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人心而即大位---南宋一(高宗,建炎元年、二年)

标签:
衢州南宗孔庙安阳汤阴岳飞庙汕头大峰庙 |
分类: 第八轮 |
广东汕头
(2016. 03. 07)
大师已被承认
善举更有后人
僧俗同愿
【景点介绍】:
大峰庙在汕头老城区的外马路旁,与观音庙毗邻,是一座潮汕地区独有的古庙。大峰庙不大,从外面来看,略显平常,同潮汕地区的其它庙宇相比很相似。建筑外观并不高大宽敞,甚至有些低矮。没有山门牌楼,屋顶也无琉璃瓦,但屋脊及檐角等装饰有极富潮汕特色的神仙人物雕塑。进入到里面,顿觉该庙不寻常。除了满眼的金色所营造的金碧辉煌外,随处可见的精美的木雕、彩绘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潮汕艺术博物馆 ,让人叹为观止。
【历史背景】:
大峰是北宋末年潮阳著名高僧。他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生于公元1039年,卒于公元1127年。原籍浙江温州,出身豪门,自幼聪明好学,后列位进士,当过浙江绍兴县令。为官几年,因不满当时朝政腐败,不愿同流合污,遂弃官为僧,法号大峰。公元1125年,大峰从福建云游到现今的和平。时逢干旱,瘟疫流行,不时可见陈尸在路上,大峰看到这种情形,于是设坛于“狮尾石”(今大峰石)一边念经为百姓祈福,一边清洁饮水,并采药为民众治病。当时,练江(古大川)连通大海,水流湍急,两岸阻隔,时有覆舟溺死乡民之事发生,大峰祖师急乡民所难,立愿建起和平桥,以通往来。他亲临江边量度江水深浅高下,四处奔走,募众出资。他到福建募捐三年,筹集了一笔捐款,返回潮阳建设和平桥。建炎元年(1127),当桥建至16孔,只差首尾2孔就完工时,大峰因年事已高,操劳过度而圆寂。大峰死后,人们为他这种舍己利人的精神所感动,齐心协力继续他未竟的事业,终于建成了和平桥,方便了此地交通。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不管哪个“教门”,只要是为民行善,都会被老百姓记住的。唯一的区别是纪念场所的不同称谓而已。
【旅游趣事】:
正抬头看高大的存心善堂呢,往下一歪头,诶?这边上还俩庙呢!潮汕一带的庙宇都是雕梁画栋的,花里胡哨的外观很好认。右边的一个叫“大峰庙”,听这名字就觉得怪,再看门前还立着肃静回避牌,就更觉得奇怪了 --- 这是庙啊,还是衙门啊?连正中的塑像都是一身俗家打扮。这是谁呢?四下里踅摸,也没看见有介绍牌什么的。倒是有俩老太太在庙里,可一想起和当地人说话的费劲,就打消了打听打听的想法,转身出庙,走进了旁边那家。
河南安阳
(2013.
誓迎二圣欲北伐,
风波亭上遭冤杀。
崇文限武赵家策,
行伍难成政治家。
【景点介绍】:
【历史背景】: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颖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汤阴是县城,“计划”没做得太满,毕竟还有午饭的时间是限制。从羑里城出来,12点多了,可还是舍不得放弃岳飞庙,好在出门没多久就打上了出租车。等买票进了门一逛才感觉这座岳庙的不一般:基本每个在评书《岳飞传》中听到过的岳家军将领,在这儿都有“一席之地”。要么有独立的祠堂供奉,要么在侧殿中有塑像摆放。就连正殿前跪着的奸臣铁像都比杭州岳庙多一个。一圈逛下来,脑子里又把刘兰芳先生的《岳飞传》复习了一遍,可肚子真不给劲啊!也是,都快1点了。好在岳飞庙离国道不远,刚走到国道上,就有开往安阳市区的长途车过来。赶紧伸手,不能报销就不能报销吧!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浙江衢州
(2016. 11. 17)
仁义道德 岂属一姓
儒家思想 怎归孔家
南奔何须
【景点介绍】: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北宗:山东曲阜)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形,以3条轴线布局。东轴线上有孔塾、崇圣门、崇圣祠、圣泽楼等建筑。中轴线上有孔庙大门、大成门、甬道、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西轴线上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等建筑。西轴线稍西为世袭博士署,即孔府奉祀官府。家庙历经各代的多次维修,但仍保留宋代的建筑形制和规模。
【历史背景】: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赵构因受金兵进犯所迫,举朝南迁。此时在山东已被御封“衍圣公”的孔子第47代嫡孙孔端友及其部分孔氏族人,也一起携带了那对“孔家传世珍宝”———孔子夫妇楷木像及画像,随后南渡至浙江衢州落脚。次年,高宗又御准孔端友等在衢州兴建孔府孔庙,在此生息。而未随驾南迁的,则仍留在山东曲阜。至此孔氏后裔,便形成了南北二宗。绍兴二年,孔玠袭封为衍圣公,暂时留居在衢州的孔子世家决定定居在衢州,多次请求在衢州建立家庙,到绍兴六年宋高宗赵构“诏权(衢州)州学为家庙”。从此,孔氏宗子就在衢州生息。
元朝建立,孔氏五十二代孙时,元世祖欲统一孔氏二宗,让南宗仍回归山东。而南宗五十二代孙却申奏朝廷,意谓已有五代祖先在衢,舍之不忍,并愿将世袭之“衍圣公”封号让于北宗孔氏族弟承袭。元世祖闻之赞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之后也”,遂准其奏。自此,南宗失其爵位,社会地位日衰,曾一度沦为平民,直至五十八代孙时,才又被朝廷册封为“五经博士”爵号,子孙世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