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2024-09-28 07:01:11)
标签:

南京雨花台方孝孺墓

沧州清真北大寺

济南铁公祠

兰州西关清真大寺

分类: 第八轮

江苏南京  雨花台方孝孺墓
(2019. 10. 27)


眼空大势 岂可为人师表

心无生灵 谁敢做尔学生

儒巨性愚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景点介绍】:

方孝孺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东北山麓,为东南西北朝向。墓园最北侧为墓园牌坊,上刻对联十族殉忠天遗六氏,一抔埋血地接孝陵,横批天地正气,为国民政府时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牌坊南侧为墓园神道,两侧设12块书画碑,依次雕刻“明代大儒”、“文学博士”等生平经历,直到“魂归雨花”。神道南侧为墓冢,墓冢下部呈圆形,上部为半球形的顶,墓前立有“明方正学先生之墓”神道碑。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历史背景】:

方孝孺(公元1357——公元1402)精通文史,学识渊博。朱元璋皇太孙朱允炆的老师,建文帝时任文学博士,修撰《太祖实录》及《类要》等史籍。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称建文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举兵南下,攻陷京师,建文帝仓皇出奔,朱棣自立为帝,并欲借方孝孺的威望平天下非议,令其拟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从,受车裂之刑,被灭十族,遭难者达873人。方孝孺墓从明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墓建祠开始,历代均有修葺,现存明代方正学(孝孺)墓碑,是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八月,两江总督李鸿章所立,碑右首书“同治五年八月重修”,左首书“署两江总督李鸿章敬题”,碑中刻“明方正学先生之墓”。另一通碑志为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时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在方孝孺墓前建立了石牌坊,重立了一块碑。抗日战争期间遭受战火浩劫,墓碑倒卧在地。十年文化大革命再度遭遇破四旧的破坏,除了两块破旧的石碑幸存外,牌坊、祠堂等都荡然无存。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作为北京人,自然是站在燕王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的。那么,对于方孝孺的评价不但不会高,而且会是完全负面的。感觉以足球场上当主队落下风时,观众的那句呐喊评价最为贴切,还是不写出来吧!只在这儿为方孝孺的学生们报报委屈吧---你们招谁惹谁了,怎么拜了这么一个倒霉老师啊!

 

【旅游趣事】:

虽然满腹是对方孝孺的不屑,但毕竟是一处古迹,还是要看一看的。给方孝孺建墓的还真够照顾他的 --- 又是个“步步登高”。这些天爬山爬得看到台阶都头疼,那也没办法,还是咬牙往上走。等从墓冢后面转出来,又到了刚才那条路上。

 

 


 

 

山东济南  铁公祠

(2005. 11)

 

不识真能君,

怎称是贤臣。

朱家叔侄斗,

何苦忠建文。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景点介绍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铁公祠西侧“听荷”园门内墙上。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历史背景】

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1366年—1402)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文在位时,守卫济南是职责所在。可到了永乐朝,再继续抵抗,可就是与大明国为敌了,同时也是不恤民生啊!人家朱家叔侄之间争斗,有您姓铁的什么事儿啊!

 

【旅游趣事】:

济南市区最著名的景点当属趵突泉、大明湖和千佛山,刚刚从泰山上下来,再提“山”都觉得有些头疼,就利用换车的时间逛一下趵突泉和大明湖吧!虽然已经过了雨季,这两处景点的水还算丰沛。沿着大明湖岸边溜达,走一段就到了铁公祠。作为北京人,我是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的,当然对铁铉并不持肯定态度,更不会烧香膜拜,只简单地看了看,就接着往前溜达。

 

 

甘肃兰州  西关清真大寺

(2009. 03. 25)

 

自古回回善经商,

丝绸之路往来忙。

心中时时念真主,

清真寺旁似家乡。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景点介绍

兰州西关清真大寺位于兰州市西关街西端(临夏路西端,五条马路汇合处)。礼拜大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大殿总高度约37米,共分四层,底层层高3.9米,设有办公室、讲经堂、宿舍、贮藏室、沐浴室,还辟有一间供妇女用的小礼拜殿。上部三层为礼拜大殿,共容纳3000多人,跑马廊平面内还设有藏经室、广播室、休息室。

“诛我十族又如何”---明朝二十二(建文三年、四年)

【历史背景】

兰州西关清真大寺是穆斯林客商所建,俗有客寺之称。始建于明朝洪武或永乐年间,史载重建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年间曾有扩建,民国初年又扩建临街铺面和院内沐浴室等附属设施。大寺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约7.5亩)。曾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在文革中全部拆毁了。19863月开始重建,由于资金短缺,清真寺只完成大殿主体工程后无力完成内外装饰和整体配套工程,于19904月便投入了使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座古寺,不管是哪个教门的,如果在重建的时候能考虑到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功能,而不是仅仅考虑其现实的宗教功能,在募集资金的时候可能会容易的多。

    既然建寺时间不确定是洪武年间还是永乐年间,那就先放中间吧!

 

【旅游趣事】:

逛过了金天观、上清宫,一共也没用半个小时,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关清真大寺。从旅游网站上得知,这应该是一座老的清真寺。可到门口一看就傻眼了 --- 不但是当代中东式样的建筑,而且这也太新了。咱也不知道这天人家“教门”有什么活动,反正门口一大帮人,咱一个汉人就别往前凑了!清真寺大殿前面是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在工地的另一边,倒是看见一座显得特别“可怜”的中国传统式样建筑,但也没多想,就直接走了。事后想想,那座建筑不会就是“老”的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