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2024-09-16 06:30:20)
标签:

红河州建水云南提督学

济宁邹城明鲁荒王墓

大同九龙壁

玉溪通海文庙

分类: 第八轮

云南红河州  建水云南提督学政考棚
(2019. 09. 08)


天朝州县始建滇地

边远汉蛮初有仕门

通天之路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景点介绍】:

现存于建水(明清时期为临安府所在地)城内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为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即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区的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

考棚坐北朝南,面宽40余米,纵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房舍整齐对称,共百余间。整个建筑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一进院为鼓厅、号门,二进院为龙门,三进院设有东西文场,四进院为校士馆,五进院为戒慎堂,六进院为学政公署。现存建筑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历史背景】:

据资料记载,建水学政考棚是云南一地提督学政定期主持院试的场所,位于县城中心,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移至今址,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历经多个朝代,跨度达几个世纪,是川贵滇唯一保存完整的学政考棚原址,这样完好的考棚在中国也极为罕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元朝在这儿建立了文庙、府学,恐怕还没等到有结果,就亡国了,这让大明朝“受”了个现成的 --- 直接就能开科取士了。一方面选拔了人才,另一方面让这些读书人有个出路,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旅游趣事】:

沿着建水古城东门内的主街往前走,提督学政考棚不是第一处景点,但是第一处收费的景点。或许正是因为收费的缘故,这里的景象与主街上的熙熙攘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内各地的科举考场逛过不少,奇怪的是这里名曰“考棚”,可并没有看到一个一个的“独立单间”,展示的内容也略显“单薄”了些,没用一刻钟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主街上。

 

 

山东济宁  邹城明鲁荒王墓
(2021. 10. 12)


位高责轻 会行荒诞事

父英母贤 也养愚蠢儿

帝胄奇葩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景点介绍】:

明鲁王墓,又名鲁荒王陵。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市区东北12.5公里,中心店镇尚寨村北,九龙山南麓。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鲁王墓区共分导引、陵园、陵寝三个部分。建有内外城墙,外城墙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其中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是明代亲王第一陵园。陵园主要建筑有御桥、陵门、二门、享殿、明楼、地宫。

明鲁王墓园规模庞大,但历代均有所毁损。 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970年至1971年,在当地部队的配合下山东博物馆考古队对其做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部分文物是首次发现,且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堪称明代亲王第一陵。“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历史背景】:

明鲁王墓为鲁荒王朱檀、其子鲁靖王朱肇辉及鲁荒王汤妃、戈妃的陵墓,其中以鲁荒王朱檀的陵墓最为宏大。鲁荒王即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于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1370315日),于同年四月初七日(52日)被册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3851123日)之国兖州府。从此兖州即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朱檀自幼好诗书礼仪,礼贤下士,博学多识,甚得朱元璋喜爱。后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390112日)薨,时年二十岁。朱元璋得知后认为他的行为荒唐,谥曰“荒”。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荒”的谥号虽然是朱元璋所封,但其应该负主要责任 --- 你给了你儿子高位厚禄,却不让他干活,那他自己还不没事找事啊!用现代话说,生活的空虚导致行为的荒诞!

 

【旅游趣事】:

火车站前的广场,就是若干条公交车线路的终点。住在火车站附近,去哪儿坐车都方便。上午爬了峄山,又参观了博物馆,中午还能“迷瞪”一小会儿,恢复了精神,才出门坐车来到了鲁王陵。精神头儿倒是饱满,可腿着实不跟劲啊!鲁王陵区就是小一号的十三陵,也幸亏了这“小一号”,从大红门(陵区门)走到陵园门也就几百米,而十三陵的这段距离足足有几公里。一直走到最后面的祾恩殿遗址前,也没看见卖票的。这才确认地宫因疫情不开放的“传言”不虚,不过这也算“公道” --- 景点的核心不开放,干脆就免费。转悠了一圈,还得溜达几百米走回到公交站去。那也没办法,走吧!

 

 

山西大同  九龙壁

(2014. 03. 18)

 

太祖爱子就强藩,

担挑燕王无需贤。

仅此边城九龙壁,

足以惹事招祸端。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景点介绍

九龙壁 位于城内大东街(和阳街)路南,座南朝北,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该壁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 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

  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九龙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0625日,大同九龙壁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历史背景】

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叫朱桂,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王府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王府座北朝南,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前有九龙照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无帝王之尊,亦无帝王之才,却偏要摆帝王的谱,这是取祸之道啊!

 

【旅游趣事】:

十几年前来大同时逛过这里,当时还用的是光学相机,拍的照片有些模糊,特别是数字化以后在电脑上看。这次刚好又路过,抬头一看门票只要10元,就买了张票溜达了进来。门里要看的景象只有这么一座影壁,左左右右拍了几张照片后,突然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问题:一个王爷,建龙形建筑,不是“僭越”么?还敢这么大张旗鼓的?于是走上前,特意数了数龙到底是几爪。果然,是“四爪”,敢情是“九蟒壁”!心里也记住了一件事:等回北京,一定抓工夫去趟故宫或北海,数数那儿九龙壁上的龙是几爪。

 

 

云南玉溪  通海文庙
(2019. 09. 08)


地成大明地

人需儒家人

国之首要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景点介绍】:

通海文庙座南朝北,南枕秀山,北向杞麓湖。黄龙()盘左,白马()踞右,煌乎甲邻郡,冠东迤。”文庙主建筑依山就势,循中轴线顺势叠升。最下一级建筑是巨大的照壁,照壁往南向上依次是泮池、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忠烈祠、节孝祠、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钟楼、鼓楼、启圣宫、尊经阁。中轴线建筑以东,建有大门、二门、仪门、日新斋、时习斋、明伦堂、讲经堂、敬业乐群堂、阐经名。再东还有启秀楼、文明阁、花园、乐寿宫等。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明朝十七(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历史背景】:

通海文庙始建于元代。现存的文庙主建筑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据明正德辛已进土,曾任户部主事的缪宗周所撰《重修通海学宫碑记》载:“维通海有学(学宫——孔庙),毁于元,肇建于国初,县令任暹撤所谓万福寺者为之。 1731年(清雍正九年)按当时文庙的规制统一布局扩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明朝开始,云南才真正处于汉族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此时,一座接一座的文庙在滇地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旅游趣事】:

从秀山正门出来,往前走几步就是文庙的入口,所幸,这是个免费的景点。与其他文庙不同的是,这个入口是个侧门。走进去才发现并没有大正门 --- 正门的位置上是一座影壁,影壁前是泮池。泮池虽比不上建水文庙泮池那么大,但也比一般文庙的泮池大不少。与泮池相对的是台阶上的大成门,上台阶走进这道门,里面的景色就和其他文庙没什么差别了。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