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2024-11-23 07:06:54)
标签:

昆明大德寺双塔

玉溪通海秀山清凉台

北京大慈延福宫

开封禹王台公园碧霞元

分类: 第八轮

云南昆明  大德寺双塔

(2015. 09. 18)

 

三朝同建双塔

千年皆筑一城

佛伴人行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景点介绍

大德寺双塔位于昆明华山东路,五华山东侧的祖遍山巅,今平政街大德寺内。两塔高21米,东西相距27米,均为密檐实心方塔,塔身每层四面均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嵌有碑记。全塔朴素无华,自然庄重,五百余年来,历经沧桑,依然如故。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历史背景】

大德寺双塔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形制仿西安小雁塔,位于大德寺接引殿和大雄宝殿之间. 1983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同东、西寺塔一样,是昆明古老文明的象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昆明这地方咋了,寺庙建塔总是一对儿一对儿地建。唐朝已经有一对儿了(东西寺塔),元朝又建了一对儿(妙湛寺双塔),这到了明朝,又建了一对儿。

 

【旅游趣事】:

    从圆通寺出来,问清了方向,就想着在路上找个吃饭的地方。路过几家饭馆,都感觉里面人有点多,又走过一家大学,门口“食堂外卖”几个字映入了眼睛。即使从MBA毕业算起,也有十多年没吃大学的饭了,不妨在这里再重温一次。找到食堂,换了一张十元的饭票,就去打菜。大学吃饭就是便宜:十元钱居然能吃到三荤两素,虽然每种不足一勺,凑一块儿再加上一份米饭,也足以能吃个“肚儿园”了。吃饱喝足以后,精神头儿又来了,继续往大德寺方向走去。

 

 

云南玉溪  通海秀山清凉台
(2019. 09. 08)


山高林密清凉地

钟鸣鼓响拜佛台

修心佳处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景点介绍】:

清凉台原名清凉寺,清凉台位于玉皇阁之后,清凉台建筑海云楼、千峰万壑之楼、蓬莱阁、鲁贤祠、桂香殿、武候祠、药王殿等连成一个四院三通的建筑整体。清凉台确是 古殿风生六月寒 , 寺院地势高峻,四围绿树掩映,背山面湖,凉风不断 ,是避暑对弈、品茗的佳境。台内遍悬历代名人的匾、联,不负匾山联海的盛名。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历史背景】:

清凉台始建于晚唐时期,明宪宗成化戊戌年(公元1478),普光寺僧人净宗募缘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佛家修行场所一般以“寺”为名,不知这“台”有何它意。僧人们在台上所为又与其在寺中之为有何不同。

 

【旅游趣事】:

由于是从后门进的秀山,并沿着旅游主路往前走,已经连续好几座庙了,都是后门进、前门出。这与我游览寺庙的习惯不一样,总觉得有些别扭,清凉台又是如此。清凉台每座殿宇都有个特殊的名字,只可惜时间有点紧,没工夫细细地一个一个品了,匆匆转一圈接着往前走了。

 

 

北京  大慈延福宫(外观)
(2021. 11. 25)


迎合皇家道观立

触怒天子香火熄

兴衰他定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景点介绍】:

大慈延福宫位于北京朝阳门内大街223号,南临大街,北靠东四头条。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绘,西路为主体;东路北部为庙,南部隔小胡同为一所坐东朝西的两进宅院,应是道长府;再东为狭长的空院及东墙。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历史背景】:

此庙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奉旨敕建,次年落成,名大慈延福宫,又因庙中祀天、地、水三神,故俗称为三官庙。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

民间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近逼京畿,崇祯皇帝朱由检惊恐万状,到大慈延福宫求助神灵,抽签以卜凶吉。但是连求三签,内容皆为不利。崇祯皇帝气急败坏,即发口谕:此庙永不得香火 !不久,起义军攻入京城。大明王朝覆灭的事实深深地印记在人们的头脑中,由此认为这个庙不吉利,以至香火断绝。

清顺治初年曾聚满汉子弟于此教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又重修,并规定每年元旦开庙进香,开张庙会。庙会中多为估衣摊,故庙内胡同又名估衣街。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香火断绝时的传说远比道观建立的历史要生动得多。看来这皇上也躲不开“倒霉上挂摊儿”啊!这崇祯皇帝也是,有这工夫在这儿算命打卦连带着较劲,还不如好好琢磨琢磨自己怎么往南京跑呢!

 

【旅游趣事】:

无意中在网站上发现有这么个地方,脑子却一点儿没印象。也难怪,这里周边的几处名头太大了 --- 西边是老外交部,东边是“九王府”,马路对面更是有一座“模样奇怪,身份神秘”的建筑。地方清楚,可找到跟前却并不容易。找来找去,在胡同里还真碰上几个明白人,告诉我那里正维修,不开放。不过在大路的过街天桥上能看见其模样,也只有那儿 能看见。道过谢,就跑到了那座天桥上。嘿!看得还真是清楚,不过拍照有点麻烦 --- 有棵树是怎么也躲不开。好在是冬天,要是在夏天,还真把这庙能遮个严严实实。

 

 

河南开封  禹王台公园碧霞元君祠
(2013. 11. 21)


赵宋封新人,

朱明供旧神。

举国香火盛,

只为愚万民。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景点介绍】:

碧霞元君祠是禹王台公园内的一座古老建筑,也是禹王台内古老的名胜古迹之一。位于古吹台后面,背靠蛇山。这座建筑为重梁起架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前厦有红漆木柱两根,门窗为花棂格扇。红墙灰瓦,飞檐花脊。祠内供奉着碧霞元君塑像。

“我子也,类我。”---明朝四十六(成化十一年至十九年)

【历史背景】:

碧霞元君祠修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传说鄱阳湖口有大孤山小孤山,仙化为仙女显灵,后来老百姓讹传为大姑小姑。宋真宗即位后,掀起了推崇道教高潮,都人在吹台上建起了一座二仙祠,俗称为二姑台、二姑庙,祭祀麻姑和紫姑,吹台被称为二姑台,这里也成为当时春游踏青、重九登高的观瞻之地。明朝成化十八年( 1482 ),将二姑庙改为碧霞元君祠,祭祀碧霞元君。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忌讳的,莫过于老百姓“拜活人”。宋朝皇帝好歹还弄俩子虚乌有的人封一下,到了明朝干脆抓个现成的神仙给供起来。这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对人思想的禁锢啊!当欧洲已经露出文艺复兴曙光的时候,我们这儿反而从“崇人”退到了“崇神,随后五百年的历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旅游趣事】:

辛亥革命烈士陵园没细看,往前走几步就是碧霞元君祠。来这儿的主要目标是禹王台,可这进公园以后,一直走的是平路啊!只是这么一走一看,正殿的模样稍微让我“打了个沉儿” --- 上圆下方,好像在城里也见过一处啊?这模样的建筑,应该和元朝有些联系。带着这个疑问,接着往前走。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