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于汪、黄---南宋二(高宗,建炎三年、四年)

标签:
南京雨花台杨邦乂剖心衢州忠壮陵园无锡锡惠公园过郡马祠马鞍山和县镇淮楼镇江金山寺 |
分类: 第八轮 |
江苏南京
(2019. 10.
27)
被俘无需责自己
拒降足以高他人
骂者何为
【景点介绍】:
据考证,剖心处原址应在现中华门外长干里、大报恩寺南,旧名土门岗。杨邦乂剖心碑坊在历史上曾多次移动,早已不在原处。1975年,剖心碑迁至雨花台现址。
二忠祠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在历史上是一个掩埋忠骨的地方。“二忠祠”里祭祀的是宋代名臣杨邦乂和文天祥,他们以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后世的敬仰。
【历史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完颜宗弼(兀术)率金兵渡江南侵,进逼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宋户部尚书李棁、显谟阁直学士陈邦光献城投降。杨邦乂时任建康府通判,严辞拒绝金人招降,大骂宗弼而被杀。杨邦乂死后,宗弼剖腹取其心。次年岳飞光复建康,宋高宗为褒扬杨邦乂的忠义,赐建“褒忠祠”,设于建康城南门外杨邦乂遇难处。庆元三年(1197年),游九言立墓道碑,详述杨邦乂死节经过。
150年后,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在押解大都(现北京)的途中经过建康(南京),在《怀忠襄》一诗中表达了对杨邦乂的敬仰之情和殉国之志。因他从小景仰杨邦乂,两人又同为江西吉水人,文天祥殉难后,人们在“褒忠祠”附祀他,遂改名“二忠祠”。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杀人的和被杀的都有点“没溜儿”啊:兵败被俘,技不如人,况且您这是被自己人出卖的,破口大骂敌人干什么啊!俗话说“战场上没私仇”,要真是大义凛然,摆出一付任人处置的架势就是了。再说杀人的,杀个俘虏本来就显不出英雄来,还是“残杀”,这就一定会被历史指责了!
【旅游趣事】:
在李杰墓路口右边,有一个月亮门,这就是二忠祠的大门。大门内只有一座大殿,大殿内除了“二忠”的石刻像,也没什么更多可看的了。从大殿后有转回到李杰墓的路口,接着往前走。
从雨花阁下来就是杨邦乂剖心处,除了平台上的一座石碑,就是边上的两个石狮子,也没什么可看的了,拍了两张照片,就往另一侧的方孝孺墓走去。
浙江衢州
(2016. 11. 17)
兵败莫诘文进士
失土休怪武状元
责在朝廷
【景点介绍】:
从石室步行,南入口,过梅岩,走石板台阶,往右拐,就到了烂柯景点之一的忠壮陵园。忠壮陵,是徐徽言安息的地方,是当时朝廷大臣中书舍人陈硕奉旨埋葬他的地方。看牌坊上对联:“忠规义慨武穆望尘,壮怀激烈亭候逊色。”上联说徐徽言的忠义事迹岳飞都及不上他,下联讲徐徽言的壮烈情怀使关羽逊色。墓道两旁的石马、石羊、石虎、石狮是代表“忠教勇猛”。另外石朝相、石笋、玉柱、牌坊等都体现了丧葬规格之高。这墓坐南朝北、因为当时的宋都汴京在北方,他镇守过的晋宁城也在北方。
【历史背景】:
徐徽言(1093~1129年) 字彦猷,衢县(今衢江区全旺镇官塘村)人,宋元符三年(1100年)进士,官御史;大观二年(1108年)诏赐武举绝伦及第,历任保德军监押等职;靖康元年(1126年)升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不久,钦宗割让河东、河西两路等黄河以北州府,军民震惊悲愤,徽言毅然挥师收复河西路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次年北宋覆灭,徽言与太原路兵马都监孙昂誓死抗击,杀敌甚多,不幸被俘。金以封官加爵劝降,徽言厉声斥责。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之,徽言壮烈牺牲,朝廷追赠晋州观察使,谥忠壮,再赠彰化军节度。今衢县石室徐忠壮公祠,有朱熹题词“忠贯日月”。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江苏无锡
(2017. 11. 19)
伴君本是分内事
南逃怎有功劳言
何利于民
【景点介绍】:
位于无锡锡惠公园风景名胜区内(惠山古镇旁,古华山门外),是无锡过氏的家祠,主祭宋朝郡马过孟玉,因陪宋高宗赵构南渡建立南宋而飞黄腾达。
走进大门,就是天井,若是春季,天井内海棠、紫荆花已开放,春意盎然。正厅是四开间砖木结构的古色古香明清建筑,走上三级台阶,抬头可见红底金字的“南渡褒忠”匾,屏风上悬挂着都督公过象贤、郡马公过孟玉的彩色画像和“胜地有佳山水,善人多贤子孙”对联。左侧墙上悬挂着最木公、士恒公、义园公和谨言先生画像以及“过姓之由来”的书轴。
【历史背景】:
祀宋郡马过孟玉、裔孙过廷栋。乾隆三十八年 (1773)增祀临安训导过俊民。
过孟玉,本籍山西高平,远祖过肇基。后徙建昌。唐时徙广德,又移迁居汴京(开封)、和州。孟玉娶逍遥郡主,为徐王郡马。《锡山过氏世谱》载:“宋高宗南渡(1129年),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为无锡过氏世祖。墓在惠山马鞍坞。祠中有种德楼。
过俊民,字尊伯。崇祯十年(1638)岁贡生,授常熟训导等职,死于国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人祀忠义祠。墓在青山湾。
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曾撰联:
胜地有佳山水
善人多贤子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身为郡马,那是皇亲国戚啊!无论从亲戚关系讲,还是从个人利益讲,那随着皇帝南渡都责无旁贷,这谈得上“功劳”二字吗?
【旅游趣事】:
出了锡惠公园后门,左拐再次检票进门,左边第一家就是过郡马祠。此时并不知道惠山古镇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在古镇上参观的第一个祠堂。过姓不是大姓,虽知有此姓,可一时也想不起历史上有什么过姓知名人物,更不知道这位郡马是何方神圣。好在这时精神头儿还足,还能认真地看人物的介绍。
江苏镇江
(2014. 09. 11)
武陵春
江北故国多丧尽,气愤恨难休。
北虏兵归江泛舟,击寇费筹谋。
子弟八千齐奋勇,一战雪前仇。
战鼓隆隆响四周,愿此战、兀术收。
【景点介绍】:
江苏镇江金山寺位于市区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
【历史背景】: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 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