为前日士大夫歌功颂德

重建无端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景点介绍

2004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动工修复潮州牌坊街,共修复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东门街2座,新增“三阳门”和“十相留声坊”2座牌坊。工程于200910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与广济桥齐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潮州透过牌坊街这条“中轴线”,逐步修复建成一个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反映潮州历史文化的人文环境、历史风貌和经济生活的文化旅游中心区,并分传统文化街区、特色产业及旅游精品街区、 民居客栈街区、小吃一条街、 娱乐休闲街区五大个功能区对外开放,是潮州旅游观光的重点景区。

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朝五十四(正德十一年、十二年)

【历史背景】

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将其‘嘉德懿行’,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故牌坊也具纪念作用。到明时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唯嘉靖时建多柱多门长牌坊”。

太平路与东门街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路段。根据史籍记载,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坊。

1951年,当时尚存的19座石牌坊因阻碍交通、废坠伤人而被悉数拆除。所幸拆除前均留下照片并对坊刻文字作了实录。拆除后部分构件由有关单位予以收藏,余散失各处,后陆续有部分构件得到回收。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牌坊,无非是炫耀本地历史上曾经出过什么大官。说实在的,五、六品的官,在当地看是不小了,其实比“芝麻官”大点有限。而且,这些官大多在外地为官,未必会给本地百姓做什么实事。这些牌坊是原装的也就罢了,既然拆了,有必要重建么?这不就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么?

 

【旅游趣事】:

    既然广济桥还没开,就决定先转古城内的景点。沿着城墙,又转回了牌坊街南口,一座一座地开始看牌坊。牌坊都是新建的,除了牌坊正中的官衔不一样,其它都大同小异。倒是路边有几座老宅有些新意,而且路边的小店中卖的当地特产也与北方不一样。于是就一下子抬头,一下子低头地走过了这条街。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