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天下编赋役黄册---明朝十二(洪武十四年)

标签:
张家口蔚州鼓楼北京怀柔县署大门南京瞻园 |
分类: 第八轮 |
河北张家口
(2020. 10. 15)
边地人闻钟鼓响
商城神听读书声
共享一楼
【景点介绍】:
鼓楼,位于古城的中心,现存的鼓楼为1997仿建,是一座三重檐多角歇山布瓦琉璃剪边建筑,通高17米,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城墙南侧上方镶嵌“初哉首基”四个字,寓意“京西第一州”,是蔚州古城的重要标志。
【历史背景】: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名为镇远楼,是蔚州卫指挥使周房所建,后过多次重修。清代,鼓楼被称为“文昌阁”,不幸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即国共内战时,被人为一把大火烧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钟鸣鼓响,虽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但不容否认的是其首要作用是用于军事目的。从明到清,蔚州城又从边城变成了内地城市,鼓楼的军事作用降低了,改成文昌阁,这是连神仙都“军转民”了。
【旅游趣事】:
在手中打印版的地图上,鼓楼和文昌阁是距离很近的两个景点。走在南大街上,远远地就能看到前方的一座高楼,想必应该是鼓楼。走上前去,楼上的匾额看清了,那上面写着“文昌阁”。等穿过门洞,另一面的城墙上写着“鼓楼”两字,敢情这是一楼两用。登楼的大门紧闭,不知道是压根儿不开,还是又因为疫情防控。
北京
(2022. 03. 14)
蒙元远遁 却常怀卷土重来意
朱明初兴 更当有国门御敌心
屏障京师
【景点介绍】:
怀柔县明清县衙大门位于府前街北侧, 即现在的怀柔区人民政府大门。自建以来至今 , 一直作为区(县)衙署正门。此建筑经各代多次修葺 , 仍保持原风格。整体建筑端庄秀丽,前廊后厦,朱门碧瓦,过厅中间为通道,两边为耳房。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在正脊两端分别有两只螭吻进行装饰。
【历史背景】:
据县志记载 :该门“建于洪武十四年 (1381年)。怀柔区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秦汉时,怀柔地区属渔阳郡。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但所辖区域为现今的顺义区。隋、唐至元朝末年,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建制。明洪武元年(1368年),割密云、昌平二县地建怀柔县,属北平府,为今怀柔县建县之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北京以北的燕山一线,一直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时隔四百年后,终于在明初又回到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从东西两面割地独立设县,简单理解就是“把篱笆扎密”。
【旅游趣事】:
从“宰相庄”失望而出,想着就坐980路公交回家了。可等来的第一辆公交是郊80路,这车也开走了,也反应过来了 --- 坐这车也行啊,到怀柔城里换916快车啊!过了10分钟,第二辆来的车还是郊80路,这回没犹豫就上了车。下了这车,往916快的车站走,多走一站,刚好可以路过怀柔区政府。这里的大门,正是这次我来怀柔的"plan B" --- 明清县署大门。这也算意外之喜吧,没看见肖拜住墓的“真容”,却完成了“plan A&B"。
江苏南京
(2014. 09. 09)
惜分飞
年少苦贫随太祖,征战一生道路。
南地收吴楚,挥兵北上平元虏。
中原江山全克复,帝愿贤臣安住。
京内繁华处,亭台水榭国公府。
【景点介绍】: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是江南四大名园,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瞻园是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也是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瞻园叠经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沿革复杂,园貌历经变迁。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奇峰叠嶂。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府的取景地便是瞻园。
【历史背景】:
瞻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现仍留存的石矶及紫藤。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以徐达功大,特赐以旧邸,即朱元璋为吴王时,所居宫室,又命有司于旧邸前治甲第,赐其坊日“大功坊”。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
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府。清同治三年(1864),清军夺取天京,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瞻园两度重修,但已非原园景况。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