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志述事,席卷西域,奄有中原---元朝三(蒙古,窝阔台汗(含皇后摄政期))

标签:
开封延庆观太原龙山石窟保定关岳行宫定西陇西仁寿山十方寺 |
分类: 第八轮 |
河南开封
(2013.
重阳真人此成仙,
新教渐兴五十年。
长春喜得新朝助,
全真鼎盛上峰巅。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金世宗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重阳祖师带领马、谭、刘、丘四祖师西归原,途宿汴京太宁坊王氏客店,在开封传道,不久羽化,后人为纪念重阳祖师,在他羽化的地点汴京太宁坊王氏客店修建了一座重阳观,作为纪念全真教开山宗师之所。 步入元代,全真教绝处逢生再度崛起,达到鼎盛时期。长春祖师派郝祖之徒栖云真人王志谨主持重阳观教务,并在这里大兴土木,经过十年的营建,形成广袤七里,规模宏大,气压诸方的道教圣地。元帝赐名为万寿宫。元末红巾军攻占开封,万寿宫毁于战火。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恢复道观,改名延庆观。延庆观是隋大业年间605—618四川青城山腰第三混元峭壁间的“天师洞”的别名,这个“天师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传道的地方,开封延庆观沿用天师洞的别名,表明它与道教圣地有着源远流长的继承关系。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观的年代又成了亮点 --- 1233年恰好是金哀宗从汴京出走蔡州那一年。换句话说,蒙军刚进汴京城就开始建观。看来是该着全真派要大发展啊!
【旅游趣事】:
从大相国寺出来往西走,到中山路口的时候,犹豫了一下 --- 从这往北走是宋都御街和龙亭,继续往西走是延庆观。抬头看了看天,似乎雨小了一点。于是决定先往西走,然后再去龙亭。按说北方的春天雨本不多,可这场雨不知道怎么了,沥沥啦啦下个没完不说,还时大时小。放眼街上的行人,象我这样“没遮没拦”的还真不多见。到了延庆观,正好在殿宇中避避雨,净顾着擦眼镜了,也没心思好好看殿中的塑像了。前后转了一圈,感觉雨小了点,赶紧就出门往回走。
山西太原
(2007. 01. 09)
一代天骄起大漠,
崇我华夏儒道佛。
灭金当年起道观,
中华文明得续播。
【景点介绍】:
龙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龙山山顶,主窟开凿于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1239年)。共8窟,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
【历史背景】:
元朝疆域辽阔,人种繁多,各个宗教自由来往于内地,和汉族交往,其情形略似乎现在。也有不少西域人慕汉族之文化,而汉化为儒教徒、道教徒者,而丘处机远赴异域,一言止杀,吴全节借其近臣之便,向蒙古人宣扬汉族文化,都是彪炳史册。道教的魅力,和对于外族的同化作用甚为强大,故进行元朝道教的研究,对于今日道教之发展无疑具有借鉴作用。
宋末元初的道教,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愿其勿要滥杀无辜,颇受成吉思汗信赖,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 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两大派别的格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好不容易约着以前公司的美女一块儿出差,自然不会大老远跑这儿来去各谈各的业务。在她眼中,我绝对是“旅游专家”,那去哪儿自然是听我的了。天太冷,不敢去太远,城中的庵观寺院又怕她没兴趣,于是就选择了龙山石窟。打车到山脚下,一看四周的景象,就没敢让出租车走。谈好了价钱,就让司机等着我们,反正俩人都能报销,多花点钱是不怕的。虽说在旅游景点,可从山脚爬到山顶的石窟边儿上,根本没看到别人。等到了山顶,举目四望,山下的景象倒是一目了然 --- 可不是嘛,大冬天的,树叶都掉光了,看哪边都没遮没拦的。看的是清楚了,可风吹得受不了啊,山顶上的风多硬啊!匆匆扒着几个洞口看了看,就赶紧拉着美女下山了。
河北保定
(2021. 09. 15)
求将只论谋与勇
拜神何谈义和冤
忠是根本
【景点介绍】:
关岳行宫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天威中路北侧,北至府学后街,南北长220米。 关岳行宫俗称“老爷庙”,”曹锟大戏台“,为一座同时供奉关羽和岳飞的庙宇。
【历史背景】:
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主持重建保州城的苑德,按张柔的意图,于今址建武安王庙,面宽5间,前廊带卷棚,庙前有广场和戏楼。历经明、清重修,庑殿顶的形制未改,木结构上还有金元构件。1920年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因他敬重关羽和岳飞,仿袁世凯在北京改关帝庙为关岳行宫,并将戏楼改建为剧场(占用了庙前广场),成为祭祀关羽、岳飞和召开大型会议的礼堂。关岳庙1919年动工修建,由曹锟幕僚张氏(天津人)设计监造,到1921年6月竣工。新建的关岳庙前有一东西向影壁,是用灰砖磨砖对缝砌成,贴影壁两侧各有一木构单檐单洞通衢。过了影壁向北是三开间的山门,中间为拱门,两侧有石狮一对。正前方竖有一木旗杆。过了山门是坐南朝北长方形的二层戏楼。戏楼内,南部是戏台,中间是池座,楼上下两层,东、西、北三面设廊座。戏楼与山门间院内贴东西墙建有单檐廊壁,壁上原绘有关羽、岳飞生平的彩画。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关公的“核心标签”是义,而岳飞的“核心标签”是冤,真不知道把这二位供在一处是什么目的。告诉大家,当武将就免不了被冤枉?更何况,蒙古人会允许祭祀岳飞吗?
【旅游趣事】:
东打听、西打听,才找到关岳行宫,这大门加前殿的样子还真是在各地各种庙宇中头一次见。西边的门开着,进去一看,这里面在装修,侧后门也开着,以为这门能通庙里,可出来一看,才知道是庙西的小巷。庙的围墙是铁栅栏,能拍到后殿,可中殿被树荫挡着,拍不出模样来。回到前殿内,几个装修的工人也没有搭理我的。顺着楼梯上到二楼,嘿!这有窗户啊!打开一扇位置合适的窗户,能清楚地拍到中殿的“前脸”。行了,也就这样了!接着往前走吧!
甘肃定西
(2021. 05. 13)
弃金投蒙 无须评论
建寺拜佛 确有功德
人保一方
【景点介绍】:
仁寿山山上为传统文化区,东有道教三清殿,西为佛教十方寺,大雄宝殿建筑面积达882平方米,为定西最大的佛教大雄宝殿。
【历史背景】:
仁寿山寺庙建筑,据记载“上有十方古刹,创自元汪总帅(注:汪世显1195—1243,1235年降元,1243年授巩昌便宜都总帅,赐虎符,统领秦州、巩州等二十余府州,军民财赋皆听其裁决。)。” 明代又增修,清初继建,到雍正六年时,规模已相当可观,惜于同治五年遭兵燹,毁而殆尽。同治十年,周军门劫后治陇,开始修复,并有陇邑绅耆客商先后继修,又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金政权统治下的汉人,在蒙古人入侵的时候,该心向哪方,还真是个难题。汪氏建寺拜佛,不会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吧?
【旅游趣事】:
转完左路的三清观,溜达到右路的佛寺前,一进门就有了不同的感受:看来佛家比道家有钱,和简单肃穆的道观比,佛家寺院的大殿是新建的,显得宏伟高大,而且颇有香火鼎盛的感觉 --- 香火味儿都呛鼻子了。进的是寺院后门,等一路往下,从正门出来,也就到了主山路的路口。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