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2024-11-20 07:20:52)
标签:

榆林古城

北京延庆北关龙王庙

榆林镇北台

分类: 第八轮

陕西榆林  古城

(2013. 10. 22)

 

蒙元死灰燃,

屡犯大明边。

誓卫华夏土,

河畔筑城关。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榆林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2008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城内外至今仍保存有很多古迹名胜,其中以星明楼、凌霄塔最负盛名。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榆林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最初只是绥德卫的一个屯所。成化七年(公元1471)置榆林卫,成化九年(1473),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再次修筑榆林城。榆林镇原来称为延绥镇,镇治绥德。成化九年(公元1473)余子俊重修榆林城后,把镇治移驻榆林,从此以后,延绥镇才称之为榆林镇的。榆林城自成化九年之后,又经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弘治五年(公元1492)、正德十年(公元1515)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之后,才最后定形的,地方史书称这三次拓展修筑活动为“三拓榆阳”。 到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因榆林城北墙被流沙积压,遂将北城墙向西南回缩,始成今日所见榆林的样子。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西北大漠与东南沿海,原本相隔几千里,但两件事却发生在同一年 --- 就在榆林建城的一年,明王朝正式废止“下西洋”。站在当时的角度看,可能是因为朝廷经济窘迫,但从历史角度看,这是明王朝,甚至整个中国失去对外进取激情的开始。

 

【旅游趣事】:

从红石峡打车回到榆林城里,三点半刚过,就让出租车司机把车开到了鼓楼。 在榆林旅游一定得抓紧时间 --- 趁着现在领导糊涂,还能来一趟,谁知道还有没有下回呢!站在鼓楼这儿,往北看就是普通的民居胡同,往南看则是改建过的旅游仿古街。第一次来榆林,还是往南走吧。这条街道倒是也别致,走个百十多米,路当间儿就耸立着一座楼,可在哪座楼跟前儿都找不到登楼的入口。得了,真要是一座一座地登楼,既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体力,咱就顺着这么一走一看吧!等从最南边的南城楼瓮城走出来,这趟“古城之旅”也算圆满结束了。

 

 

北京  延庆北关龙王庙
(2022. 03. 24)


管水 到底该大该小?

是龙 就得能屈能伸!

神仙难为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北关龙王庙,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延庆镇北关村。是距今延庆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古建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京郊唯一高台类文物保护建筑,北关龙王庙被当地群众称为高庙,龙王庙也是当地现有重要的道教道场,所供龙神也是当地级别规格最高的神灵,五龙圣母,因其主体建筑建在一个高4米、宽19.5米、长22.4米的砖石高台上而得名。庙坐北朝南,占地437平方米,正殿三间,狐仙殿及土地殿各一间,东西配殿各三间。2007年至2009年,延庆县对北关龙王庙的山门、正殿、东西配殿、院墙、院落地面等进行整体保护。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据老辈人讲,有先有龙王庙后有延庆城的说法,始建年代不详,明朝成化九年(1473)在原址重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一个缺水的地区当龙王爷,难啊!水大了不是,水小了也不行。特别是在北京周边当龙王爷,除了“业务”上左右不是,京城里还有一位“真龙”管着呢!

 

【旅游趣事】:

对于北关龙王庙,网上的地址描述都是“延庆北关村”,但地图上都没有标注。还是用了全景地图,才确认了位置 --- 敢情离车站没多远啊!下车以后,就一路溜达了过来。庙分内外两道门,外门开着,内门却关着。扒个门缝,好歹也能看见正殿的模样。一歪头,看旁边墙上贴着看庙人电话,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 --- 就算看庙的过来,谁知道得等多长时间啊!再说了,疫情期间真来个人,先把我审一溜儿够,犯不上!于是,把手机伸进门缝,拍了张正殿照片,就转身出门下了台阶。

 

 

陕西榆林  镇北台

(2013. 10. 22)

 

长城横亘蒙汉间,

大漠之中立雄关。

庚戌变后狼烟靖,

易马款贡两结欢。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北约5公里处红山上款贡城西南角,东隔款贡城与东梁相望,北越长城为东西梁,西隔210国道连老爷庙梁,南为沙窝,地理坐标为东径109°4333.9″北纬38°2808.8,海拔高度1187米。榆溪河穿红石峡从镇北台西约1公里处流过。台周边遍植杨树、松树、柏树、柠条等植被。东200米、北400米处分别为新建队、桥头村,有居民50户约200人。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朝四十五(成化六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 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明初,延绥德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成化十年(公元1474),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军事上火器已初露峥嵘,大明还在努力修建对付金戈铁马的防御设施;世界上,资本主义的曙光已经出现在西方,而大明却还想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封闭环境里。可见,落后首先是从思想上的落后开始的。

 

【旅游趣事】:

公司新的营销政策是“开发省会城市以外经销商”,领导也没多琢磨,就把经销商的候选城市“圈定”在了每个省最边缘的地级市。像陕西,我得到的指令是要在汉中和榆林开发经销商。我心里这个乐啊 --- 去这俩城市正愁没借口呢!于是,一边申请到榆林出差,一边赶紧“做功课”--- 当然不是找潜在客户,而是赶紧查当地的旅游点和地方名吃。镇北台是榆林旅游的第一候选地,中午吃完饭,都没舍得上床歇会儿,就出门打了个车奔了镇北台。等真的一逛,实话说,有点失望:这长城整修得也忒新了 --- 五百多年历史的长城看着像五十多天前刚刚完工的。唯一能引起一丝心灵波动的是占在城头向北眺望,虽然看不到大漠,但多少有些苍凉的感觉。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