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2024-04-17 06:00:25)
标签:

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

聊城铁塔

铜川重兴寺塔

济宁声远楼

南宁青秀山万寿观音禅

分类: 第八轮

山东济南  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馆

(2018. 10. 15)

 

治世 弱女尚存生路

战乱 词人只剩绝途

生不逢时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设在趵突泉公园内、 柳絮泉北侧的一处庭院中,总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这一庭院北宋时为济南盛族张氏的庭院,到了金代改为灵泉庵,清末改为咸丰进士山东巡抚丁宝祯的祠堂。因清代初期诗人田雯一首《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人们误认李清照故居即在柳絮泉边,其后文人墨客皆牵合附会,遂有李清照故宅在济南之说。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李清照(1084313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公元1127,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后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诗词歌赋那东西,是吃饱喝足后怡情用的,要指着这个当饭吃,就有“寄生虫”之嫌了。社会安定,还凑合活着;一旦生逢乱世,那最倒霉的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弱女子,就算没有谋生的一技之长,至少也得嫁一个能谋生的男人啊!估计“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对自己命运的叹息 --- 真该有点真正的本事啊!

 

【旅游趣事】:

    几年前来趵突泉,曾经转过李清照纪念馆 --- 对于这类纯文人的祠墓、纪念馆,我是从不用“拜谒”二字的,看看同游的老娘和姑姑对这儿都没兴趣,就想绕过去。可要想从趵突泉北门出去,似乎穿过纪念馆比较方便。刚走到李清照像前,就听见妹妹嘴里叨唠“凄凄惨惨戚戚……”,赶紧一边把她“喝止”,一边给她讲“为什么李清照混这么惨啊!没真本事啊!光会写诗填词,那得有本事先吃饱喝足……

 

 

山东聊城  铁塔

(2007. 11. 20)

 

北临强敌契丹国,

东昌之地战火多。

纵行崇文限武策,

何需生铁供我佛。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坐落于有江北水城之称的山东聊城市东关京杭古运河河畔,原护国隆兴寺内东南角。塔始建年代无文字记载,据推测,当在南宋或辽金。铁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佛塔,现为12层,塔高15.8米,由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身用 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楼身共12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各层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单抄计心造,周绕栏杆。腰檐仿木檐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垄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宝瓶式塔刹。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铁塔本身没有铭记,地方文献中亦无记载,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比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1973年,政府拨款重修。施工期间,在五层塔身和基座发现石函,石函外陈列有铜菩萨、瓷瓶、宋元古钱多枚。函内有小型银棺,内有僧人骨灰及舍利子。石函外侧有石刻铭文,说明原有的铁塔在明代永乐年间倒塌,天顺年间由东昌府僧纲司都、纲性深及隆兴寺住持祖崇僧德宁募捐重修。1977年,铁塔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铁塔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为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铁,是古代战争的重要物资;聊城,是宋辽战争的前线城市。把铁铸成塔,矗立在前线城市中,一种可能是真的富足,另一种可能是为了炫耀。

 

【旅游趣事】:

从傅斯年纪念馆门口打车,到铁塔前一看塔的规模,就让司机等我一会儿。原本想着既然叫塔,怎么也得是高大宏伟的。可眼前这座塔,怎么瞧怎么是那位“黑门神”手里的家伙放大以后给“戳”在这儿了。转悠一圈,拍了几张照片,也没用了五分钟。

 

 

陕西铜川  重兴寺塔
(2017. 10. 15)


北望契丹存战火

西看党项有硝烟

佛光何在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重兴寺塔,又名宋塔、铜川塔,位于印台区北关重兴寺遗址,今印台区文化馆处。为多层密檐式建筑,青砖仿木结构,平面六边形。塔高七层,高约16米。塔身雕刻富丽,塔顶有铁刹,由仰覆莲座、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

重兴寺塔塔门向南,塔壁厚161米。塔身的一、二、三、四层塔檐为双拱,叠涩出檐,做仿木方椽两层。塔身底下一层较高,第二层塔身每面为三开间,用砖作隐柱,柱上有斗拱,塔檐之上有平座栏杆,塔体每面三开间的两侧开间,用砖作出横式格棱假窗,塔檐各角原有铁制风铃。该塔雕饰富丽,结构奇巧,整个塔体造型优美,对研究古塔建筑艺术有着重要价值。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重兴寺塔始建于北宋年间。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556123日下午至24日凌晨)关中大地震时,塔身微倾、刹倒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陕西这地方,在北宋时几乎是“双料边境”,不说好好地把国防设施好好拾掇拾掇,却跟这儿建什么佛塔啊!

 

【旅游趣事】:

到玉华宫的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发,逛了一圈孟姜女祠,看时间还够,就往宋塔这边溜达。塔就立在路边,上上下下能看的很清楚,里里外外就甭想了 --- 关着门,还圈着栅栏。围着塔差不多转了三圈,都没用了5分钟。看完了,再回到车站,还得等二十分钟呢!

 

 

山东济宁  声远楼
(2021. 10. 13)


可见宋楼悬明匾

难闻钟声传古城

何日补憾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声远楼位于济宁市任城区铁塔寺街中段,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响彻全城,声远十余里,故名“声远楼”。声远楼建在4.5米高的台基上,通高16米,为11脊十字顶正方形两层楼,下以12根方形石柱作外围主要支架,内以4根通天柱自下而上支撑两层顶端的梁檩,上下两层四檐和周围补间均以斗拱承托。顶覆灰瓦,挑脊上饰有按序排列的鸱吻、飞禽、走兽等。正中顶端设一头东尾西昂首怒目、背驮宝葫芦的麒麟异兽,寓意颇深。全楼雕梁画栋,朱甍映目,飞檐陡峭,风铎铮铮,属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声远楼始建于北宋中叶。明万历年间济宁道台龚勉题“声远楼”匾额一方,悬在二层檐下正前方,字体雄浑,特别醒目壮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今天看着都觉得宏伟的一座楼,在一千年前想必是“摩天大厦”了,绝对是“形象工程”了。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怎么会没有准确记载呢?到处都是“建于北宋中叶”!

 

【旅游趣事】:

一分钟围着铁塔转了三圈之后,就踱到了声远楼前。楼没开,只能仰头看,正好活动活动最近一直疼的颈椎。声远楼只能看到三面,转悠完院子里,等从博物馆大门出去,往慈孝兼完坊走的路上,刚好看声远楼的最后一面,而蓝底金字的匾额就挂在这面上。

 

 

广西南宁  青秀山万寿观音禅寺

(2017. 03. 11)

 

青山古刹历千载

秀水梵音传数国

佛心高远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观音禅寺位于南宁市青秀山,观音禅寺占地面积约15亩,寺院布局紧凑,仿唐建筑风格,寺院殿宇辉煌,金身新塑,宝相庄严,是广西乃至全国名刹。

观音禅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药师殿、弥陀殿、天王殿、护法殿、观音阁(大士阁)、般若堂、讲堂、法堂、福德堂、不二堂、五观堂、丈室僧寮、法物流通处、素菜馆等等。在建筑布局上,山门和天王殿为前殿,大士阁居中,大雄宝殿居后,构成了寺院的主体,左右两侧四组殿堂相对,体现了中国佛教古典建筑以平面方正、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风格,成为华南地区最具有个性的佛教寺庙之一。

“靖康耻,犹未雪”---北宋二十五(钦宗及北宋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其历史佛缘追溯至980年前的北宋时期,当时有僧人在青秀山筑庐修行,后扩建为妙超寺、白云精舍等,明朝万历年间改建为万寿禅寺,清未民初寺院渐渐荒废。1986年,当地信教群众在万寿禅寺旧址自发集资兴建为三宝堂。2000年伊始三宝堂交付僧人,迎请佛像,庄严道场,命名为观音禅寺。2004年春,政府礼请镛如法师入主,同年初夏于禅院原址扩地数倍动工扩建,201111月完成扩建工程并举行开光典礼。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地方安定了,居民增多了。有人就需要有信仰,此时建庙,恰得其时。

 

【旅游趣事】:

    观音寺地处青秀山的最高处。逛完了状元泉,就打算往这儿去,看着一条小路的路口有路牌指向观音寺,可记得这个方向与先前在大路口看到的方向相反啊?犹豫了一下,觉得似乎小路应该近一点,就顺着小路开始爬山。翻过一个小山包,这条小路并入了一条大路。看看这条大路与先前指向观音寺的大路似乎是一条路,就不再纠结,呼哧带踹地往上爬了二十分钟,终于看到了在一片香烟笼罩下的观音禅寺。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