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元朝十一(世祖,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标签:
扬州马可波罗纪念馆昆明翠湖红河州建水文庙北京万宁桥长治潞安府城隍庙 |
分类: 第八轮 |
江苏扬州
(2014. 09. 12)
千山万水到中国,沿路历风波。
元蒙趣闻多。
异故土、且当奈何。
十七年内,中原足迹,踏遍众山河。
确也似长歌。
亦故土,西方诉说。
【景点介绍】:
马可波罗纪念馆座落在古运河畔,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东首;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东门遗址。纪念馆陈展面积500余平方米,紧扣“马可波罗来中国扬州”这一主题,分为“远涉东方”、“中国见闻”、“为官扬州”、“旷世奇书”、“身后世界”五个单元。
【历史背景】: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人,著名的国际旅行家。1275年来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礼遇和重用,先后代表元政府出使过波斯、印度、安南等地,并在扬州任官三年(1282-1284)。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云南昆明
(2015. 09. 18)
西山树繁春城秀
滇池水浅翠湖出
景优地佳
【景点介绍】: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原名菜海子。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历史背景】: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州革,县如故。其地有昆明池五百里,夏潦必冒城廓,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劝农使,求泉源所出,泄其水,得地万余顷,皆为良田”。(元宋濂《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元代几次大型水利工程,滇池水位下降,翠湖与滇池湖面分隔,成为“清回秀澈”的一泓秀水,湖水“赤旱不竭,土人于中种千叶莲”,周围“蔬圃居半”,称菜海子,又称翠海。翠海东北面湖中,有九个出水泉眼,“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之水经河道注入滇池。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沐英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洪武二十五年(1391年)六月十日,年仅四十八岁的沐英卒,沐英长子沐春袭西平侯,翠湖柳营遂改为“垂柳间垂杨”,“台榭浮水面”的黔国公沐氏别业(别墅)。
清顺治十年(1653年)大西军“南安王”刘文秀回滇。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入云南,封刘文秀为“蜀王”,刘文秀将沐氏柳营别业作为“蜀王府”,又称“南府”。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翠湖湖心岛上建“碧漪亭”,后称“海心亭”。民国八年(1919年)底,唐继尧修整翠湖东西长堤,堤两端建家族“双节坊”。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作为城市中间的一潭水,是一定会被这座城里的最富者、最贵者“盯”上的。
【旅游趣事】:
从“讲武堂”出来,过了马路就是翠湖。这个景区是几个岛屿由桥梁连接起来形成的,倒不用担心走错路。但看来看去,总觉得景点有些“凌乱”--- 路是一条,但景儿没主线。得了!就当是赏景了。绕来绕去,最终从南门溜达了出去。
云南红河州
(2019. 09. 08)
番地崇儒归王化
蛮人拜孔知礼仪
中原无二
【景点介绍】:
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县城内,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占地达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步入大门为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为20余亩的"学海"(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步人棂星门.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祟圣词、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历史背景】:
建水文庙始建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后经明、清两代扩建。民国时期编修的《机关报纂云南通志》记载:建水文庙,是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文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元王朝自己就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但在治理云南这种少数民族地区时,似乎是使用了“拿来主义”--- 干脆用汉族的主流价值观来统治这个地区。
【旅游趣事】:
买票进了文庙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水面,足足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对照了一下门票后的导游图,得知这里是“泮池”,这大概是全国文庙里最大的泮池了。沿着池边砖铺的路,走了五分钟,才走到了文庙的二门前。在文庙里转一圈出来,得知府学也在这里面。出来沿着泮池另一边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还琢磨:当年不会这府学开了体育课了吧 --- 泮池周边这条路当跑道不错啊!
北京
(2021. 01. 21)
车走南北 连江山一统路
舟行东西 通物资流畅途
天下立交
【景点介绍】:
万宁桥,又称后门桥、地安桥,是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附近,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座桥。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10余米,宽近10米,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20世纪50年代石桥面铺设沥青,河道填平建房。桥身下半部分被掩埋在路基之下,仅存桥两侧的栏板。198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保护其侧墙及望柱栏板,未另划保护范围。2000年北京市对后门桥进行了整治修缮,毁坏的桥栏杆按旧样做了修整,桥洞下和河岸边的水兽被原地保留,并疏通了河道。同时,恢复原来桥名“万宁桥”,建碑于桥畔。【历史背景】:
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原为木桥,元代改为石拱桥,名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后门桥。元代石桥跨在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下装有水闸,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直驶大都城内。沿河北来的船舶可直抵海子内停泊。时大都居民也称这里为海子闸,后改名为澄清闸。
明清两朝对万宁桥都进行过多次修葺。石桥的特点是东西石拱券上方各有一石雕螭状吸水兽。桥两侧石砌护岸,四边各有一只鹿角分水兽,趴在岸沿边对视着桥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什刹海是元大都的市区中心,能把“大宗货物”直接从外地运输到市区中心,这到了今天也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啊!
【旅游趣事】:
玉河遗址公园名气很大,可太缺少“纵深”了,沿着河岸溜达5分钟,也就走到了头。换句话说就是从东不压桥走到了万宁桥。万宁桥来过不知多少次,但从没怎么注意过。刚巧这几天在家看电视,正好看过《这里是北京》中介绍万宁桥的节目。有意识地注意了一下桥东侧河岸两边的镇水兽石刻。毕竟在岸上看,感觉还是有点小。拍了几张照片,转到河的另一岸,开始往回溜达。
山西长治
(2018. 05. 12)
胡骑虽占农耕地
蒙廷犹奉汉家神
入乡随俗
【景点介绍】:
潞安府城隍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坐北向南,一进三院,前有神道,南北向中轴线长408米,三院占地6850平方米。中轴线主要有山门、重楼(玄鉴楼)、戏楼、献亭、中大殿、寝宫等建筑。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为传统庙会日,主要祭祀城隍神。
【历史背景】: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创建,明弘治五年(1492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现存的城隍庙中大殿和角殿为元代建筑,寝宫、戏楼、玄鉴楼等为明代建筑,廊庑、耳殿为清代建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元朝建立政权之初,还真建了不少汉族的“宗教设施”,这就是俗话说的“走哪儿,说哪儿”。不但在中原,在西域也大多如此。也正是这种态度,帮助蒙古统治者在各地稳定了统治。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