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爱我”---明朝二十九(永乐十九年至二十二年及不确定时间)

标签:
北京巩华城北京明长陵中卫高庙大同清真大寺 |
分类: 第八轮 |
北京
(2015. 12. 26)
蒙元远遁 要提防鞑虏卷土重至
子孙贤明 会不忘先祖创业艰难
居安思危
【景点介绍】: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昌平区沙河镇内。城呈方形,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城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 000米,辟四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
【历史背景】:
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正统元年(1436)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驻沙河,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嘉靖十七年动工修建,十九年完工,御赐名“巩华城”。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宁夏中卫
(2007. 11. 06)
帝国西陲大漠边,
三教共处一庙间。
虽是汉胡杂居地,
毕竟汉人是中坚。
【景点介绍】:
高庙坐北朝南,在南北中轴线上,从南向北的主要建筑有保安寺的山门,山门之上是魁星楼,内塑魁星造像。进山门迎面是一座双层的砖雕牌坊,婷婷玉立,结构独特。由于上塑天宫弥勒佛,故称“弥勒阁”。由此上踏15级台阶,至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坐像。大雄宝殿的东侧为地藏宫,西侧为三霄宫。东西两边的配殿里,塑十方佛及二十四诸天。穿过34级台阶,直抵南天门。台阶的前一半,建成天桥状,天桥两侧被环绕一周的楼宇围成两个天井,东边的称“东天池”,西边的称“西天池”。两个天池由天桥下的圆形隧洞相互联通,隧洞被称为“地狱轮回洞”。
登上南天门,迎面是一座建在高台基上的九楹三层楼阁。下层为五岳殿,东陪三宫殿,西陪祖师殿,从两侧陪殿登木梯上至二层,是玉皇楼,内塑玉皇大帝造像;登上三层,为三清宫,内塑道家祖圣老子造像,并绘有“天宫朝无”、“玉阙仙宴”、“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彩绘图案。
在三层主楼的正面,还十分别致地建造了一座三层中楼,小巧玲珑,婷婷秀丽;下层绘二十八星宿,中层塑观世音菩萨和接引佛像,上层塑太白金星。中楼的两侧是钟鼓楼、四仙阁、观景台等,这些建筑用廊桥相互连接沟通,使之左右对称,逐次升高。形似凤凰展翅,瑰丽挺拔。檐角高翘,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檐牙相啄,又使人有争妍斗巧之觉。
【历史背景】:
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九月,宁夏发生强烈地震,使庙宇上层建筑全部倾圮。地震后重修,四年内修缮完工,起名“新庙”。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元1739年1月3日),宁夏再次发生强烈地震,寺庙内的大部分建筑倒塌。之后,又逐年重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增建了门前广场上的法戒楼和寺院内的砖砌牌坊、东西转楼、东西天池,改称“玉皇阁”。1942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在此举行庙会,因香火不慎,造成重大火灾,使南天门以上建筑一时间全部焚毁,荡然无存。翌年再度兴工重建,并扩大殿宇,增加高度,历时4年,于1946年竣工,起名“高庙”。现存的中卫高庙,即为清咸丰年间和20世纪40年代重修、增建后的定型。其建筑风格依然以清代古建筑为主体。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沙坡头景区名声很大,可看一会儿就“审美疲劳”了,一度想尝尝骑骆驼什么滋味,可距离骆驼还有三五米远,就被熏了回来。索性离开了沙坡头,打个车奔了高庙。按说中国西北地区是地广人稀的,可逛高庙的感觉是“这里的地皮利用率真高啊!”不管哪门的神仙,在这座庙里享受的都是“楼房待遇”,问题是咱逛这样的庙就免不了上上下下。这会儿可一点半了,还没吃中午饭呢。哪儿还有心思细逛啊!就这么走马观花地溜达,还用了小一个小时呢!
山西大同
(2014. 03. 18)
相传兴于贞观年,
天方尚处战乱间。
何人万里至中土,
元明建寺尚可勘。
【景点介绍】:
大同清真大寺为山西境内两座知名清真古寺之一。位于大同城内大西街九楼巷。整个寺院从大门开始,先后设有四道不同形状的寺门,沿大寺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顺延展开。在各个寺门中间设置了多进院落,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个院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历史背景】:
大同清真大寺在我国多部史志和寺内众多碑记上都记载着它悠久的历史。多倾向于明永乐中期(1403~1424),见于大同清真大寺明天启二年《重修礼拜寺碑记有铭》。由明代大同总镇马芳及麻贵等开凿于万历己丑(1589)年的泮池及同年建筑的泮桥,是清真大寺主院内的中心建筑,其主要作用为存贮和渗漏寺院雨水,作为消防和防洪设施。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也不一定可靠。打个比方,如果父子俩只相差5岁,不需要做亲子鉴定,也能判断出是假的。
【旅游趣事】:
十几年前在上一家公司负责山西业务的时候,来过清真寺,这会儿脑子唯一的印象是当时不收门票。这次来,这点“美好回忆”被无情地颠覆了,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打定主意把大同城里的景点再转一遍,那就掏钱吧!也许正因为掏钱的原因吧,寺内游人寥寥。正好,信不信的先搁其次,还是从刚才华严寺那熙熙攘攘的感觉里往回“找找感觉”吧!正好在这宁静的环境里“消停”一会儿。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