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2024-08-10 06:21:01)
标签:

南京明故宫遗址

北京慕田峪长城

临夏州清真老华寺

太原东湖醋园

邯郸广府古城广平府衙

分类: 第八轮

江苏南京  明故宫遗址

(2014. 09. 09)


荷叶杯

 

自幼双亲亡故,孤苦。

佛寺寄为僧。

大元纷乱义兵兴,身效子兴营。

乡里众贤相助,新路。

三载下金陵。

姑苏城破武昌平,一代帝王功。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景点介绍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明皇宫、南京紫禁城,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朝的皇宫,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曾经殿宇重重,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历史背景】

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后称“皇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故宫才正式结束王朝皇宫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北京故宫据说是按照南京故宫的规制修建的,由此可以想象出南京故宫的大致样子。原来觉得北京故宫很宏伟,当看过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后,就觉得北京故宫变得矮小了。建筑的规制、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心胸与气度。毕竟大明朝的开创者是农民,心胸与唐、宋开创者还是有差距的,这在整个明朝历史上都留有痕迹。

 

【旅游趣事】:

    从总统府出来,打了个车就奔了明故宫遗址。原本想象着至少是围墙围起来的一大片地方,没想到是个连门票都不收的地方,这个遗址公园更像个街心花园。中间还有几组大姐、大妈在跳舞。只在道路旁边的草丛中,有几处石墩柱根。十几分钟,就转悠了一圈。好像马路对面也是遗址公园,但为了给南京博物院留出更多的时间,也就没再去。

 

 

北京  慕田峪长城

(2017. 05. 10)

 

四世纪汉家土终得复

三百年大明国此开基

屏护华夏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景点介绍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景区内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长城 ,也是著名的北京十六景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区。此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冲,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等著名景观,长城墙体保持完整,较好地体现了长城古韵。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历史背景】

中国南北朝时的北齐(公元550—577年),就在慕田峪筑有长城,公元1368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公元1404年(明永乐二年)建“慕田峪关”。公元1569年(隆庆三年)明穆宗朱载垕特命抗倭名将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镇、昌镇、保定三镇练兵事,率军对慕田峪段在内的二千里长城进行整修,至今是全国明长城遗迹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一片土地离开汉族政权的怀抱已经四百多年了,现在终于回来了!这不是一片普通的土地,而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天然的分界线。现在行政分界终于能和天然分界重合了。也难怪徐达在占领大都后马上就开始修长城。

 

【旅游趣事】:

    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加起来,才算北京地区的一个5A景区,慕田峪成了北京地区还没有逛过的最后“半个”5A景点。5月北京的天气大多不错,无须太多盘算就出了门,经过两个多小时地铁和公交的颠簸,终于到了慕田峪景区。买票进了门,先得穿过一大片商业区,才能到达景区真正的入口。因为不是休息日,游人并不多,山路上还是觉得很幽静。等到了城墙上,马上就有了异样的感觉 --- 在这里感觉自己快成“歪果仁”了。前后左右的游客中,黑的、白的、胖的、瘦的……什么样的都有,而真正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大约只占十之一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往北爬了几个烽火台,回到原地,再往南爬几个烽火台,溜达了一个多小时,感觉饿了也累了,就从另一条山路下了山

 

 

甘肃临夏州  清真老华寺
(2021. 05. 10)


蒙汉相争 我只信真主

元明不决 你该颂安拉

建寺其时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景点介绍】:

临夏老华寺亦称大华寺、华寺等,位于甘肃省临夏市华寺街。现寺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大殿面积5500平方米,总高度48.8米,共四层,可同时容纳5000人礼拜,采用了阿拉伯式建筑风格,建造精巧,装饰华丽。为甘肃省规模较大、历史久远的清真寺之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历史背景】:

临夏清真老华寺始建于1368,清乾隆四十年(1775),当地一位穆斯林将自家花园捐献出来,并出资扩建,名“花寺”,后更名为“华寺”,寓意为中华大地之清真寺。1928年被国民军赵席聘纵兵焚毁,1930年由马鸿逵出资重建。1968年被拆除。1981年由教众集资重建,1982年礼拜大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因建筑面积不足,2004年由教众集资重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旧政权已经接近崩溃,新政权的触角还没伸过来。这个时候赶紧干自己该干的、想干的事情吧!

 

【旅游趣事】:

从八坊十三巷的拥政巷口出来,一眼就瞧见了马路对面宏伟的清真寺。刚刚在坊巷内,就曾叹息于铁家寺的规模,边儿上一哥们儿建议我去看看老华寺。看到了老华寺,才确认这哥们儿所言不虚。走到路口,从人行道过了马路,信步就溜达了进去。我是天生不吃牛羊肉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每次进清真寺都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味道,因而在清真寺都是快进快出。前后转悠一圈,没用十分钟就溜达了出来。

 

 

山西太原  东湖醋园
(2012. 03. 21)


元明战正酣,

酸味出太原。

日常多食面,

伴醋味更鲜。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景点介绍】:

东湖醋园是“美和居”醯坊发展而来,是山西老陈醋的原创者,600多年传统的酿制技艺被国务院文化部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太原市东山高速公路和建设北路之间的马道坡26号,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山西最为盛名的是老陈醋,而东湖醋园是山西省第一家动态展示传统与现代老陈醋生产工艺流程和老陈醋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司化、工厂化博物馆。目前该园形成一个以“美和居醋坊”为载体的山西老陈醋文化历史博物馆,以及独具特色的以醋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园区。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历史背景】:

美和居始创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创始人在前人酿醋的基础上,创新发明了“蒸,酵,熏,淋,夏伏晒,冬捞冰”的酿醋密法,一改过去几千年白醋尖酸寡淡的口感,醋色黑紫,绵滑酸爽,香甜劲透。山西醋由此进入了黑色陈醋时代,美和居当仁不让地成为东方谷物熏醋的开山鼻祖,独步东方谷物醋的巅峰之域。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地的汉人百姓以面食为主,而当时的统治者蒙古人喜食肉,单单这两点,就不难理解醋诞生的“群众基础”了。

 

【旅游趣事】:

山西省业务管了好几年了,古迹也逛的差不多了,这回打算来个新鲜的,到东湖醋园看看。刚到门口,一股子酸味就往鼻子里钻。一看才知道,敢情这儿是“活景点” --- 人家本身就是个企业,生产车间和销售展厅都有人在干活。估计平时来参观的人不多,也或许人家指望着来参观的人能买几瓶醋走,走到哪儿都有上赶着上前介绍的,还是免费。我心里话:我就是干销售的,甭向我玩推销的套路,况且就是买了也带不走 --- 总不能买瓶醋,回头上飞机办托运啊!一圈下来,记忆最深的是:这儿的工作人员从来不感冒。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冬天在炉子上放半碗醋的场景。

 

 

河北邯郸  广府古城广平府衙
(2018. 05. 11)


重归王化

又逢升级

双喜临门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景点介绍】:

广平府署位于广府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大街的北侧,正对南大街。明代建成的广平府衙,既有官府衙门的威严大气,又有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成为广平府标志性建筑,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王师北定中原日---明朝一(洪武元年)

【历史背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元代广平路改为广平府,治永年县(今永年广府镇),这是称广平府之始。洪武九年(1376年)属北平布政史司。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京师北京。清代承前制,为直隶广平府,治所未变。初属顺广道,后改大名道,又改为顺广道。民国元年(1912年)9月,废县留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属直隶大名道。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老话讲“府到府,三百五”,不知道当初设置府城的时候,是不是把这当成了标准,至少是标准之一吧?反正从广平府往北到正定府,往东到东昌府,都差不多。

 

【旅游趣事】:

进古城游览,我是总把府衙、县衙等放在首位的,在这儿也没例外。进了古城南门,就按照路标一直往北走,路上路过一个什么“仝家大院”,因为还得另外买票,也就没进去,拍了张外观照片,就接着往前走,可走到府衙门口,傻眼了 --- 大门紧闭。上前一推,居然能推开,看看里面,明白了,修缮工程还没完呢。好歹几座大堂的模样已经出来了。就这么瞧吧!大堂、二堂的摆设,估计全国各地都不会差太远,反正也没少看。况且,逛这样的景点还省了门票钱呢!简单转了一圈,又溜达了出来。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