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170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2024-11-16 06:23:54)
标签:

北京房山白水兴隆寺

聊城临清清真寺

安康香溪洞

武汉龙华寺

北京报国寺

分类: 第八轮

北京  房山白水兴隆寺
(2018. 05. 25)


林隐佛像无需木

砖盖殿宇只用石

寺小而奇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景点介绍】:

白水兴隆寺,在北京房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原名兴隆寺,俗名大佛寺,现今存无梁殿和三尊石雕像。殿坐北朝南,重檐四阿顶,砖石结构,平面呈正方形,穹庐顶,中央雕龙头藻井。殿内有三尊花岗岩石站像,中为释迦佛,高5.8米。螺髻,无高肉髻;面部丰圆,两耳垂府,身着袈裟,两手持印,微露足尖,脚踏椭圆形莲座。两旁二胁侍,左阿难,右迦叶。前者双手合十,后者合撑弯指,均两耳垂肩,身着袈裟,亦踏椭圆形莲座。三尊石站像衣纹流畅,雕法古朴;但明代盈修时均覆以泥皮彩绘,今大部剥落,方显出雕像原貌,是北京较大型的石雕像。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历史背景】:

建寺年代不祥。明成化元年(1465住持净广重修,并树碑寺中,碑文为僧道深所撰。明嘉靖(1522-1566年)又修,就石佛建3间北殿,后为樵火所焚。万历四年游僧常缘途经蝎息岗,目睹山寺焚圮,石佛暴露,于是为之募缘,再建白水寺。建寺就山取石,建造无梁石阁,以安俸三尊石佛,并将石佛涂饰金粉,又于阁内绘制壁画。次建弥勒殿、禅堂、山门,山门题额“兴隆”二字。又建钟楼、库厨等,在寺后的石岗顶上树花岗岩石塔一座。万历十四年(1586年)竣工。民国以后,白水寺山门、弥勒殿、禅堂、钟楼及寺前石桥诸建筑皆倾圮,仅存石阁、石佛与岗颠的石塔。1993年,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拨专款、房山区人民政府筹集资金修复了白水寺残损的石阁顶,并重建白水寺石桥。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石佛、石殿,本身是很有特色的,怎么这座寺庙的影响一直就没起来呢?

 

【旅游趣事】:

没想到森林公园里还有座小庙,更没想到寺庙还有香火。说是寺庙,其实只有一座殿宇,殿前还搭着棚子。无论是殿宇还是佛像,看上去都有些怪怪的。也没太多想,就接着转悠了。回来一查才知道,敢情是“无梁殿”和“石佛”啊!

 

 

山东聊城  临清清真寺
(2021. 10. 18)


擅经商 聚集运河畔

崇真主 定居临清城

信仰不失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景点介绍】:

临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寺位于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此寺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甬道,牌坊门、望月楼,沐浴房,南、北讲经堂,南、北角楼,正殿,后殿,影壁,后门等殿、堂、楼、阁86间。望月楼为歇山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精巧,玲珑别致。门楣正面镶毛泽东手书“清真寺”匾额。望月楼后面悬挂两块匾额,一块书“正意诚心”,一块书“彝伦攸叙”,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人书写。

东寺,与北寺遥相呼应,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有大门、二门、穿厅,正殿、对厅、南、北讲经堂、沐浴室等组成。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历史背景】: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正是临清最兴旺的时期,临清由县治升为州治。东寺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穆斯林擅经商。有临清这么一座靠运河、设钞关的城市,怎么少的了他们的身影。

 

【旅游趣事】:

出门在外总是睡不踏实,五点钟左右就醒了,可酒店的早餐要七点半才开。一早晨的“例行公事”做完,才六点出头,干脆就溜达了出来,打算散步回去再吃早饭。这几天正赶上寒流,加上肚里没食儿,真觉得冷啊!好在桃园街寺和东寺都开着门,只有女寺是大门紧闭。这一圈转下来,回到酒店正好七点半。到餐厅一看,不是自助早餐,只有油条豆浆,连鸡蛋都“限量供应” --- 只给一个。一赌气加一努力,一口气啃了五根油条。

 

 

陕西安康  香溪洞

(2019. 05. 06)

 

相传吕祖修仙处

却是平民养生乡

幽静清新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景点介绍

香溪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城南3公里新城办事处境内。东起陈家沟西环山梁。西至西坡根山溪,南到任家沟北环山半坡茶园,北至头天门牌坊北环沟中,总面积6.6万平方米。

溪洞景区现有50多处景点和文物, 主要景点有香溪八洞、纯阳楼、玉皇阁、天梯、驾云桥、镜儿湖、凌霄亭、古钟亭、望江楼、兴贤塔、古战场、三清殿等,素有“古洞仙踪”之称。香溪洞、药王洞、三茅洞、龙王洞、文昌洞、八仙洞、慈航洞、祖师洞并称“香溪八洞”,洞中石雕泥塑道教神像多尊,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自明朝以来,香溪洞就成为陕南道教最大的活动中心。香溪洞景区四面群山环抱,翠屏相列, 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稀有珍贵古树木12种,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和银杏,还有20余种野生动物和鸟类。百亩茶园,万亩松林,景区四季常青,风景如画。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历史背景】

香溪洞相传始建于唐代,为吕洞宾修炼会仙之地。据园内碑文载,创建于明代成化初年,明万历庚子年(1600)、清雍正九年(1731)两度重修,昔称“古洞仙踪”。系安康“八景”之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说吕洞宾修仙,纯属胡扯。但把山间野洞稍微归置归置,再弄几个神像摆在那儿,山和洞便有了灵魂,也才更接近“名山”,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旅游趣事】:

    在多个网站上,香溪洞都是排在安康城内景点前列的。等到了地方,才惊奇地发现这个景点居然是不要门票的。从一进门,上山下山转悠一溜够,一直在寻找大洞 --- 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个溶洞类的景点。等从山上下来,还不死心,在山脚的旅游指导图前,一个一个地对照自己逛过的地方。对着对着,嘴里不由得叨唠了出来“洞呢?”“就那几个!”,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背后传了过来,回头一看,一个美女指着我上山前逛过的几个小洞跟我说。有美女在旁,洞的问题就可以抛到脑后了。当然,话题得从这儿开始,聊着聊着就一开一块儿逛了。等逛完景区,沿着路往城区走时,就无话不谈了。美女是因为“情感不顺”才一个人出游的,对于这种情况,咱是有“绝活”的 --- 一句“我只问自己的行为合不合法,不合法,自国家法度管我;合法,别人少说三道四!”似乎多少解开了美女的心结。于是,伴随着一个个新话题,向下一个景点走去。

 

 

湖北武汉  龙华寺

(2014. 11. 22)

 

折桂令

 

幼艰难,皇储封王。

经变夺门,再立潜皇。

大位终承,仍行父政,宦势犹强。

为母病、阉筹庙堂。

匾君题、孝道当彰。

身近君王,浩荡皇恩,远者何尝。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景点介绍

龙华寺位于中南财大(武昌校区)对面的蛇山脚下.寺院不大,但历史悠久,十分精致。寺内,梵宇琳宫,香火旺盛,环境优美,是游人焚香祈福的圣地。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历史背景】

1466年(明成化二年),明朝太监王定因母病,便在武昌蛇山南麓开出一方净土,明宪宗朱见深御赐匾额龙华寺。因此,本寺是“孝道”的作品。1477年(明成化十三年),龙华寺扩建。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龙华寺再次扩建。

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清代吴敬梓作《儒林外史》以抄本传世,第三十八回《丫姑爷乘龙充快婿 知客僧拉马认干娘》中这样描述:且说这武昌省城有名是一座龙华寺。这龙华寺坐落在宾阳门(今大东门)内,乃是个极大丛林,听说亦有千几百年的香火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到底是亲爷儿俩,英宗皇帝就宠信太监,宪宗皇帝依然如此。因为太监的家事,就能给赐块匾。而那些真正为国家发展与安全做出贡献的人,却大多未必有此殊荣,这就难免让天下人感到不公。这种感觉时间长了,就是社会动荡的隐患。

 

【旅游趣事】:

    从长春观出来,过了马路,就是首义公园。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说是首义公园,其间涉及的内容可不仅仅是武昌起义。龙华寺就在其中。寺庙不大,但山门很气派,里面只有大雄宝殿和藏经阁,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转了一圈,就在一片花花草草中接着往前走。

 

 

北京  报国寺

(2015. 10. 27)

 

毕竟国舅 为僧也得进大庙

终是内帑 出家就能做住持

国营寺院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景点介绍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广内大街北侧,宣武医院西侧。北京地铁7号线广内大街站。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山门内有五进殿宇。

 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明朝四十三(成化元年、二年)


【历史背景】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

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般人做和尚,总得一步一步地从底层往上熬。人家“国舅爷”就是不一样,皇上可以花钱“开”一个庙,还能进门就当主持

 

【旅游趣事】:

    现在的报国寺并不是以寺庙闻名,而是以出售各种收藏品知名于京城。进了庙门,沿着中轴线一层一层往后走,几座大殿里主要是瓷器、玉器、家具什么的,我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往回走的时候,就在配殿里逛逛。终于找到了自己有兴趣的东西 --- 小人书。收藏小人书,是我从没上学时就开始的兴趣。可进入本世纪后,这东西越来越少,有好几套还没有凑齐。在几个摊位问了一圈,很失望:我有的人家也有,没有的人家也没有,最后只能悻悻地离去。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