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2024-02-28 07:06:41)
标签:

泉州府文庙

开封铁塔

福州文庙

庆阳庆城普照寺

分类: 第八轮

福建泉州  府文庙

(2010. 12. 08)

 

秋蕊香

 

大宋太宗承主,吴越漳泉归属。

江山一统依如故,当改先兄之路。

建学尊孔兴儒术,民心附。

仁德文治千家户,天下方得长固。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景点介绍

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35.3米,进深5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历史背景】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现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宋太宗时代,漳泉之处是刚刚“回到祖国怀抱”的一块土地。在这个地方建文庙、立州学,意思是要马上建立一种新的统治秩序。所幸的是,这块土地没有任何“太祖味”。让人不解的是,文庙与州学之间来回折腾什么啊?

 

【旅游趣事】:

与北方大多数文庙红墙黄瓦的样式不同,泉州的文庙从色彩上感觉暗淡一些。包括其它庙宇也一样,大殿的房脊两端高翘。再一点,大成殿前的树和花草,虽然使文庙少了些庄重,但多了几分生气。参观文庙的人很少,这使得我们能从容地参观、照相。

 

 

河南开封  铁塔

(2013. 05. 08)

 

钱氏纳土天下一,

北迎舍利吴越离。

木塔无辜遭天火,

琉璃砖塔写传奇。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景点介绍

  铁塔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历史背景】

  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米,是开封仅存的两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 史书上说,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与其说是为了供奉舍利,不如说是崇文抑武的标志。

 

【旅游趣事】:

在龙亭的时候,本来雨已经见小了,可等到了铁塔公园的时候,雨又大了起来,特别是买票进门,走到接引殿前广场的时候,简直成了瓢泼大雨。钱已经掏了,可景点的核心还没看到,这会儿想往回退可就亏了。关键是手里还没雨伞,站在没遮没拦的广场上,就像在洗淋浴。或许这种情况倒激发了我内心的“横”劲儿,索性也不缩脖耸肩了,干脆就这么淋着在广场上迈起了四方步,爱怎么着怎么着吧!等“踱”到铁塔前的时候,嘿!雨居然停了,不是小了,而是停了!哎!神鬼怕恶人啊!

 

 

福建福州  文庙

(2015. 11. 25)

 

天下太平靠武将

君王兴国有儒家

治世文兴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景点介绍】:

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俗称“圣人殿”,在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棂星门亦称先师门。现存石构件属明代所建。六柱三开间,对称布局,每根柱脚用两块夹杆石前后对夹锁固。大成门古称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三间屋面高出两边间,青石抱鼓石3对,石檐柱八根。大成殿雄踞于高出埕面146米的石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铺以石柱,用石檐柱22根,石内柱8根。石柱头之上衔接木柱,落地木柱18根。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历史背景】:

唐大历八年(公元773)观察使李椅将州儒学移建于此,后梁龙德元年(公元921)闽王王审知置四门学。宋太平兴国中转运使杨克让始作孔子庙。景祐四年(1037)权州事谢微表请于庙立学。其后,郡守范亢、许宗寿踵其事,历五载乃成。明洪武七年(1374)构大成殿,建明伦堂。永乐四年(1406)以学厅为乡贤祠,成化十三年(1477)大修庙学,凿泮池,为桥其上。弘治初,改作棂星门,易木为石。嘉靖十一年(1532)诏庙称先师庙。清康熙十一年(1672)大修庙学、棂星门。咸丰元年(1851)八月初三遭火灾。现存庙宇建于咸丰元年十二月至四年六月。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全国各地修文庙,这才是“去太祖化”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啊!有文庙,必有学,这样的行动,老百姓是受益者。老百姓实际获利,才能确实地颂扬天子的圣明。

 

【旅游趣事】:

    福州文庙原本不在旅游计划之中,从于山下来,往三坊七巷走的路上,看马路对面有一个大门,里面似乎正在装修,就过了马路,走了进去。看到里面泮池样的建筑,大概判断出是文庙。一直进了二道门,也没人搭理我,看到了大成殿,才确认是文庙。转了一圈出来,天又开始下雨,赶紧往前走吧!

 

 

甘肃庆阳  庆城普照寺

(2018. 09. 11)

 

边城亦显限武意

佛家也助崇文心

西乡梵音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景点介绍

普照寺,位于庆城原县政府后院内,保存至今有5间正殿,不仅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早已闻名的甘肃省现存较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整体建筑丰富多彩,从材料、结构,到布局、造型、色彩、装饰都是继承了前代建筑技艺的成就。同时,它还在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的结合、建筑形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形象与建筑内涵和谐统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技巧进行了熟练的运用,使普照寺成为陇东古典建筑艺术的典范。

性喜读书,开卷有益---北宋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至九年)

【历史背景】

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历经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由于天灾人祸,屡毁屡建,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寺院内绝大多数建筑均被拆除,仅留正殿五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无论是建书院、文庙,还是盖寺院、道观,国家都在发出一个信号 --- 要文治!

 

【旅游趣事】:

    逛完了周祖陵,庆城的“任务”算完成了一大半。从前山下山,过马路穿过庆城宾馆,就来到了庆城的主街上。往前走了大约5分钟,就看到了普照寺广场,可看不到寺院的影子。穿过广场,沿着一条小路往里走,才看到普照寺的山门。走进山门一看,像个工地 --- 大殿算立起来了,可光有柱子、房顶,没有围墙,大殿中间应该是佛像,但都被包裹着,地面上还放着一堆堆沙子、水泥。就这么一座大殿,门口香炉里的香居然是燃着的。大殿后面是个空院子,也许是要复建什么还没想好。看看也没什么更多可看的了,就转身出了庙门。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