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2024-03-02 07:02:06)
标签:

保定定州净众院塔基地

周口鹿邑陈抟公园

南充阆中状元洞

西宁大佛寺

北京房山张坊宋辽古战

分类: 第八轮

河北保定  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外观)

(2021. 09. 13)


寺院得名天子处

塔基藏宝展馆中

琳琅满目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景点介绍】:

净众院塔基地宫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新立街。

原塔已毁,仅存塔基地宫。地宫建于北宋,呈方形,砖筑,面积7.2平方米,高2.34米,顶口盖石雕歇山式屋顶,南壁券门两侧绘天王像。北壁正中彩绘释迦灵牌。两侧各绘弟子五人。东西两壁绘帝释天、梵天礼佛图。出土定瓷百余件,其中有高达60.7厘米的白釉刻花龙头净瓶。

净众院塔基地宫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历史背景】:

北宋初年,这里还是当地居民李敬千家的菜地,后来施舍给了僧侣创建寺院,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建成,不知哪来的天大面子,这新建的寺院竟然得到了宋太宗的赐名——净众院。

塔则是于净众院建成的七年后奠基,年份稍晚于静志寺塔,地宫中的这些器物,来自于当地寺院、士绅的施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地宫虽然不开放,但展品很多都展示在定州博物馆中。这些展品,即使在市级、省级博物馆中,都可称精品。现在的问题,这些东西是怎么到塔基地宫里的呢?要知道,寺庙可是“非营利机构”,出家人们从哪儿“摡搂”到这么些好东西呢?

 

【旅游趣事】:

满意地从中山汉墓出来,往前走几十米就是净众院塔基地宫的大门。大门紧闭,门口贴着通知“国家文物局规定不对外开放”。看来这儿是有没有疫情都不开放的,扒着门缝往里看看,院子内一片凌乱,感觉是好久没人进去过的。好在这里所处的位置并不绕远,也就没多在意,接着往前走了。第二天参观定州博物馆,频频看到展品中有“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字样,细看那些展品,甭说在定州博物馆,就算在市级博物馆、省级博物馆中大多都能算精品,甚至摆在国家博物馆的展柜中,也不算“掉价”。

 

 

河南周口  鹿邑陈抟公园
(2021. 04. 16)


身历七朝已为传奇

寿超百年就是神仙

何须言语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景点介绍】:

陈抟公园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南隅、紫气大道南侧。陈抟公园充分发挥和利用园区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陈抟庵(又名白云庵)为中心景观,以道家文化为文化依托,以园区内水面为载体,将建成融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按景观功能不同全园可分为西侧休闲娱乐和东侧文化修养区。南部为前导区,北部有神道与老君台景区相连,西侧以娱乐休闲为主,东侧渲染文化主题,突出文化内涵。静中藏动,动静相宜。休闲娱乐区设有时代广场、亲子乐园和戏水乐园;文化修养区设有陈抟庵、心智园和健身区。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历史背景】:

陈抟(8711125日—989825),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 )人。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989年)七月,去世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千年之前,即使什么都不干,单凭这个寿命,就足以担得“神仙”二字了。更何况这位爷在五代时期的经历那么“多姿多彩”呢!

 

【旅游趣事】:

陈抟公园的北门和明道宫隔马路相对,不过,从明道宫出来,已经快一点了。还饿着肚子呢,早饭可是早晨7点吃的。还好,明道宫旁边就是仿古商业街,在这儿吃点饭不是难事。吃饱喝足后,拍着肚子过了马路,进了陈抟公园。公园不小,但真正的核心 --- 陈抟庙可不大,还得另外收5元的门票。连个专职卖门票的都没有,票是路口卖水的在“代售”。庙内正殿没什么稀奇的,倒是两个侧殿,都有点不一样的:东侧殿叫“睡仙居”,中间供的是座躺着的塑像,还盖着被子,显得挺生动;西侧殿是“千佛殿”,正中供着四女一男五尊瓷塑的佛像,也不知道这五位是怎么凑的。更不知道这座庙到底归佛家还是归道家。

 

 

四川南充  阆中状元洞

(2016. 05. 12)

 

一门三将相

洞中两状元

大宋翘楚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景点介绍】:

四川省阆中市白塔山上,主要景点:将相堂、状元洞、捧砚亭、紫微亭、瑞莲池、读书岩石刻。读书岩,属于陈氏父子兄弟读书后来出了兄弟状元处。俗称状元洞,又称读书崖、南岩、将相堂,位于大像山上。天然岩穴,长34米,深约20米许,穴口高4米,后来尧叟、尧咨高中状元,故名状元洞,又因尧叟、尧佐官至宰相;尧咨善骑射,文武双全,官至节度使,成为将军,故又名将相堂;由于有御题“紫薇亭”,故又称星岩。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历史背景】:

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陈省华长子。端拱二年(公元989前)已丑科状元,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任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朗,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

尧佐(963—1004),字希元,陈省华次子,端拱元年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知朝邑、真源诸县。陈尧佐又是水利专家,治水功劳卓著。陈尧佐善书法,工诗,有文集30卷,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尧咨(970 --1034),字嘉谟,陈省华第三子。咸平三处(公元1000年)庚子科状元,历任将作监丞、通判、团练副使、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工部郎中、永兴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等职。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阆中,唐朝已经出了“一门两状元”,宋朝的陈氏兄弟三人中,又出了俩状元外带一个进士。看来,这地方是有点“神”。

 

【旅游趣事】:

    从大佛寺出来,打听清楚了,顺着山路往上走就能到状元洞,于是一步一步地往上“挨”,--- 这一天下来,估计得走了有十多公里了,现在还要爬山。哎!苦啊!正呼哧带喘地往上爬呢,手机响了。一个朋友在家装修遇到了麻烦,问我该怎么办。于是一边走,一边跟她聊。嘿!还别说,不觉得那么累了。一直走到状元洞门口,这个电话终于打完了。甭说别的了,买票,进门!

 

 

青海西宁  大佛寺

(2013. 06. 07)

 

吐蕃灭法效大唐,

大师避难离故乡。

辗转千里西宁地,

青藏佛法再宏扬。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景点介绍】:

西宁大佛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教场街东南端,东、西面与青海省人民政府、西宁教场街甜食馆等毗邻,南面隔西大街与青海省农林厅办公楼相对。整修后的大佛寺占地约30余亩,由前院、后院、马房和花园等组成。前院建有山门、经堂、僧舍;后院有一大殿,是一组两进两侧院的建筑群。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历史背景】:

它建于公元990(宋淳化元年),是藏传佛教的古刹,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圣地。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后弘期”“三贤哲”的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从西藏辗转到青海后,曾一度在位于今西宁教场街一隅建寺修行,三贤哲均圆寂于青海,其中肴格迥圆寂于西宁。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土官李南哥在西宁西大街重建西宁大佛寺,占地20余亩,建有三层阁楼1座,经堂1座,僧舍、茶房等20余间。

1922年,第七世夏茸承布根敦丹增诺尔布曾整修大佛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九世纪中叶,大唐有个“会昌法难”,吐蕃有个“朗达玛灭佛”。唐末五代,佛教在中原复兴,而吐蕃有个“后弘期”。真不愧是“舅甥之国”啊!或许,这也是汉藏融和的一部分。

我们的历史叫“中国历史”,而不是“中原历史”,而现在的通史典籍中,各边疆地区的历史却不能成体系,此甚为遗憾。


【旅游趣事】:

西宁已经来了很多次了,城里的景点基本被“扫荡”了。下午的飞机回北京,半天的时间又不敢出城往远处去,只能上网在地图上仔细寻找。找来找去,发现距离酒店最近的“绿字”是“大佛寺”,就决定去转一圈。出门溜达了十几分钟,就找到了地方。外大门是汉族古典式的,门里的佛殿却是藏式的。撩门帘进到佛殿里,佛像完全是藏式的,这才完全确认这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对于藏族的历史,在脑子里搜寻一番,只搜出来个“松赞干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从佛殿里出来,绕着佛殿转了一圈,想找个介绍什么的看看,可什么也没找到。只能又是“糊涂庙、糊涂神”地离去了,看来这点倒是不分汉藏的。

 

 

北京  房山张坊宋辽古战道

(2016. 04. 19)

 

平原对垒 金戈难抵铁马

地下沟通 避短确也扬长

战法千年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景点介绍

张坊古战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距市区80公里。宋辽古战道北依太行山,南邻拒马河。这里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民风古朴,更兼有众多名胜古迹,历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古战道经初步探测,长约1500米,现已修复400 米,据文物专家认定,是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军事性古战道,内有藏兵室、兵器室、指挥室和生活设施,对研究古代军事、政治、建筑有较高价值。

以天下私之子---北宋五(太宗,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年间)

【历史背景】

古战道始建于北宋996年,距今1千多年,修复于明代。在明代,古战道的军事性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明初洪武年间,元朝贵族溃逃蒙古漠北,但时刻伺机反扑,不时南下犯境,古战道成为明军抗击蒙古鞑子的军事堡垒。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地道战”的模式,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千年后还在使用啊!可在宋辽争锋的时代,这里是“辽统区”啊,而且辽还是处在“进攻态势”,不可能挖地道啊!对宋来说,如果地道都挖到这儿来了,却还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也太“弱”了吧?

 

【旅游趣事】:

    从云居寺出来,往两边坐车都可以到张坊镇。往前坐车,不用换车,但只有这一趟车;往回坐车,到路口有好几趟车可以到张坊镇。于是决定,哪边车先来就上那边的车。等了不到二十分钟,往前的车先来了。上车一看,嘿!真不错!成专车了 --- 就我一个乘客!这不是在城里,司机只要看到站下没人等车,就不停了,因此直接就开到了张坊镇。下了车一看表,都一点多了。先找地方喂喂脑袋吧!吃饱了就当消化食儿似的一遛弯,多来劲啊!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