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2024-10-19 06:14:45)
标签:

兰州永登连城镇妙因寺

聊城临清运河钞关

葫芦岛兴城文庙

分类: 第八轮

甘肃兰州  永登连城镇妙因寺
(2013. 09. 04)


先祖归强明,

举族免刀兵。

府内佛音响,

心中自安宁。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景点介绍】:

妙因寺位于连城镇鲁土司衙门西侧,是藏传佛教善规派(又称格鲁派,俗称“黄教”)在甘肃边界的主要寺院之一。现占地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8平方米,现有山门、鹰王殿、金刚殿、塔尔殿、古隆宫殿、万岁殿、禅僧殿、德儿经堂、大经堂九处建筑。其中山门、德儿经堂、万岁殿系明代建筑,有单檐歇山式,也有重檐歇山式。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历史背景】:

妙因寺是三世土司鲁贤于永乐年间修建的家佛寺,原名大通寺,宣德二年(1427)宣宗帝赐寺名“妙因”,并命都刚一员、赐印信一枚、剑符一道,及“作善广济”图书一方。由于土司建寺、皇帝赐名,加之明万历十七年(1589)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转世于内蒙古俺答汉家族,大批的蒙古佛教信徒经由连城进藏朝拜,妙因寺就成了途中的必拜圣地。清初又因六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来妙因寺,在尕达寺做过佛事活动,所以,连城被誉为前藏,香火鼎盛、喇嘛大增、寺院再修,至咸丰年间,则成了一座完整的具有汉藏民族特色的建筑群。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些大小土司,名义上是大明臣子,身份上更像是“大明公司小股东”。在公司草创的时候,小股东作用还大点儿。等公司各项制度健全了,走上正轨了,老老实实地等着分红就是了。每天没事干,可不就剩下拜佛念经了!

 

【旅游趣事】:

妙因寺是鲁土司衙门的西路建筑群,转完了中东两路,自然就转到了西路。这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以往转这种寺院,有些混乱 --- 不但那些佛、菩萨的名字搞不清楚,而且殿宇也是依山势分布,东一座、西一座的。这儿好一点,殿宇分布更像汉传佛教寺庙的殿宇分布 --- 沿中轴线分布,但每座殿宇供的是哪位佛、哪位菩萨还是搞不清楚。“糊涂庙,糊涂神儿”是出来旅游的常事,还是这么着吧!

 

 

山东聊城  临清运河钞关
(2021. 10. 17)


运河畅通 税赋入库

钞关严谨 颗粒归仓

国家钱袋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景点介绍】: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现有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南北三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四万平方米 ,厅堂坊舍室四百余间。占地东西长130米 ,南北宽96米 。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南部住宅区现大部分成为民居。主要古建筑为仪门、南、北穿厅、科房、船料房等80余间,面积六千余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钞关官员住宅若干,保存较好。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历史背景】:

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运河上设钞关,如同高速公路收费站兼行税务局职责,这就知道为什么来钱快了吧!

 

【旅游趣事】:

从博物馆出来,才三点多,想想还可以再逛俩景点。为了省时间,就打车奔了运河钞关。司机一听我去的地方,就问了我一句“您是做那个项目的吧?”我一听就愣了,细一问才知道,敢情这儿有个房地产项目也叫“运河钞关”,赶紧和司机确认我要去的是景点“运河钞关”。到地方下车买票进门,一进门又愣了,院子里满是房基,敢情要看的就是这些房基,难怪在“国保名单”里这儿叫“运河钞关遗址”呢!咱又不是考古的,这一片“遗址”咱也看不出什么来。几座还立着的房子是展厅,展厅里再现了当年钞关几个办公室的场景。十几分钟就转悠了一圈,溜达了出来。

 

 

辽宁葫芦岛  兴城文庙

(2011. 09. 15)

 

渔歌子

 

一统朱明四海安,

儒门理想逾榆关。

求信仰,育才贤,

义节忠孝广流传。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景点介绍

兴城文庙,亦称孔庙,为旧时祭孔之所。它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古老的、辽宁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文庙。文庙分为内外院,内院有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祭器库、更衣亭、乡贤祠、名宦祠等建筑。外院以绿化为主。1984年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弃交趾于荒外,废胡后于长门---明朝三十一(宣德元年至五年)

【历史背景】

兴城文庙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直到明朝初年,东北之地才真正形成“汉统区”,而“汉统区”的标志就是文武两庙。

 

【旅游趣事】:

    在城墙上转悠的时候,就俯视了文庙的全貌。但从南城门内的马道上下来,先顺着主街往北走,穿过两道“祖氏牌坊”,到十字街口右拐,先奔了“督师府”--- 没办法,谁让这是古城的“第一景点”呢!从督师府出来,沿着一条胡同往南走,回到了文庙的正门。但文庙没有后门,只得在里面转了一圈,回到了南城墙下这条路上,往西走,又到了南门里。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