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北宋二(太祖,开宝四年至九年)

标签:
沧州东光铁佛寺安庆迎江寺及振风塔开封繁塔铜陵大通古镇 |
分类: 第八轮 |
河北沧州
(2020. 10. 29)
硝烟渐熄犁替剑
江山一统铁铸佛
苍生之幸
【景点介绍】: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坐落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公园内,原名“普照寺”,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
【历史背景】:
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随着南方一个一个政权的覆灭,天下已渐渐露出了统一的趋势。战火渐渐熄灭,把多余的铁器收集起来,熔化了铸一尊铁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
【旅游趣事】:
一大早为了赶上午唯一一班景县到东光的车,六点就赶到了景县车站,八点多到东光一下车,正好一辆公交车已经发动了,赶紧跑了上去。等下了公交车,终于踏实下来了,在普照公园门前没着急进门,而是先点了颗烟。烟刚掏出来,还没点上呢,就有一个清洁工过来笑着提醒我“戴口罩”,实话说,这是到河北两天多以来,第一次有人提醒我戴口罩。看这哥们儿笑着,就也笑着和他开玩笑“戴着口罩抽烟,我也没这能耐啊!”于是,一边抽烟,一边和这哥们儿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烟抽完了,往门里走,还在回头和这哥们聊着。就听“哐啷”一声 --- 手表碰在了铁栏杆上,表带断了,表也掉在了地上。捡起来一看,表还在走,可戴不到腕子上了,只能揣在了兜里。看门的看了个真切,有点替我“惋惜”,我倒没太在意 --- 表都是不花钱的,有什么可惜的啊!这么一个知名的景点,居然是免费的,这足以让人“点赞”,可等见到了铁佛“真容”,又有点失望 --- 佛倒是“金装”了,可一点都看不出是铁佛来了。
安徽安庆
(2019. 10. 18)
寺迎江建似望王师渡
塔振风来如见清官功
水天佛光
【景点介绍】:
迎江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3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从十里开外即能见其雄姿。
振风塔矗立寺中,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远看如同一直立的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每层有石栏环卫。
【历史背景】:
迎江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曾名“古万佛寺” ,由僧涵万募化而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怀宁县士绅阮自华募捐重建,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月霞离去之前,派弟子心坚来迎江寺担任方丈。
振风塔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原名“万佛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寺这年正是北宋灭南唐这年,安庆又地处前线。兵荒马乱的,不知是谁心这么大,还有心思建个庙呢!会不会是北宋朝廷为了庆贺胜利、祭奠亡灵而“官办”的呢?
【旅游趣事】:
迎江寺是收费的,既然收费,就有上下班的点儿。庙八点半开门,我到达门口的时候才八点二十,看大门紧闭,就在门口来回转悠。一位早晨遛弯的大姐看我从门前台阶上走下来,就很热情又很神秘地一边冲我招手,一边说“想进去吧?跟我走。”把我带到庙门旁一家素餐馆门口,指着门又说“你从这就能进去了!”对大姐表示了感谢,进餐馆没人拦我,上楼没人拦我,从后门进到庙里还是没人拦我。在庙里,连殿带塔地转悠了一圈,从大门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心里就琢磨:一大早先省10元钱,运气不错!
河南开封
(2013. 11. 21)
太祖奠基太宗成,
九层高塔现京城。
元遭天毁明人拆,
尚留三层示众生。
【景点介绍】:
繁塔,位于开封城外东南1.5公里的高台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现由开封市延庆观繁塔文管所管理。
【历史背景】:
繁塔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开宝年间(968——975年),重修天清寺时,同时在寺内兴建了一座砖塔,名为兴慈塔,也称天清寺塔,因其坐落在繁台上,故俗称繁塔。繁塔的兴建与铁塔不同、铁塔是北宋政府出钱修建的,所以建得很快。繁塔是由当时的官僚倡导,从民间募集资金修建的,所以建得时间很长。现存繁塔里面洞壁上镶嵌石刻中有建塔捐献过钱财和实物者的姓名和年月。石刻题记表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繁塔才建起一个高高的塔基,到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990年),还不断有人向建塔工程捐献钱物。根据塔内碑刻内容推测,繁塔大约筹建于开宝中期,竣工于宋淳化元年(990年)以后。从筹建到竣工前后经历了20多年。繁塔是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塔高九层,是当时开封最高的塔,这比著名的开封铁塔高得多,至今开封流传着铁塔与繁塔对比的说法:“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到繁塔腰”。元末天清寺毁于兵火,九层繁塔因雷击遭到部分损毁,明洪武十六年(1384年),僧人胜安在天清寺南前楼废址上兴建佛殿,因寺前有国相门,故取名国相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毕竟是“六大古都”之一,来一次开封就“扫”遍所有景点是不现实的。客户在郑州,但好在郑州与开封之间有“郑汴公交”,来这儿也算方便。出差到郑州几次,也摸到了“规律” --- 周二到,下午见一个客户,说第二天去见另一个,打电话跟另一个说周三跟这个客户去跑市场,跟他只能周四上午见。这样,周三一整天就是我的旅游时间。周四见完另一个就直接回北京。第一次来开封,城区的几个知名景点都转到了,这次再来主要目标是城外的禹王台和繁塔。这俩景点挨着,逛完禹王台从侧门出来就能看见繁塔。繁塔景区不大,里里外外转一圈也用不了一刻钟。等转完一看表,时间还早,看来还能再逛一两个景点,该去哪儿呢?
安徽铜陵
(2019. 10. 21)
旌旗指向南唐覆
江流缓处新镇出
临民之举
【景点介绍】: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2016年10月14日,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历史背景】:
大通古名澜溪,西汉时期在此设立“梅根冶”,于唐代设大通水驿,自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建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时期,大通镇作为《烟台条约》的重要通商口岸,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其和悦洲曾为盐务招商局、长江水师、安徽临时军政府驻地,繁盛一时,时有“小上海”之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所谓“建镇”,想必应该是在灭掉南唐后,北宋朝廷做的行政区划调整吧?
【旅游趣事】:
铜陵市旅游的“计划内景点”大致分布在两个方向:一部分在北面的凤凰山,另一部分在南部的大通镇,好在从市区到这两处都有直通的公交车。走进古镇主街没几步,路右侧一个岔口里就是去和悦洲的船码头。在百度地图上,“大通古镇旅游区”是标注在和悦洲上的,就犹豫是先乘船过去,还是先在这边逛主街。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顾眼前”--- 把这边转完了,再说要不要乘船到那边去。这古镇的主街本来就长,转悠到另一端,接着又走了差不多距离的路,才到了最远端的大士阁。等转回到主街口附近一看表,都四点多了,腿也快抬不起来了,就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不是码头,而是公交车站。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